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陽明心學(xué)與《周易》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試析

2023-12-10 07:55:10譚振江
關(guān)鍵詞:系辭陽明心周易

譚振江

(南昌航空大學(xué) 文法學(xué)院,江西 南昌 330063)

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年少時就開始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其中,《周易》對他的熏陶、滋養(yǎng)和啟悟甚深。晚于王陽明半個多世紀(jì)的李贄就指出:“以先生之書為足繼夫子之后,蓋逆知其從讀《易》來也?!盵1]1329岡田武彥先生也認(rèn)為:“王陽明的‘龍場頓悟’應(yīng)該和他當(dāng)時研讀《易》有很大關(guān)系?!盵2]317以言辭犀利著稱的李贄和以實證研究著稱的岡田武彥何以言此?筆者愿試作疏證,以就教于方家。

一、王陽明與《周易》的淵源

明憲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王陽明生于浙江余姚官宦世家。據(jù)《陽明先生年譜》(以下簡稱《年譜》)記載,他系出名門望族瑯琊王氏家族。《王陽明全集·世德紀(jì)》中的幾篇小傳對陽明的祖先分別作了簡介。陽明的遠(yuǎn)祖為晉光祿大夫王覽。自王覽的曾孫王羲之開始,其家族遷徙到山陰定居。他的先祖王綱,曾遇終南山隱士,被“授以筮法”[1]1139。高祖王與淮擅長筮法,“為人筮,無不奇中”,并且“精究《禮》《易》、著《易微》數(shù)千言”[1]1141。曾祖王杰“有志于圣賢之學(xué)”,著有《〈易〉〈春秋〉說》等,并傳“書史數(shù)篋”給陽明的祖父王倫[1]1142。王倫性情淡泊,生性愛竹,對陽明影響頗深。父親王華狀元出身,在京為官后,11歲的陽明與祖父寓居京城。次年陽明入塾館。束景南先生估計塾師系名儒吳伯通。因居住地附近有佛寺、道觀等,陽明常出入于佛、道、相、卜場合[3]。岡田武彥提到,王華曾以“吾家世以讀書顯”[2]35告誡陽明。

據(jù)《年譜》記載,陽明18歲時,儒士婁諒給他講解了宋儒格物之學(xué),并指出“圣人必可學(xué)而至”,于是他“始慕圣學(xué)”。次年,父親又給他講析經(jīng)義。他白天“隨眾課業(yè),夜則搜取諸經(jīng)子史讀之,多至夜分”[1]1002。明代規(guī)定“四書”“五經(jīng)”為科舉考試必讀書,對《周易》等經(jīng)典的學(xué)習(xí)當(dāng)為他日常功課。即便他28歲中進(jìn)士并在京任職后,仍勤研經(jīng)典。黃綰曾談到他:“日事案牘,夜歸必燃鐙讀《五經(jīng)》及先秦、兩漢書,為文字益工。龍山公恐過勞成疾,禁家人不許置鐙書室。俟龍山公寢,復(fù)燃,必至夜分,因得嘔血疾?!盵1]1162足見陽明研讀經(jīng)典花費的工夫,這為他借鑒《周易》等經(jīng)典筑了基。

還要指出的是,陽明起初名為“云”。祖父后覺不妥,將其改為“守仁”。一般認(rèn)為,“守仁”是源于《論語·衛(wèi)靈公》所說“知及之,仁能守之”。但《周易·系辭下傳》(以下《易傳》均簡稱篇名)所說“圣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及“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不僅切合其更名的原委,而且名“守仁”與字“伯安”能相互呼應(yīng),自成一系。這冥冥之中注定了他與《周易》的不解之緣。

