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亮
我從上?;靥K北老家,具體說,是回到那個打麥場邊上的青磚小院——落雨時,房檐下能滴出一溜整齊小水坑的地方。
那是大年初二,我返鄉(xiāng)乘坐的高鐵上還有零星空位。那些休息著的位子剛經(jīng)歷過春節(jié)前的繁忙,讓人覺得它們“閑”得格外精神,就像我小時候常看到的談年的村鄰一樣——村里人平時再忙,過年時也要放下活計(jì),聚在打麥場上,三三兩兩,手插褲兜,專談一些閑事,是謂“談年”。
三個春節(jié)沒有回家了,“孩子小”“北方冷”“沒大事”,摻和在疫情的理由中,就像一排籬笆,擋住了回家的路。
這一年,春節(jié)回家就是頭等大事。仿佛世界上的人驟然多了起來,大年初一之前的高鐵票搶不到,初二便呼啦啦冒出了一些。媳婦跟我說,她跟孩子就不回了,反正在哪兒都是過年:“你回去陪幾天,再把咱爸媽接過來,過個元宵。”你知道,對于一個南方媳婦來說,這樣的語氣與時間定奪,已經(jīng)接近滿分。
這趟高鐵是直通老家縣城新區(qū)的。我從高鐵上拖著拉桿箱下來,網(wǎng)約了一輛專車。車到小院門口時,母親掛著圍裙,已站定候著了。不遠(yuǎn)處的打麥場上,穿戴一新的鄉(xiāng)鄰們,目光猛地往這邊調(diào)過來。我這個在上海念大學(xué)又在上海工作的“全村人的驕傲”,向村鄰們高高地?fù)P了一下手,算是招呼。那邊回應(yīng)的話語、微笑、招手、腳步聲等等,一齊在空氣中喧騰了一下,感覺就像小時候的打麥場上用木锨高高拋起小麥揚(yáng)場時,風(fēng)吹走輕柔的糠皮,空中短時騰起的那團(tuán)“糠霧”一般。父親竟也在人堆里,他疾走過來,留下那些依然在談年的村鄰。
我本來想在家多住幾天,沒想到父親當(dāng)晚就做出決定:“去上海,能早盡早!”他在打麥場上談年時,都跟“他們”說過了,說自己不會坐高鐵,兒子要專程回來接他去上海過年。“要是離年初一太遠(yuǎn),你爸就不好談了。”母親也在一旁幫腔。
這么說,我只好趕緊訂下初三中午的高鐵票,同時還聯(lián)系了鎮(zhèn)上一個高中同學(xué),讓他當(dāng)天一早開車過來,送我們?nèi)ジ哞F站。他在上海做生意,時間自由。
當(dāng)天夜里,母親收拾好東西,還和了一盆面,忙活到很晚。父親在院子里,噼里啪啦,刀削斧剁,一口氣做了三只木陀螺,還染上了紅、黃、綠三種顏色。我差不多就是四歲開始玩陀螺的。
第二天,凌晨五點(diǎn)我就起來,趕到陪伴我整個童年的沂河邊走了兩步。這條河名氣大。有一次,我參加公司的高管應(yīng)聘筆試,有一道題,是讓應(yīng)試者闡述《論語》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的含義。這段話說的就是古代沂河邊的事,也許不在我家這一段,但一定是這條河。而我整個少年的夏天,似乎都是“浴乎沂”的,也是“詠而歸”的,我自然靠一番略帶鄉(xiāng)愁又有些唯美的論述拔得頭名。想一想,真的像哪位作家所說的,當(dāng)一條河流伴隨你成長時,或許它的水聲會跟著你一生。
我從河邊回到村子,也遇到了幾個村鄰,他們都說“胖了”“胖了”——我們那里,少小離家的多是瘦子,回鄉(xiāng)被人說“胖了”,是個吉祥話,相當(dāng)于“混好了”的意思。
