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麓酈
(遼寧大學(xué) 文學(xué)院,遼寧 沈陽 110136)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創(chuàng)作了大量詩詞,其中以男女主人公所作的葬花詩詞最為經(jīng)典。文中有關(guān)葬花的詩詞出現(xiàn)了三次,分別是二十七回林黛玉所作的《葬花吟》、七十六回林史兩人的聯(lián)句、七十八回賈寶玉所作的《芙蓉女兒誄》,三首詩歌構(gòu)成一個整體,從贊花、傷花,到最后的悼花,三者互相轉(zhuǎn)化、層層遞進(jìn),人與花交織映襯,合而為一,曹雪芹在花與人的交互中表達(dá)對黑暗社會的批判,贊美美與生命,以及純真與自由。
作為最能體現(xiàn)曹雪芹思想感情與藝術(shù)成就的詩歌之一,《葬花吟》在《紅樓夢》中占據(jù)了重要地位。詩歌以黛玉葬花為中心,將花擬人,以花喻人,初步建立起花與人的對照關(guān)系。明寫花,實寫人,將人物的遭遇、命運、思想、感情融匯于景與物的描繪之中,創(chuàng)造出內(nèi)涵豐富、形象鮮明生動的意境。整首詩將黛玉甚至是曹雪芹本人對現(xiàn)實和命運的思考充分凸顯了出來。
正如梁競西所言,《葬花吟》是林黛玉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也是黛玉感情一次強有力的迸發(fā)。作為理解黛玉這一核心人物的關(guān)鍵所在,《葬花吟》中的悲戚是我們無法否認(rèn)的,因為“悲”是黛玉的人生底色,也是“閉門羹”事件后黛玉“人生幻滅”的生命感受,但是如果僅從這一點來詮釋這一詩詞乃至理解這一人物,將其簡單地歸結(jié)為“凄凄慘慘戚戚”的自憐自傷,未免失于片面。
從表面上看,葬花是敏感脆弱的黛玉多愁善感的舉動,但詩作卻并未止步于對未來的迷茫憂悶和對生命無常的恐懼憂慮,而是進(jìn)一步表達(dá)了生命被嚴(yán)重壓抑的悲憤和對造成生命消亡行徑的憤恨,是面對摧殘和壓抑時生命力一次井噴式的強勁爆發(fā),顯示出孤標(biāo)撼人的風(fēng)骨。
黛玉對生命有著深深的敬畏與眷戀之情,因此她才會做出葬花的舉動,才會發(fā)出“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的郁郁之語[1],但在這大觀園里,她的生命不僅得不到重視,反而無時無刻不在被磋磨著壓抑著,這使得她的生命充滿了痛苦與恐懼。在省親不過數(shù)月,賈家正處于元春入選所帶來的“烈火烹油和鮮花著錦”當(dāng)中時,黛玉所見所感,不是欣欣向榮的熱鬧景象,而是“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的殘酷現(xiàn)實和“鮮艷明媚能幾時”的預(yù)感。在這種猶如陷入溝渠般的生存困境中,黛玉對花、對美、對青春、對生命的濃烈摯愛,對自由、美好生活的無盡向往,盡數(shù)化作滿腔的悲憤——縱然“花”終會凋零,但若沒有“風(fēng)刀霜劍”終日相逼,花又怎會在正值明媚鮮妍時迅速消亡?