二、王陽明于困厄中研習(xí)《周易》的成效

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王陽明因抗疏之事蒙冤入獄。如同歷史上遭遇困厄的文王等人一樣,他“玩”起了《周易》。有詩為證:“囚居亦何事?省愆懼安飽。瞑坐玩羲《易》,洗心見微奧。乃知先天翁,畫畫有至教。包蒙戒為寇,童牿事宜早。蹇蹇匪為節(jié),虩虩未違道?!抖荨匪墨@我心,《蠱》上庸自保。俯仰天地間,觸目俱浩浩。簞瓢有余樂,此意良匪矯……”[1]567“玩”源于“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系辭上》),乃“玩味”“把玩”之意?!棒恕奔捶耸?代指《周易》。詩句表露的《遁》《蠱》和隱含的《蹇》《蒙》這些卦象都顯示他遭遇困境,需遁世避禍。他于是羨慕安貧樂道的顏回。

回首往昔,陽明曾談道:“正德初,某以武選郎抵逆瑾,逮錦衣獄,而省吾亦以大理評觸時諱在系,相與講《易》于桎梏之間者彌月,蓋晝夜不怠,忘其身之為拘囚也?!盵1]730他忘卻身陷囹圄,竟經(jīng)月與囚友林省吾相互探討切磋《周易》。他對《周易》的篤信、稔熟與沉浸程度可見一斑。當(dāng)然,他研習(xí)《周易》不是簡單地為預(yù)知吉兇,而更多的是想獲取脫困的智慧。詩中“洗心”源于“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系辭上》),有清凈內(nèi)心之意;而“退藏于密”,聯(lián)系上文“洗心”,陳鼓應(yīng)先生認(rèn)為是指“斂伏其體”[4],有藏匿其身之意。

《年譜》提到他在閩地遇道士,測得《明夷》卦[1]1006。此卦上坤下離,坤為地,離為日;“夷”有隕滅之意。明入地中,故明滅,所以卦辭為“利艱貞”,寓意艱難中隱忍守正才有利。于是,他放棄了遠(yuǎn)遁武夷山的想法,決計接受貶謫去黔。后來他講“居夷處困,動心忍性”(《朱子晚年定論》),其因恐怕在此。

其后,在赴龍場的漫長途中,他須臾不離《周易》。有詩三例:

起坐憶所夢,默溯猶歷歷。初談自有形,繼論入無極……微哉屈信間,子午當(dāng)其屈。非子盡精微,此理誰與測?何當(dāng)衡廬間,相攜玩羲《易》。[1]572

羊腸亦坦道,太虛何陰晴?燈窗玩古《易》,欣然獲我情……[1]576

風(fēng)雨偏從險道嘗,深泥沒馬陷車箱。虛傳鳥路通巴蜀,豈必羊腸在太行!遠(yuǎn)渡漸看連暝色,晚霞會喜見朝陽。水南昏黑投僧寺,還理羲編坐夜長。[1]577

到龍場后,因地處荒僻,環(huán)境惡劣,他于是入僻靜的“陽明小洞天”研讀《周易》,“日夜端居默坐,澄心精慮”[1]1163。他后將此洞天稱為“玩易窩”,并寫下意味深長的《玩易窩記》:

陽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窩而讀《易》其間。始其未得也,仰而思焉,俯而疑焉,函六合,入無微,茫乎其無所指,孑乎其若株。其或得之知也,沛兮其若決,瞭兮其若徹,菹淤出焉,精華入焉,若有相者而莫知其所以然。其得而玩之也,優(yōu)然其休焉,充然其喜焉,油然其春生焉。精粗一,外內(nèi)翕,視險若夷,而不知其夷之為厄也?!涓C曰“玩《易》”,而為之說曰:“夫《易》,三才之道備焉。古之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觀象玩辭,三才之體立矣;觀變玩占,三才之用行矣。體立,故存而神;用行,故動而化。神,故知周萬物而無方;化,故范圍天地而無跡。無方,則象辭基焉;無跡,則變占生焉。是故君子洗心而退藏于密,齋戒以神明其德也?!鄙w昔者夫子嘗韋編三絕焉。嗚呼!假我數(shù)十年以學(xué)《易》,其亦可以無大過已夫![1]740-741

