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琳 王 健 韓曉鳳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河南 洛陽 471003)
肺栓塞(PE)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患者肺動脈及其分支受到各種外源性、內源性栓子堵塞,造成肺部循環(huán)障礙,多數(shù)患者無特異性表現(xiàn),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呼吸困難、咳嗽、咯血等癥狀,若不及時采取診療措施,患者可能發(fā)生休克甚至猝死[1]。胸部X線平片、超聲心動圖等檢查方法的診斷價值有限,難以向臨床診斷PE提供足夠的有效信息[2]。而被視為PE診斷金標準的肺動脈造影檢查,會對患者機體造成創(chuàng)傷,且檢查費用相對昂貴[3]。隨著CT技術的不斷發(fā)展,256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CTPA)因具有快捷、無創(chuàng)、圖像清晰等優(yōu)勢,已經成為肺動脈造影的替代檢查方法,可準確顯示患者肺動脈腔內情況,幫助醫(yī)師直觀評估PE范圍和程度[4]。本研究對47例PE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256層螺旋CTPA特征及其對預后的預測價值,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47例PE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齡56~79歲,平均年齡(69.63±5.12)歲,臨床表現(xiàn):呼吸困難32例、咳嗽咳痰25例、心悸14例、胸痛16例、咯血6例。
納入標準:符合《急性肺栓塞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5)》[5]中的診斷標準;首次發(fā)??;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研究開展前6個月內接受過抗凝、溶栓、β1受體阻滯劑治療者;合并原發(fā)性心、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存在256層螺旋CTPA禁忌證者。
1.2 方法(1)256層螺旋CTPA檢查:將患者調整至仰臥位,以肺部作為重點掃描范圍,調整GE Revolution 256排CT機參數(shù),設置檢查寬度為128mm×0.625mm,旋轉時間為0.33s,螺距為0.99mm,層間距為0.45mm,管電流為250mA,管電壓為120kV;采用雙筒高壓注射器向患者肘靜脈注入碘普羅胺注射液(規(guī)格:100mL:76.89g碘),注射劑量為70mL,注射速度為5mL/s,之后再注入30mL氯化鈉注射液(河南科倫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3828,規(guī)格:50mL:0.45g);對患者肺部進行容積掃描,掃描觸發(fā)閾值150HU,則實施5s延遲掃描,采用曲面重建(CRP)、多平面重建(MPR)、容積再現(xiàn)(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術處理掃描數(shù)據(jù),完成重建;由2名經驗豐富的放射科醫(yī)師閱片,觀察直接征象和間接征象,對于存在異議的部分,以討論后得到的最終結果為準。(2)定量參數(shù)測定:在軸位CT圖像上測量患者肺動脈直徑(dPA)、右心室短軸最大徑(RVSAMD)、左心室短軸最大徑(LVSAMD)等CTPA定量參數(shù),并按照“肺動脈管腔阻塞評分/155×100.00%”的公式計算CT肺動脈阻塞指數(shù)(CTPAOI)。
1.3 觀察指標比較存活與死亡患者dPA、RVSAMD、LVSAMD、CTPAOI,分析預測價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描述,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描述,行χ2檢驗,采用單因素與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預測價值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評估,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肺動脈造影特征分析47例PE患者經256層螺旋CTPA檢查后,共發(fā)現(xiàn)受累肺動脈352支,其中134支(38.07%)位于左肺,218支(61.93%)位于右肺。對受累肺動脈的直接征象進行分析,共發(fā)現(xiàn)完全性閉塞95處,充盈缺損257處(中心型138處、附壁型63處、偏心型56處)。完全性閉塞表現(xiàn)為肺動脈完全充盈缺損,管腔內呈現(xiàn)低密度影,未見對比劑的高密度影(見圖1);中心型充盈缺損表現(xiàn)為肺動脈中心充盈缺損,管腔中心呈現(xiàn)低密度影,周圍可見高密度對比劑(見圖2);附壁型充盈缺損表現(xiàn)為肺動脈中心為高密度對比劑,周圍環(huán)繞充盈缺損,呈低密度影(見圖3);偏心型充盈缺損表現(xiàn)為肺動脈管腔一側充盈缺損,呈低密度影,另一側可見高密度對比劑(見圖4)。對間接征象進行分析,共發(fā)現(xiàn)polo幣征46處,肺動脈高壓征22處,肺梗死灶30處,軌道征41處,馬賽克征53處,肺紋理稀少32處,胸腔積液27處。polo幣征表現(xiàn)為斑點狀低密度血栓分布于充盈的高密度血管腔內(見圖5);肺動脈高壓征表現(xiàn)為中心肺動脈的管徑增寬,且與外圍肺動脈不對稱(見圖6);肺梗死灶表現(xiàn)為肺實質內邊緣模糊的三角形、斑片狀或大片狀實變影,且增強掃描時梗死部位不會被強化(見圖7);軌道征表現(xiàn)為當掃描或重建層面與血栓層面平行時,可見條狀血栓影分布在充盈的高密度管腔內(見圖8);馬賽克征表現(xiàn)為透光度高的栓塞區(qū)、透光度低的非栓塞區(qū)相互嵌合,即不同密度的片狀影互相鑲嵌(見圖9);肺紋理稀少表現(xiàn)為肺部血管紋理稀疏、變細或減少,肺葉透亮度增高(見圖10);胸腔積液表現(xiàn)為胸腔內液體密度影像(見圖11)。