到家又趁早拜了幾個叔伯,相當(dāng)于把整個故鄉(xiāng)都“看”了一遍。我大伯拉著我的手說:“你爹娘想孫子,頭發(fā)都想得白了不少。要盡快去,只是咱們沒談年的時間了。”我掏出一支英雄牌金筆給他,說:“大伯,以后有空就給你打電話?!边@個在村委做過會計(jì)的老人,把筆帽轉(zhuǎn)松,又?jǐn)Q緊,再旋松,眼睛潮乎乎地說:“好好好,這夠在外頭談年用的了,好侄兒……”
高中同學(xué)的“專車”很快就到了我家門口。在打麥場邊上談年的,聚過來幾個,看我們帶些什么去上海。母親帶著薺菜豆腐餡和一大團(tuán)和好的面,都用保鮮膜裹好,說是到上海就包餃子。她還說,家里的面好,都是看著麥子長成穗的。
高鐵也就三個小時。路上父母一直望向窗外掠過的田野,到了有高樓的城市,反倒不看了,而是跟我談起年來——東家的絲瓜長,西家的黃瓜短,誰家的孩子靠“磨手繭”(做農(nóng)活兒之余的搬磚、打雜等苦力活兒)在縣城買了房,誰家的孩子做生意把縣城的房子賠掉了……最后,母親又說到父親,說他閑不住。年二十八九,別人都開始悠閑地談年了,他還是天剛亮就坐在小矮凳上埋頭編竹筐。那天,朝民來找他談年,說:“老劉,你到底是做什么的?村里紅白喜事宴席上,你是管事的。過了清明,又到沂河里撈螺螄。秋天到了,看你在河邊割蘆葦,你家那兩畝田里還是綠油油的,稻穗沉得壓手?!备赣H就抬頭笑,手像織布機(jī)的紡錘一樣,繞著竹篾不停。朝民是退休的民辦教師,跟父親是同學(xué),他看談不成年,就起身走了,最后說:“你識得那些個字,也都讓你編到竹簍子里了吧!”
母親說到這兒,我想起來,早上在家里那個刷得比城里的公廁還干凈的廁所里,發(fā)現(xiàn)墻壁上有個方方正正的凹槽,里面除了手紙,還放著一本梁實(shí)秋的書,還折著頁碼。我側(cè)臉望向身邊的父親,他大概猜出我看到了什么,嘿嘿一笑說:“怕孫子嫌棄爺爺不識字,我就看你高中時看過的書,這些年每天抽點(diǎn)空看兩頁……”
下了高鐵,坐上出租車,父母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窗外,似乎那些高樓跟他路過的那幾個城市里的不一樣。他們不再說話,只是拿眼睛用力往那些高樓大廈的窗戶里瞧。
我也沒有說話,讓他們瞧個夠。大上海,那一刻似乎就是他們的。
趕在午飯前,我們到了上海的家里,三十多歲的媳婦和四歲多的兒子開門迎上來。父親以送木陀螺為由頭,去抱孫子;母親著急忙慌地打開面團(tuán)與餃子餡,去弄餃子。
兒子看來被媳婦調(diào)教好了,機(jī)械而勤勉地,左一聲“爺爺”,右一聲“奶奶”。母親把那團(tuán)面拿出時,面團(tuán)有些硬了,她又拿出一塑料袋生面粉,準(zhǔn)備重新和面。往桌子上放那袋面粉時,袋子破了,面粉灑落桌面,騰起來一團(tuán)白色煙霧,撲上母親的臉。
大家趕緊聚攏過去收拾。四歲多的兒子拍起手,興奮地說:“奶奶化妝了!”
我們都嘻嘻哈哈笑起來。兒子又湊過來瞧了瞧,說:“這個面粉好白??!你們看,比奶奶的頭發(fā)還白!”
這個時候,我們都安靜了一小會兒。
當(dāng)晚,我就在電腦上如實(shí)地敲下這兩三天的事,也算是一次跟故鄉(xiāng)、跟生活的一次談年吧!
[責(zé)任編輯 王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