《玩易窩記》文字雖不長,但精微賾隱。他“玩《易》”比較獨特,讀《易》、卜筮、靜坐兼而有之。起初讀《易》靜坐中仰俯天地四方,不免茫然。逐漸地不執(zhí)相,進(jìn)入“精粗一,外內(nèi)翕,視險若夷,而不知其夷之為厄”的修持境界。他于是感慨,《易》道“三才”(天、地、人)無所不備。觀象玩辭,《易》道“三才”體立;觀變玩占,“三才”用行。體用互動中,“三才”無方無體,神秘地變幻莫測。“無方”源于“故神無方而《易》無體”(《系辭上》),而“神”即“陰陽不測之謂”(《系辭上》)。《易》道含藏不露,要清凈其心,隱其身形,入無思無為、“寂然不動”的狀態(tài),方可入“知周萬物”“范圍天地”的天、地、人合一的境界。《說卦》有言:“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薄傲⑻熘涝魂幣c陽”乃宇宙根本之道,即“天道”,統(tǒng)攝地道、人道,為“三才”的核心。天地人合一,實則天人合一,可理解為心與物的合一。通過“玩《易》”,陽明心學(xué)由此濫觴。沒有比這因禍得福的成效了。

《玩易窩記》蘊(yùn)含了龍場悟道的觀念雛形,即如《年譜》所述:“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盵1]100岡田武彥認(rèn)為此“性”與“程顥‘定性說’中的‘性’的含義比較接近”[2]303,應(yīng)指“心性”,即人的內(nèi)在本性(如孟子所言的“四端”)。若按此講,“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轉(zhuǎn)向“吾性”與“心”,這就是說“心外無理”,實為“心即理”。于是,他第一項行動就是《年譜》說的“以默記“五經(jīng)”之言證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經(jīng)臆說》”(《系辭上》)。岡田武彥為此解說:“用腦海中的‘五經(jīng)’之言去驗證自己頓悟的成果,結(jié)果一一契合。”[2]299陽明以類似“反芻”的方式與“五經(jīng)”相驗證,意在表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盡管他稱其為“臆說”,但本乎其心,不可多得:“觀吾之說而不得其心,以為是亦筌與糟粕也,從而求魚與醪焉,則失之矣?!盵1]723

三、王陽明對《周易》觀念的汲取

(一)《周易》的思維特點

《周易》是我國古代第一文化原典,包括《易經(jīng)》和《易傳》。最早由卦辭、爻辭構(gòu)成的《易經(jīng)》用于卜筮,后出現(xiàn)闡釋《易經(jīng)》的《易傳》。《周易》為彌綸天地之道、智慧無邊之寶典。

《周易》以“觀物取象”[5]創(chuàng)立八卦:“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yuǎn)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系辭下》)觀外界的物象,再模擬物象,以象征意義的卦象表之;反過來,人們又以所占卦象預(yù)知吉兇。對此,孔穎達(dá)解為:“《易》者,象也,以物象而明人事?!?《周易正義》)陳鼓應(yīng)稱其為“‘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維方式”[6]。 “推天道以明人事”,意為借助形象及其象征,預(yù)示萬事萬物變化的征兆,這就將人與天地萬物合而為一。

《孔子家語·好生》記述孔子用蓍草算得《賁》卦,卦象是離火在下、艮山在上。山下起火,人必然要遠(yuǎn)離。孔子從總體上把握此卦,有些不悅,學(xué)生子張從有限卦辭的角度判斷認(rèn)為吉利,而結(jié)果如孔子體悟的那樣。易學(xué)家劉大鈞在分析《左傳》《國語》等古籍記載的二十多例占卦之事后認(rèn)為:“解卦之人愿說吉,就可以找到吉的理由;愿講兇,就可以檢出兇的原因……并不完全以卦爻辭自身的吉兇為準(zhǔn)。”[7]這一說法雖有偏頗,但說明觀卦和由卦象“推”導(dǎo)結(jié)論的解卦不同于實證探索,有賴于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所以《系辭上》說“見仁見智”,這是《周易》重要的觀念之一。

(二)王陽明對《周易》觀念的汲取

王陽明從《周易》中汲取智慧的表現(xiàn)形式多樣。有較為簡單的引用。如在《答歐陽崇一》一文中,短短一兩句就接連引用了原文,如“恒易以知險”“恒簡以知阻”(《系辭下》),“先天而天不違”,“天且不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乾·文言》),等等[1]64。

