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地處中國大陸沿海中部和長江、淮河下游,東瀕黃海,北接山東、西連安徽,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是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zhàn)略的交匯點,也是長江經濟帶繁華都市、田園鄉(xiāng)村相輝映的最美地區(qū)。
江蘇轄江臨海,平原廣袤、河網密布,水域占全省1/6,濕地資源十分豐富,既有浩蕩的江河湖海,又有精妙的小橋流水。美輪美奐的世界自然遺產黃海灘涂濕地,不僅是瀕危物種最多、受威脅程度最高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的中心節(jié)點,也是全球數(shù)以百萬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棲息繁衍著丹頂鶴、灰鶴、黑嘴鷗、勺嘴鷸、麋鹿等眾多全球珍稀瀕危動物,被譽為“東方濕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2019年7月5日,黃(渤)海濕地申遺成功,成為我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江蘇首個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濕地類型世界遺產 空白。
江蘇的山不多,也不高,但山水資源獨特而精致,具有豐富的生態(tài)文化內涵。南京的紫金山、句容的茅山、寶華山、蘇州的穹窿山、南通的狼山等,它們與悠久的歷史文化交相輝映,都是江蘇的天然“森林氧吧”。江蘇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新四軍東進北上抗日、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等重大歷史事件都發(fā)生在江蘇這塊土地上?!熬G”+“紅”的生態(tài)旅游文化更是賦予美麗江蘇深邃的文化內涵。江蘇歷史文化璀璨恢宏,吳文化、金陵文化、淮揚文化和楚漢文化相互交融。有秀美的山水襯托,有多元的文化融入,使江蘇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詩和遠方”。
近年來,江蘇全省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持“生態(tài)保護修復、綠美景觀塑造”并舉,圍繞“有景必有林,有林必成景”的精致平原綠化特色,不斷加快農田林網、水系林網、道路林網和長江美麗生態(tài)帶、沿海生態(tài)防護林建設步伐,大力推進森林進城下鄉(xiāng)入村,為美麗江蘇厚植綠色生態(tài)優(yōu)勢,為“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筑牢生態(tài)基底。全省已創(chuàng)成國家森林城市8個,全國綠化模范市縣46個、全國綠化模范單位58個,綠美村莊10439個;已建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qū)、自然保護區(qū)、濕地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213個;培育了一批以江蘇黃海海濱國家森林公園、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為代表的森林康養(yǎng)、養(yǎng)生、體驗基地。這些生態(tài)之地已成為人們敞開心扉“森呼吸”、擁抱自然“林距離”的“城市客廳”。森林正引領江蘇生態(tài)文明新風尚筑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