張沛敏,趙建武,賀文文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山西 晉中 030600)
蘿卜(Raphanussativus)為十字花科蘿卜屬1年生或2年生作物,是我國重要的傳統(tǒng)蔬菜[1],栽培歷史超過2 700年,在世界各地種植廣泛。目前我國蘿卜年種植面積約120萬hm2,主要種植的蘿卜類型有白蘿卜、綠蘿卜、紅皮蘿卜和櫻桃蘿卜等[2-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高品質(zhì)蘿卜的需求大幅提升,且對周年供應需求強烈,但種植戶面對品種繁多的蘿卜品種難以選擇,甚至出現(xiàn)因春季種植不耐抽薹品種而嚴重影響品質(zhì)的情況。為了選育出可春播、鮮食無辣味、不易糠心的蘿卜品種,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高粱研究所園藝研究室經(jīng)過多年種質(zhì)資源創(chuàng)新,選育出蘿卜新品種紅玉脆1號。
紅玉脆1號是以不育系95-1A為母本,以自交系32-5-7-4-5為父本組配而成的蘿卜雜交1代新品種,于2022年11月通過山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認定編號“晉認菜202207”。
母本95-1A不育系的選育:2012年將國外引進的不育系作為不育源,編號為P02A,該不育源肉質(zhì)根為長圓柱形,皮色為白色。2013-2017年,從23個品系中選取與不育源P02A性狀相近的3個品系作為輪回親本,與不育源進行回交轉育,其中以農(nóng)家種N12(近圓形,皮色白)作為輪回親本回交轉育的后代綜合性狀表現(xiàn)優(yōu)良。經(jīng)回交5代后于2017年選育出性狀穩(wěn)定的不育系95-1A,并將其作為母本,配套選育出保持系3B。母本95-1A生育期75 d,近圓形,皮色白,肉色白,板葉,耐抽薹,耐糠心。
父本32-5-7-4-5的選育:2014-2017年,由農(nóng)家種N32連續(xù)4代選擇商品性好、抗病性較強、花器結構正常的優(yōu)良單株進行自交,最終選育出性狀優(yōu)良穩(wěn)定的自交系32-5-7-4-5。其肉質(zhì)根為長圓柱形,皮色紅,肉色白,板葉,生育期50 d,根長15~20 cm,根粗8~10 cm,耐抽薹,不耐糠心。
2018年春季以95-1A為母本,以包括32-5-7-4-5在內(nèi)的36個自交系作父本配制組合。2018年秋季,對配制的組合進行田間品種比較,在36個組合中篩選出95-1A×32-5-7-4-5,其雜種優(yōu)勢明顯,具有優(yōu)質(zhì)、抗病、肉質(zhì)致密脆甜等特點,命名為“紅玉脆1號”。經(jīng)2019-2022年區(qū)域試驗及生產(chǎn)試驗,表現(xiàn)良好,適合推廣種植。
紅玉脆1號種子頂土能力強,生長勢較旺,在晉中地區(qū)8月上旬播種,播種3 d后出苗,9月下旬收獲,生育期為50~55 d,屬于早熟蘿卜品種。
2.2.1 品比試驗
2019年春季和秋季分別在晉中、臨汾和陽泉開展品種比較試驗,采用平畦露地栽培,以滿身紅作為對照品種,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均為2次重復,小區(qū)面積33.3 m2。由表1可知,春季種植紅玉脆1號平均667 m2產(chǎn)量3 893.6 kg,比對照品種滿身紅平均增產(chǎn)11.5%;秋季種植紅玉脆1號平均667 m2產(chǎn)量4 103.7 kg,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chǎn)11.4%。
表1 紅玉脆1號品種比較試驗產(chǎn)量表現(xiàn)
2.2.2 區(qū)域試驗
2020-2021年,在山西省內(nèi)進行2年5點區(qū)域試驗,試驗地點分別為朔州應縣、呂梁方山縣、晉中榆次區(qū)、晉中榆社縣和運城新絳縣,對照品種為滿身紅,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兩年均為2次重復,小區(qū)面積66.7 m2。全區(qū)收獲計產(chǎn),試驗地四周設3行以上保護行。由表2可知,紅玉脆1號2020年平均667 m2產(chǎn)量為3 854.4 kg,比對照品種滿身紅平均增產(chǎn)10.2%,5個試點均增產(chǎn);2021年平均667 m2產(chǎn)量4 046.4 kg,比對照平均增產(chǎn)14.6%,且5個試點均增產(chǎn)。
表2 紅玉脆1號區(qū)域試驗產(chǎn)量表現(xiàn)
2.2.3 生產(chǎn)試驗
2022年在太原、晉中和朔州進行生產(chǎn)試驗,每個試驗點種植面積2 000 m2,栽培方式參考當?shù)靥}卜種植習慣。由表3可知,667 m2平均產(chǎn)量為4 054.7 kg,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chǎn)9.6%。
表3 紅玉脆1號生產(chǎn)試驗產(chǎn)量表現(xiàn)
紅玉脆1號肉質(zhì)根脆嫩爽口,生食無辣味,較耐糠心,可適時晚收。經(jīng)品質(zhì)檢測,其干物質(zhì)含量為4.88%,可溶性糖含量為1.2%,維生素C含量為0.185 mg/g,蛋白質(zhì)含量為1.01%。