常見的是化用。如《周易》“見仁見智”的觀念,陽明不但領(lǐng)受了還加以發(fā)揮:“‘一陰一陽之謂道’,但仁者見之便謂之仁,知者見之便謂之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盵1]17但他不滿足于此,反問:“仁智豈可不謂之道?”[1]17這就肯定了仁者、智者和百姓得道的可能性,并為日后倡導(dǎo)“致良知”作了鋪墊。他借此直抒己見,即所謂“蓍固是《易》,龜亦是《易》”[1]17。盡管卜與筮的方法、手段不同,但《周易》的智慧是圓融、通透的。

還有以心學(xué)與《周易》互證的現(xiàn)象。如在回答“解釋《易經(jīng)》,朱子主要從卜筮的角度出發(fā),程子主要從天理的角度出發(fā)”的問題時,陽明對“見仁見智”的易學(xué)觀念作了心學(xué)的闡釋:“卜筮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于卜筮者乎?只為后世將卜筮專主在占卦上看了,所以看得卜筮似小藝。不知今之師友問答,博學(xué)、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之類,皆是卜筮,卜筮者,不過求決狐疑,神明吾心而已?!盵1]89“卜筮”在此遠(yuǎn)超出其本身,也被泛化為“吾心而已”。這與其說是在解釋易學(xué),倒不如說似在作心學(xué)的闡發(fā)。

后來,他將“吾心”表達(dá)得更清晰:“圣賢垂訓(xùn),固有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者。凡看經(jīng)書,要在致吾之良知,取其有益于學(xué)而已。則千經(jīng)萬典,顛倒縱橫,皆為我之所用。”[1]180“書不盡言,言不盡意”,這本來是《系辭上》解釋為何“圣人立象以盡意”的,被他移花接木“為我之所用”,認(rèn)為要以“致良知”的觀念讀經(jīng)。“經(jīng)書”也就“見仁見智”轉(zhuǎn)為“我(吾心)”、轉(zhuǎn)向“致良知”。這反映出他的思想與《易傳》觀念的契合。

如在《與道通書一》一文中他認(rèn)為:“易者,吾心之陰陽動靜也;動靜不失其時,易在我矣。自強(qiáng)不息,所以致其功也?!盵1]989“陰陽”為天地萬物相輔相成、相克相生的兩大基本構(gòu)成與根本規(guī)律,“動靜”是陰陽變化的顯像?!皠屿o不失其時”,語出《艮·彖》:“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痹侵冈撝箷r則止,該動時則動,動與止不失時機(jī),才能通向光明。王陽明則強(qiáng)調(diào),能把握陰陽動靜變化、生生不息的規(guī)律,就合于《易》道。他還借《乾·文言》中君子的“自強(qiáng)不息”,與道通共勉。

(三)陽明心學(xué):受《周易》啟悟的“體認(rèn)之學(xué)”

“體認(rèn)”一詞,見于《朱子語類》卷六,陽明也援用了。他認(rèn)為:“道無方體。不可執(zhí)著?!薄盁o方體”為“神無方而易無體”的化用。他指出,無方無體的道,“須從自己心上體認(rèn)”。在他看來,“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1]18-19。陽明在悟道方面是有過深刻教訓(xùn)的。他早年曾“格竹”七日,結(jié)果“勞思致疾”。所以,他要以龍場頓悟的經(jīng)驗告誡弟子:“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盵1]105原來“天下之物本無可格”!當(dāng)你遇到了竹子,便就生出一個心念,這就是竹子。你未見竹子,就不會生這個心念。竹子的理“只在身心上做”,如同道“須從自己心上體認(rèn)”一樣。朱子格“一草一木之理”然后逐漸“豁然貫通”“眾物”之理(《大學(xué)章句》),這似禪宗的漸悟思維。不同的是,陽明“須從自己心上體認(rèn)”的方法有頓悟思維的特征及方法論意義。他如是而言:“利根之人,直從本源上悟入。人心本體原是明瑩無滯的,原是個未發(fā)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人己內(nèi)外,一齊俱透了……本體功夫,一悟盡透?!盵1]103在他看來,“人心本體原是明瑩無滯的”,所以要從這個“本源上悟入”,以達(dá)到“本體功夫,一悟盡透”。“一悟盡透”本體,這種上乘的功夫便是“體認(rèn)”。如果著眼“一草一木之理”的體認(rèn),則有可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岡田武彥曾敏銳地指出“陽明思想中最出彩的”是“體認(rèn)”,他還認(rèn)為這與“日本哲學(xué)重視感性和實踐性”有“共通點”[2]16-17。在我國,注重感性和實踐性的研究方法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張岱年先生認(rèn)為“體認(rèn)”是與“直覺”同義的名詞。他總結(jié)認(rèn)為,“中國哲學(xué)(家)中,講直覺的最多”,“中國哲學(xué)中的一些方法為直覺”[8]558。 他還以孟子為例,認(rèn)為直覺法是“由心的內(nèi)省以領(lǐng)會宇宙之根本原理”[8]536。這種“心的內(nèi)省”被陽明賡續(xù)為“從自己心上體認(rèn)”的思想方法。