圖1 完全性閉塞, 圖2 中心型充盈缺損,圖3 附壁型充盈缺損,圖4 偏心型充盈缺損,圖5 polo幣征, 圖6 肺動脈高壓征, 圖7 肺梗死灶,圖8 軌道征,圖9 馬賽克征, 圖10 肺紋理稀少, 圖11 胸腔積液
2.2 不同預后患者256層螺旋CTPA定量參數(shù)比較47例PE患者中,存活40例(85.11%),死亡7例(14.89%);與存活組比較,死亡組CTPAOI、dPA、RVSAMD更高(P<0.05);兩組LVSAM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預后患者256層螺旋CTPA定量參數(shù)比較
2.3 PE患者預后影響因素分析建立Logistic多因素回歸模型,發(fā)現(xiàn)CTPAOI(OR=1.629)、dPA(OR=1.334)、RVSAMD(OR=1.475)是影響PE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PE患者預后影響因素分析
2.4 PE患者預后預測模型的構建及預測價值分析以CTPAOI為X1,dPA為X2,RVSAMD為X3,構建PE患者預后預測模型,利用ROC曲線進行內部驗證,結果顯示,模型預測預后的曲線下面積為0.807(95%CI:0.675~0.894),靈敏度為0.857,特異度為0.733。
PE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均較高,且具有預后兇險的特點,該病多由靜脈系統(tǒng)或右心血栓引起,患者靜脈中的血栓發(fā)生脫落,并隨血流循環(huán)轉移到肺部血管,繼而阻礙肺循環(huán)功能,威脅患者生命安全[6-7]。PE主要累及肺臟,大面積栓塞可誘發(fā)右心衰竭、肺組織壞死等并發(fā)癥,加PE的臨床表現(xiàn)多樣,在對患者進行診斷時,易與其他心臟或肺部基礎疾病混淆,存在漏診、誤診風險,會延誤患者治療時機,影響其預后情況[8-9]。
臨床上用于診斷PE的檢查方法包括胸部X光片、肺動脈造影、超聲檢查等,但均存在一定局限性,難以較好地滿足臨床需求[10]。隨著CT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將CTPA檢查應用到PE診斷中,經靜脈向患者血管內注入對比劑,對比劑可借助血液循環(huán)流入患者肺動脈及其分支,再使用CT掃描成像,能夠直觀反映患者肺動脈栓塞情況[11-12]。相較于傳統(tǒng)64排螺旋CT,256層螺旋CT具有更高的時間、空間、密度分辨率,將其用于CTPA檢查,可減少偽影干擾,提高圖像質量[13]。對256層螺旋CTPA檢查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重建處理,可幫助醫(yī)師從多方位、多角度了解患者肺動脈栓塞及病變情況,提高診斷準確性[14]。
本研究結果顯示,47例PE患者共發(fā)現(xiàn)受累肺動脈352支,其中134支位于左肺(38.07%),218支位于右肺(61.93%),直接征象顯示完全性閉塞95處,充盈缺損257處(中心型138處、附壁型63處、偏心型56處)。提示256層螺旋CTPA能夠清晰反映患者PE類型,幫助醫(yī)師了解血管腔內充盈缺損情況,及時準確地作出診斷。本研究中,共發(fā)現(xiàn)間接征象251處,其中polo幣征46處,肺動脈高壓征22處,肺梗死灶30處,軌道征41處,馬賽克征53處,肺紋理稀少32處,胸腔積液27處。提示256層螺旋CTPA能夠清晰顯示患者肺內血流灌注情況,幫助醫(yī)師發(fā)現(xiàn)肺梗死灶、肺動脈高壓征等征象,且可反映患者肺動脈內栓子的形態(tài)、大小、密度等,使其以polo幣征、軌道征等征象呈現(xiàn),為PE診斷提供更多參考[15]。
蒲先智等[16]對200例中心PE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發(fā)現(xiàn)住院期間死亡患者的CTPAOI、dPA、RVSAMD相較于存活患者更大,上述指標增加是中心PE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47例PE患者中存活40例(85.11%),死亡7例(14.89%),死亡組CTPAOI、dPA、RVSAMD與存活組比較,前者更高;Logistic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CTPAOI(OR=1.629)、dPA(OR=1.334)、RVSAMD(OR=1.475)是影響PE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這與既往研究結果基本一致。CTPAOI越高,提示PE患者肺動脈栓塞程度越嚴重,會對肺循環(huán)產生更大影響,嚴重危害患者肺功能,升高其死亡風險[17];dPA增大,提示PE患者存在肺動脈高壓,可累及心臟、肺血管等部位,甚至危害全身各個系統(tǒng),嚴重影響患者預后[18];RVSAMD增大,提示PE患者的病情已經累及右心功能,會影響全身血流灌注,不利于患者良好預后。此外,模型預測預后的曲線下面積為0.807(95%CI:0.675~0.894),提示上述指標能夠準確預測PE患者預后情況,可輔助醫(yī)師篩查高危風險患者,以便于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綜上所述,256層螺旋CTPA可清晰顯示PE患者的直接征象和間接征象,對CTPAOI、dPA、RVSAMD等CTPA定量參數(shù)進行測量,構建模型能夠為患者預后情況提供重要預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