由此可見,《葬花吟》并不是一曲哭哭啼啼自怨自傷的哀歌,而是黛玉高亢激昂的吶喊疾呼,是她字字泣血的《天問》。她俯身葬花,靈魂卻在仰面呼號,對穹宇發(fā)出“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的質(zhì)問與控訴。曹雪芹借她之口所悲泣的,不僅是黛玉一人的命運,而是園內(nèi)群芳共同的悲劇,是這世道對女兒們的不公——天地如此之大,卻沒有一處可供她們生存的凈土?黛玉以一連串問句反詰這個世界,坦露出自己的生命理念和價值取向——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她無法以一己之力與這污濁黑暗的世界相抗衡,但更不愿與他人同流合污來換取茍活于世的機會,即使她對生命如此珍視和留戀。面對生命衰亡這一普世恐懼,詩歌在表達(dá)了對生命的留戀的同時,又顯示出了坦然面對生命消亡的傲然無畏,可以說,《葬花吟》是一首大氣磅礴的生命詠嘆調(diào),是曹公借花之艷骨“為天下女兒一大哭”。
魯迅先生曾形容整部紅樓如“悲涼之霧,遍被華林”,而七十六回的中秋夜聯(lián)句當(dāng)屬穿破迷霧的一聲悲鳴,其中的頹喪之意,即使曹雪芹不借湘云之口點破,讀者也能感受到那深入骨髓的凄清悲切與至純至美之物破滅時的悲音帶來的痛楚。
作為整篇聯(lián)句的核心,黛玉的收尾之句是“冷月葬詩魂”還是“冷月葬花魂”,一直以來都是紅學(xué)研究中一個極具爭議的問題。依筆者之見,此處作“冷月葬花魂”更為恰當(dāng)也更符合原意,故而將其歸入葬花詩詞中進(jìn)行分析。
作為最早預(yù)知到“紅消香殘”的悲劇的人,黛玉既是終將“零落成泥碾作塵”的花,又是最先看破“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葬花人,曹雪芹通過黛玉的生存境遇,折射出女兒們共同的悲劇命運,又借黛玉之口,抒發(fā)對時世的靜觀、內(nèi)省與盤詰,可以說,她就是“曹公之喉舌、群芳之縮影”。因而黛玉在這樣一個衰頹之意盡顯的中秋夜,于凹晶館這等凄清之地所作的詩句,可謂是曹雪芹為所有“有命無運”的紅樓女兒唱的一曲悲歌。其中,“冷月葬花魂”一句,起于即景,最終巧妙地歸結(jié)于人,被脂硯齋稱贊為“是何等大筆”。
如果說“寒塘渡鶴影”只是湘云對自身命運無意中作的讖語,那“冷月葬花魂”就是黛玉對大觀園中所有女子結(jié)局的預(yù)言。
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故事處于序幕的時候,黛玉葬花;當(dāng)故事演變到第七十六回,故事接近尾聲,悲劇即將變?yōu)楝F(xiàn)實的時候,黛玉葬花魂。葬花,更多的是對美好事物的珍愛不舍和對世間污濁的怨憤,寓意于物,借物抒情,哀而不傷,怨而不怒,葬花魂則直抒胸臆,既哀且傷,此時賈家的頹敗氣象已現(xiàn)端倪,其衰敗的局勢更是積重難返,悲劇也即將來臨,黛玉的不幸,女兒們的不幸至此基本已成定局,紅樓一夢也即將破滅,因而比起《葬花吟》的委婉含蓄,中秋夜聯(lián)句幾乎是直白了當(dāng)?shù)貙幱衤裣阒昂捅P托出,可謂泠然玉碎之聲——黛玉葬的不再是花骨,而是花的魂魄,女兒們面對的也不再是生存的困境,而是夭亡的絕境。上下兩句不僅是由“以我觀物”的“有我之境”到“物我交融”的“無我之境”的轉(zhuǎn)變,更是由個人“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命運悲劇,擴(kuò)展到了“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社會悲劇[2]。
而“冷月葬詩魂”一說不僅在對仗上不如“鶴”對“花”這般具體對具體來的工整和諧,更有悖于書中以花喻人、人花對應(yīng)的手法,顯得突兀而生硬。