《周易》“觀物取象”法將天地、山水等物象“人化”(《1844年經(jīng)濟(jì)學(xué)哲學(xué)手稿》)為象征意義的卦象(符號)。仰觀俯察,上而天、下而地直觀把握;“近取諸身,遠(yuǎn)取諸物”,“以類萬物之情”,就是直觀地由近而遠(yuǎn)、由個別到一般、由局部到整體地辨識其類、辨識萬物。這種直觀都伴隨著心與物的會通。立卦,由內(nèi)心賦予物象符號化的卦象特征;反過來,觀卦又通過內(nèi)心體悟到卦象的象征寓意。這種心靈與卦象符號對應(yīng)關(guān)聯(lián)的整體直覺思維方式,啟發(fā)陽明形成了以內(nèi)心體認(rèn)為特征的陽明心學(xué)。

陽明有詩句“乾坤是易原非畫,心性何形得有塵”[1]653,意為乾坤(天地)變化之道并非八卦能畫出來的,是心性變化的顯現(xiàn)。在《稽山書院尊經(jīng)閣記》一文中,他也這么說:“《易》也者,志吾心之陰陽消息者也。”[1]215《周易》成了他內(nèi)心消長變化的經(jīng)。《易》道,也就成了“吾心”之道。《易》道“見仁見智”,需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吾心”之道當(dāng)然在“吾心”,“須從自己心上體認(rèn)”。這表明《周易》的觀念已深入其心,并嬗變?yōu)樾膶W(xué)的觀念與主張。

心學(xué)家楊慈湖對《周易》的體悟與陽明可有一比:“易者,己也;非有他也。以易為書,不以易為己,不可也?!煺?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故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皆我之所為也?!?《慈湖遺書》卷七)這里把“易”視為個人觀念的體現(xiàn),以“易”為一己之私,以“易”為己心。甚至《系辭上》所謂“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變化也是“我之所為”。這是將“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作普泛化的闡釋。

以下兩則語錄或有助于加深對“體認(rèn)”的理解。如關(guān)于立志用功的比擬:“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1]13種樹過程中“只管栽培灌溉”,用功經(jīng)營,自然有收獲。以樹木生長直至結(jié)果的過程比擬立志用功,給人完整系統(tǒng)的感受,體認(rèn)直觀、方便。

又如,以人的目、耳、手、足和整個身體器官的生理機(jī)制,譬喻“萬物一體”觀念:“一人之身,目視、耳聽、手持、足行,以濟(jì)一身之用。目不恥其無聰,而耳之所涉,目必營焉;足不恥其無執(zhí),而手之所探,足必前焉。蓋其元氣充周,血脈條暢,是以癢疴呼吸,感觸神應(yīng),有不言而喻之妙。”[1]48此譬喻由人的身體比擬世界的“萬物一體”,屬于典型的整體直覺思維方式。

