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汪志
攝影/薛春鳳
我的故鄉(xiāng)在被譽為水鄉(xiāng)澤國的南方,在那兒的池塘、小河里,紅菱隨處可見。菱角的顏色或青或紅或紫,每到金風送爽的秋季,彎彎曲曲的小河里布滿了密密的菱葉,幾只小船或木盆蕩漾在菱葉間,微風拂面,采菱人笑語盈盈,呈現(xiàn)出一幅溫婉的水鄉(xiāng)畫卷。
紅菱葉片的形狀為菱形,菱果有尖銳的幾個角,仿佛極小極小的粽子,俗稱菱角。菱角是不用種植的,兒時,在我的家鄉(xiāng),村里村外的池塘里,總是布滿了不請自來的菱角。它們經(jīng)過一冬的蟄伏,在春風的呼喚下冒出小嫩芽,逐漸長出分枝,向四周蔓延,擴張地盤,用不了多久,池塘上面布滿了綠盈盈的菱角秧,好像鋪了一張綠色的毯子?;蛟S嫌這純粹的綠色太過單調,菱角秧的藤蔓在春末夏初時會開出白色的小花,風吹池塘,碧波蕩漾,水面一片搖曳生姿。
采菱角又稱“翻菱角”,漂浮在水面上的只是菱葉,菱角則深藏于水下的菱盤根部,采摘者需將手探入水中,一手翻起菱盤,一手從不同方位采摘。
我的母親最擅長采菱角了。她帶著幼小的我去采菱角的記憶令我永生難忘。
菱角熟了的時候,母親就帶著我來到池塘邊,只見池塘一片綠色,厚厚的菱葉鋪滿了池塘,看不到一絲絲水的波紋,真是“接天菱葉無窮碧”呀。母親坐在圓木盆里,兩手輕輕劃著,木盆一會向左、一會向右,不停摘下一顆顆紅色的大菱角。我在一旁看得發(fā)呆,趁母親采摘完滿滿的一盆紅菱上岸后,我迫不及待地坐到盆里,想不到重心偏離,我連人帶木盆全翻在水里,母親當即教我如何上小木盆采紅菱。在母親的幫助下,我坐穩(wěn)了小木盆后,輕劃著,眼前,漂浮在水面的一簇簇菱葉,如同一朵朵盛開的綠色的荷花,我小心地用左手拎起一簇菱葉,只見無數(shù)根系繞在一起,肥大的莖葉下結出了好幾顆紅色的大菱角,如同幾只大紅蝦躲在綠葉下玩捉迷藏的游戲呢。我欣喜若狂,連忙把它們小心翼翼地摘入盆中,不一會兒,小木盆就被這些紅色的“大紅蝦”擠滿了??粗@水靈靈的菱角,我忍不住用嘴咬開吃了一個白白的菱角米,鮮甜鮮甜的,真好吃,我邊采邊吃,邊吃邊采,快樂極了。
其實用小木盆采紅菱是個技術活,如果操作不當,要么木盆就地打圈,左右搖晃著,如果人仰盆翻,菱角全撒落到菱葉下面,那就白費了工夫。最穩(wěn)妥還是小船,船兩邊的人彎腰趴在船沿邊,不停地劃船采摘。
我們幾個孩子調皮,有時不用小船和木盆,瞞著大人,光著屁股一個猛子扎進池塘里去摘菱角吃。這是非常危險的。菱藤在水底下生長茂盛,菱角遍布四處,會刺傷身體,密密麻麻的菱藤會纏繞著雙腿,讓人無法動彈,如果搶救不及時,就會溺水身亡,附近鄉(xiāng)村就有好幾個小孩因此傷了命,我也曾危險過好幾次,很是后怕。
菱角被譽為“水中落花生”,是秋季人們最愛吃的美食之一。剛出水的菱角呈嫩綠色,剝開皮后露出白嫩的果實菱角米,有一股鮮嫩味,白如荸薺,嫩如雪梨,脆似香藕。每次采摘后,母親會將菱角分開,嫩菱角留著生吃,而老菱角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剝開后菱角米的味道更加鮮美。
菱角也有滋陰清熱、緩解秋燥的功效。在古人看來,多吃菱角可以補五臟,除百病,且可輕身?!侗静菥V目》里寫:“菱角能補脾胃,強股膝,健力益氣?!薄洱R民要術》說:“菱能養(yǎng)神強志,除百病,益精氣?!辈还馐橇饨呛贸?,就連“菱藤”也可以吃,清代有本烹飪書《調鼎集》寫道:“夏秋采之,去盡葉、蒂苗根上圓梗,滾水焯熟,拌姜、醋、糟,醉可也。”我母親便常摘些菱藤,去除其外皮,滾水焯熟后拌涼菜,令我難以忘懷那獨特的美味。
紅菱也博得古代名人的垂青。南朝皇帝蕭衍作過一整套《江南弄》曲調“歌采菱,心未怡。翳羅袖,望所思”。唐朝王建寫了“水面細風生,菱歌慢慢聲”。白居易寫《看采菱》“菱池如鏡凈天波,白花點稀青角多”。而在《天龍八部》里,阿碧素手摘紅菱給段譽吃,放在嘴里一咬,雙手一搓、一捏,甜脆的菱肉便滾進了嘴里。
寫到這,我情不自禁地哼唱起起源于南京高淳的著名民歌《采紅菱》:“我們倆劃著船兒采紅菱呀采紅菱,得呀得郎有情,得呀得妹有心,就好像兩角菱,也是同日生呀,我倆一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