2020-2021年,對紅玉脆1號進行霜霉病、蕪菁花葉病毒病、黑腐病苗期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以明確其對蘿卜主要病害的抗性情況,鑒定結果表明,紅玉脆1號對以上3種主要病害均達到抗病水平。在秋季田間抗性調(diào)查的結果表明,紅玉脆1號對3種主要病害同樣表現(xiàn)為抗病。
紅玉脆1號為鮮食型早熟蘿卜1代雜交種,葉色綠,葉型板葉,葉叢狀態(tài)半直立;肉質(zhì)根卵圓形,皮色上紅下白,表皮光滑,肉色白,肉質(zhì)致密脆甜,鮮食無辣味,根長22~25 cm,根粗8~10 cm,單根質(zhì)量800~1 000 g,冬性較強,不易糠心;平均每667 m2產(chǎn)量約4 000 kg。
4.1.1 土壤選擇
種植土壤以選擇土層深厚、疏松透氣、富含有機質(zhì),耕作層在25 cm以上的砂壤土為宜,pH值在5~8。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如大白菜、甘藍、花椰菜等)連作,前茬作物以瓜類、蔥蒜類以及大田作物為宜[4]。
4.1.2 茬口安排
春、秋季均可種植,以秋種為主。晉中地區(qū)春季4月下旬露地栽培,6月底收獲;秋季8月上旬露地栽培,9月下旬收獲;保護地根據(jù)市場需求,春秋季不同時期均可種植。播種時注意避免播期過早,此時溫度較高,易滋生病蟲害;同時也要避免播種過晚,導致生長期不足,肉質(zhì)根不能完全成熟。
4.1.3 整地
播種前至少深翻30~40 cm,晾曬15~20 d,旋耕時施足基肥。旋耕后將大塊土礫清理干凈,避免肉質(zhì)根產(chǎn)生畸形根或杈根,影響商品性。雨水較多的地區(qū)應起高畦栽培,雨水較少地區(qū)可起低畦或平畦栽培。
4.1.4 施肥
按照“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原則。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 700~3 000 kg,過磷酸鈣30~40 kg、硫酸鉀30~40 kg作為基肥。
選擇顆粒飽滿、色澤光鮮的種子進行播種,667 m2用種量為250~300 g,株距20~25 cm,行距40~45 cm。針對不同種植面積與栽培模式,可以使用蘿卜專用點播器進行點播,也可以開溝進行條播,機械化種植時可將種子編繩處理后機播。
4.3.1 苗期管理
及時間苗,將幼苗分開,避免徒長;在3~4片葉時進行第2次間苗,留苗株距10~12 cm,間苗時去除雜株、弱株;在5~6片葉時定苗,株距20~25 cm。
4.3.2 中耕除草
勤中耕鋤草,保持土壤疏松透氣,第1次中耕時鋤1 cm左右即可,第2次中耕約3 cm。中耕鋤草時避免將根皮擦傷,導致后期蘿卜裂口或腐爛。
4.3.3 水分管理
幼苗期與肉質(zhì)根膨大前期適當控制水分,促進根系向土壤深處生長,避免徒長;在肉質(zhì)根迅速膨大期,應加大水分供給,以保證蘿卜正常生長,減少側根形成,降低蘿卜辣味;收獲前7 d停止?jié)菜?,以便貯藏運輸。
4.3.4 二次追肥
第1次在定苗后,追肥以氮肥為主;第2次追肥在肉質(zhì)根膨大期,以鉀肥、磷肥為主;每667 m2追施硫酸鉀和過磷酸鈣15~20 kg。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和黑腐病等,主要蟲害有菜青蟲、蘿卜蚜、黃曲條跳甲等。病蟲害初期為防治的關鍵期,針對不同病蟲害需及時進行預防。
防治霜霉病用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藥劑噴霧,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5~7 d噴施1次,連續(xù)防治2~3次[5-6]。噴藥時務必將藥劑噴施到葉片背面,交替用藥,以免病菌產(chǎn)生耐藥性。噴施1.5%烷醇硫酸銅乳劑1 000倍液或20%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病毒病,每隔7~10 d噴施1次,連續(xù)防治3~4次[7]。采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黑腐病,每隔7~10 d噴施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用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菜青蟲。用3%啶蟲脒微乳劑3 000倍液或0.5%苦參堿水劑500倍液噴霧防治蘿卜蚜,每隔5~7 d噴施1次,連續(xù)防治3次。防治黃曲條跳甲幼蟲采用土壤處理,翻耕播種時667 m2均勻撒施辛硫磷顆粒劑2~3 kg,以殺滅幼蟲;也可用2.2%甲維鹽乳劑1 200倍液或40%啶蟲脒水分散粒劑1 000倍液,從種植地塊四周進行包圍式噴施防治。
為確保使用安全,采收前15 d禁止施用農(nóng)藥。春季露地種植時,單根質(zhì)量700 g左右時,即可根據(jù)市場行情隨時采收;秋季露地種植時,紅玉脆1號肉質(zhì)根后期膨大速度快,注意及時采收,避免糠心而影響品質(zhì),若適時晚播時要注意在氣溫低于-3 ℃的寒流到來前采收。蘿卜采收時宜選擇陰天,從土中拔出后避免磕碰,去除約3/4的葉叢即可上市;紅玉脆1號含水量高,切去葉片保留少量葉柄可減少水分流失,避免萎蔫,還可通過機械預冷后進行長途運輸,或放入0~3 ℃恒溫保鮮庫進行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