上述對話式的答疑常見于《傳習(xí)錄》。它入情入理,深入淺出,直指人心。智者常常直觀、直接地表達(dá)真知。陽明曾夫子自道似地明言:“圣人教人,只怕人不簡易,他說的皆是簡易之規(guī)?!盵1]91錢穆先生曾提醒我們,對陽明心學(xué),不要單純地“搬弄幾個性理上字面,作訓(xùn)詁條理的工夫,卻全不得其人精神之所在”,而是要“直透大義,反向自心”[9]。陽明用意恐怕在此?!爸蓖复罅x,反向自心”,從內(nèi)心上體認(rèn)就能與理同在。

四、陽明心學(xué)觀念與《周易》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的印記

如同宋儒學(xué)說對《周易》的吸收與借鑒一樣,陽明心學(xué)的諸多觀念與《周易》尤其是《易傳》存有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的印記。

(一)“心即理”說

“心即理”說為陽明心學(xué)的基石。陽明在回答有關(guān)“人之所以為學(xué)者,心與理而已”時,他解釋道:“心即性,性即理,下一‘與’字,恐未免為二。”[1]13若言“心與理”,則分別為二體。格物窮理,在心外求。在他看來,“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親之心,即有孝之理;無孝親之心,即無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無忠君之心,即無忠之理矣”[1]37。所以他強(qiáng)調(diào)“心外無理”[1]134。這是陽明心學(xué)與朱子理學(xué)分歧之所在。

陽明還曾引用《坤·文言》作答:“《易》言‘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敬即是無事時義,義即是有事時敬,兩句合說一件?!盵1]30“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原是論及君子“直內(nèi)”與“方外”或說“內(nèi)”與“外”的修為關(guān)系的。《坤》為臣、為妻,是柔順為本的行事策略,是相對于《乾》而言?!皟?nèi)”是指內(nèi)在心理,“外”指外在行為。陽明側(cè)重“內(nèi)心”的修行工夫。

《說卦》以“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贊譽(yù)圣人作《周易》的功德。陽明在答復(fù)有關(guān)“圣人品節(jié)”問題時,引用了后半句,并認(rèn)為“中和位育便是盡性至命”[1]34。在另一場合,他又稱“‘窮理盡性’,圣人之成訓(xùn)”[1]42?!案F理盡性”源自《周易》,宣揚(yáng)的是儒家理想人格。陽明引用的目的在于修正朱子“格物—窮理”的認(rèn)知模式。所以,他結(jié)合《中庸》所言“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將“窮理盡性”由格外在之物,到反求諸心而“誠其意”。他認(rèn)為:“心之體,性也;性之原,天也。能盡其心,是能盡其性?!盵1]38陳來教授通過對陽明與朱子的比較指出:“陽明哲學(xué)中雖然也稱‘性是心之體’,心性卻不是二物,二者實際是同一的?!盵10]陽明效法孔孟“一以貫之”,將心、性、天合而為一。

《稽山書院尊經(jīng)閣記》開篇就延續(xù)了這一體認(rèn):“經(jīng),常道也。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其主于身謂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達(dá)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是常道也,以言其陰陽消息之行焉,則謂之《易》?!盵1]214

陽明禮贊“經(jīng)”這一“常道”,視其為天命,為心的主宰和人的天性。換言之,“常道”即是心、性,更是天命之所在。反過來,心則是道、是天命、是性,心、性、命本來為一。而“通人物,達(dá)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的“常道”,體現(xiàn)的是陽明的“心之體”。因此,從這個意義上陽明認(rèn)為,《易》用以闡明陰陽消長變化這一常道的經(jīng)。故“常道”,即心學(xué)。因此,心即性,心即道,心即理。

(二)“知行合一”說

陽明龍場悟道后“吾性自足”。次年,他便開始宣講“知行合一”說。對于“知”,他在《與陸原靜二》信中先引用后化用了《乾·文言》所說的“知至,至之”。原本是指知道要達(dá)到的目標(biāo)就要努力實現(xiàn),前“至”為名詞,后“至”則為動詞。而陽明作了“六經(jīng)我注”的詮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知也?!盵1]161“知至”被賦予“良知”內(nèi)涵,而“至之”被賦予“致良知”的語義。

若接《乾·文言》下文所言“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就容易理解了。此句意為君子把成就道德作為行動的目的,而且每天都要付諸行動?!断缔o上》稱其為“日新之謂盛德”,此“盛德”體現(xiàn)的是良善之行。

陽明對“知至,至之”的化用還見于《與顧惟賢》:“《易》曰:‘知至,至之?!痢?知也;‘至之’者,致知也;此知行之所以合一也。若后世致知之說,止說得一‘知’字,不曾說得‘致’字,此知行所以二也?!盵1]825他認(rèn)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門知行合一之教。”[1]37

為了克服只強(qiáng)調(diào)“知”而忽略“致”導(dǎo)致的知行割裂,陽明將“知”與“致知”分別對應(yīng)知行一體。他還對“知者行之始”作了形象化的解釋:“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惡,必待入口而后知,豈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惡者邪?”[1]36他的解答樸素、簡約而又生動,使人易于感受與理解知行一體的特性。

在《大學(xué)問》中,他同樣先是引用“《易》言‘知至,至之’”,后則將“致知”解釋為:“非若后儒所謂擴(kuò)充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盵1]802此說不僅破除“先知后行”的習(xí)見,實現(xiàn)“知行合一”,而且將狹義的“知”賦予了“良知”的新內(nèi)涵。

(三)“致良知”說

“致良知”說雖然是陽明晚年提出的,但于龍場所著的《五經(jīng)臆說》其實已顯露其端倪。

如論及《咸·彖》辭:“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實理流行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至誠發(fā)見也。皆所謂‘貞’也。觀天地交感之理,圣人感人心之道,不過于一貞。”[1]807

他先是化用《咸·彖》而言:“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yīng)以相與。……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苯又橙 吨芤住贰敖桓小钡挠^念,并糅合《中庸》誠身、《大學(xué)》誠意的觀念,進(jìn)而提出了“以天地萬物為一體”[2]47的觀念?!叭f物一體為仁”,這是“致良知”觀念的升華。

在闡釋《晉·象》“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時,他似有先見之明:“心之德本無不明也,故謂之明德。有時而不明者,蔽于私也。去其私,無不明矣。日之出地,日自出也,天無與焉。君子之明明德,自明之也,人無所與焉。自昭也者,自去其私欲之蔽而已。”[1]809君子成德為行,自昭而明德。陽明認(rèn)為“心之德本無不明”,至于“有時而不明”是因“蔽于私”。這就間接肯定了良知是心之本體。

陽明曾總結(jié)道:“吾平生所學(xué),只是‘致良知’三字?!盵1]818“致良知”雖三字,如《系辭上》“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針對良知“無方體的,最難捉摸”,他化用《易傳》巧答:“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cè)嵯嘁?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此知如何捉摸得?見得透時便是圣人?!盵1]110《系辭下》言:“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cè)嵯嘁?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本褪钦f,他所倡導(dǎo)的良知與變易的“道”相契合,人的良知要從具體的事情中體現(xiàn)。這表明《易傳》的思想觀念已深入陽明的骨髓,內(nèi)化為“致良知”說。

陽明何以稱“良知”為《易》?

首先,“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辭上》)。宇宙間陰陽變化、生生不息的精神被《易傳》賦予了“性善”之美德,并塑造了君子與大人“進(jìn)德修業(yè)”“成德為行”“自昭明德”“厚德載物”“窮理盡性”“與天地合其德”等種種德行修為。這種道德化的人格理想是陽明一生的追求。大學(xué),即“大人”(君子)之學(xué),這或許就是陽明要寫作平生唯一專著《大學(xué)問》的緣故。他認(rèn)為“良知”是本有的天性,所以“良知者,心之本體”[1]54。因此,“致良知”可溯源于《易》道。他的言論中常見其蹤影:“下至閭井、田野,農(nóng)、工、商、賈之賤,莫不皆有是學(xué),而惟以成其德行為務(wù)”[1]47;“學(xué)校之中,惟以成德為事”[1]48;等等。

其次,還有《易傳》宣講的向善、積善等觀念。如《坤·文言》明確告誡“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這一喻世明言后被陽明寫入《諭俗四條》以教化民眾[1]756?!断缔o下》又從正反兩面延伸指出:“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标柮鲗⑵湮詹⒋_立為“致良知”“知善知惡”“知是知非”及“好善惡惡”“為善去惡”的道德自覺與實踐。

陽明化用《乾·文言》,念茲在茲的仍是“良知”:“‘先天而天弗違’,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時’,良知即天也。”[1]97“天”原本是指天(垂)之象,但他認(rèn)為“天”就是良知,而良知即為天。內(nèi)心(良知)源于天,并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剡^頭再看陽明的回答“此知如何捉摸得?見得透時便是圣人”,“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顯而易見,《易傳》高揚(yáng)的“君子”“大人”與陽明心目中能“見得透”的“圣人”有其共通性。

對于圣人與“圣人之學(xué)”,陽明化用了《系辭上》所說的“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并將乾(陽)坤(陰)的特性賦予“圣人之學(xué)”:“所以至易至簡,易知易從,學(xué)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復(fù)心體之同然,而知識技能非所與論也?!盵1]48大道至簡至易,“知識技能非所與論”。陽明要借圣人之學(xué)恢復(fù)人心本有的與圣人相同的“天理”,而這有賴于“以推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以教天下”[1]47。這就是先哲描繪的“大同世界”的愿景。

任何創(chuàng)見都不是一朝一夕憑空臆造的,陽明心學(xué)也是如此。過往的思想觀念往往以“潤物無聲”的方式“積淀”下來,構(gòu)成了在不經(jīng)意間產(chǎn)生某種思維的聯(lián)結(jié)與貫通的條件因素。這些條件因素或直接或間接,或零碎或整一,或清晰或隱晦。從上述疏理王陽明汲取《周易》的觀念思維并創(chuàng)立新說的情況看,陽明心學(xué)確如李贄所言“從讀《易》來”。這是基于一種人文精神及其形態(tài)的契合,而非實證科學(xué)的驗證。張岱年先生對中國哲學(xué)曾有精辟的解讀,他認(rèn)為“重了悟而不重論證”是中國哲學(xué)的一大特色:“中國哲學(xué)不注重形式上的細(xì)密論證,亦無形式上的條理系統(tǒng)。中國思想家認(rèn)為經(jīng)驗上的貫通與實踐上的契合,就是真的證明?!盵8]9這不僅有助于理解中國哲學(xué)、陽明心學(xué)的特點,而且有助于理解筆者的上述疏證?!敖?jīng)驗上的貫通與實踐上的契合”,這或許是對陽明心學(xué)觀念與《周易》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的精妙解讀。

猜你喜歡
系辭陽明心周易
“知行合一”的當(dāng)代價值
新傳奇(2023年16期)2023-05-30 10:48:04
國學(xué)周周讀
《周易》古經(jīng)“幽人”詁正
周敦頤《太極圖說》哲學(xué)思想研究
時代人物(2020年21期)2020-11-18 11:01:09
大數(shù)據(jù)視域下陽明心學(xué)主題挖掘及作者發(fā)現(xiàn)研究
陽明心學(xué)的現(xiàn)代性意蘊(yùn)
“人品訴諸”在《系辭》中的應(yīng)用研究
甜甜的“蝴蝶繭”
“人類智慧與共同命運”首屆中國陽明心學(xué)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時尚北京(2016年10期)2016-12-12 04:43:54
《周易》與《孫子兵法》
孫子研究(2016年4期)2016-10-20 02:38:49
博白县| 遂溪县| 鄂州市| 罗甸县| 巩义市| 宁蒗| 遵义市| 进贤县| 尼玛县| 新沂市| 朔州市| 汕头市| 承德市| 怀化市| 南木林县| 泰州市| 台湾省| 大丰市| 巨野县| 泰安市| 辽宁省| 屯留县| 前郭尔| 会宁县| 清涧县| 三门峡市| 铅山县| 含山县| 乌兰浩特市| 大余县| 五家渠市| 黎平县| 洪泽县| 泾阳县| 浙江省| 遵义县| 井陉县| 兴安盟| 洛宁县| 嘉禾县| 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