“花”這一意象在小說中曾多次出現(xiàn),曹雪芹更是常以“花魂”一詞來比擬一眾薄命紅顏,因而“花魂”不僅指的是黛玉,也是大觀園中所有女兒們的芳魂,它既是對黛玉悲劇命運的讖語,也是對紅顏多舛命途的預(yù)言。若依“花魂”一說,前有葬花骨(鋪墊),后有葬花魂作(歸結(jié)),從花已謝到人將亡,既應(yīng)了《葬花吟》的“花落人亡兩不知”,又為后文寶玉祭花悼花埋下了伏筆,前后銜接緊密,相互呼應(yīng)。而“詩魂”一說不但在上下文中毫無呼應(yīng),而且將目光囿于黛玉的個人悲劇,既破壞了全文為諸艷悲泣的意境,同時也破壞了黛玉形象的完整性,顯出一副恃才自傲又顧影自憐的姿態(tài),不僅與黛玉的傲骨和悲憫完全背道而馳,更是與她“為作者言、為群芳語”的身份大相徑庭,看似是不落窠臼的奇巧,實則牽強附會,落入下乘。
《芙蓉女兒誄》是《紅樓夢》中篇幅最長、最能體現(xiàn)曹雪芹思想傾向和價值判斷的一篇作品。作為大觀園最具反抗性格的一位女子,晴雯在面對不公與壓迫時所表現(xiàn)出的剛烈和決絕,不亞于須眉男兒。作為憑吊這一奇女子的祭文,《芙蓉女兒誄》不僅控訴了那個時代對人情人性的壓抑,更歌頌了女性身上“真善美”的美好品質(zhì)。曹雪芹將駢、騷、詩、賦融于一體,于委婉曲折和鋪排延宕中將熾熱郁積的情懷淋漓酣暢地抒發(fā)出來,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和深厚的精神意蘊。
在第七十八回,隨著“葬花”這一行為的終結(jié),《紅樓夢》進(jìn)入到了“悼花”的階段。晴雯的離世拉開了紅樓女性悲劇的序幕,此時黛玉作為“落花”和“葬花人”的使命已經(jīng)宣告完結(jié),而賈寶玉也從群芳凋零的見證者和葬花的參與者轉(zhuǎn)為“吊唁者”。從餞花神到悼花神,從《葬花吟》到《芙蓉女兒誄》,二人主次地位的變化間巧妙地完成了視角的過渡,也將悲壯的旋律推向了最高峰。
同《葬花吟》一樣,《芙蓉女兒誄》中也涌動著一股郁憤之氣。如果說《葬花吟》是黛玉對上蒼的詰問,那《芙蓉女兒誄》就是寶玉對濁世的怒吼——花原自怯,豈奈狂飆?柳本多愁,何禁驟雨!作為男性,賈寶玉是那個年代難得的能共情女性命運的人,即使放眼今日,他對女性那份發(fā)自內(nèi)心的理解與尊重都屬少見,因而他能夠敏銳地感知到她們錦衣玉食的風(fēng)光景象下身不由己的悲苦,但作為一個在脂粉鄉(xiāng)里長大又備受寵愛的富家公子哥,他身上的優(yōu)柔軟弱和任性乖僻都使得他不可能成為一個推翻“風(fēng)刀霜劍”的革命者,他只能成為在姐妹們的墳塋前長歌當(dāng)哭的吊唁者。所以在面對晴雯不幸的遭際時,他只能將一腔激憤之情訴諸筆端,以一篇《芙蓉女兒誄》一澆胸中塊壘。
作為對《葬花吟》的應(yīng)和,《芙蓉女兒誄》是挽歌,更是贊歌。可以說,它是后八十回賈寶玉心路歷程的縮影——大悲與大悟。
在后八十回這樣一個花落時節(jié)里,作為全書中唯一能與群芳感同身受之人,寶玉所感受到的,是不曾斷絕、層層疊加的錐心刺骨之痛。從晴雯抱屈離世,到迎春所嫁非人,再到香菱飽受磋磨,其間不過百日,這種頃刻間鮮花變槁木,紅顏為白骨的慘景,使得他不禁發(fā)出“高標(biāo)見嫉,閨幃恨比長沙;直烈遭危,巾幗慘于羽野”的驚世之語。不同于以香草美人喻士大夫的傳統(tǒng),他以竊息壤治洪的鯀與因讒被貶的賈誼反襯女兒們的遭際,寫閨閣遭遇之慘甚于為蒼生為君王蒙冤而死的男子,是對那個“男兒忠烈天下聞,女子血淚無人知”的社會最有力的蔑視與反擊。
面對這個“委金鈿于草莽,拾翠盒于塵?!钡氖澜?,在如瘋魔般奔走哭號后,寶玉自死亡中看見了生的涅槃——濁世固然絞殺了這些純凈美好的靈魂,但這也意味著她們永遠(yuǎn)脫離了塵世的污淖,得以自由和解脫。在經(jīng)歷了大觀園的荒蕪與眾女兒的“謝幕”后,他領(lǐng)悟了這種“由人到神”的超越,故而在招魂歌中發(fā)出了“余猶桎梏而懸附兮”“忍捐棄于塵埃耶”的感嘆,這與黛玉那句“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fēng)流”遙相呼應(yīng),是那些備受摧殘卻依然至純至真的生命玉碎時的回響。
實際上,曹雪芹借寶玉之口,一方面表達(dá)了對女兒們身上超越性、抗拒性、獨立性、唯美性這些“神性”的贊美,另一方面則暗含著對美的毀滅的極度痛心,對黑暗人間的詛咒,對短暫生命的惋惜。這種對當(dāng)時社會的憎惡和美好事物破滅的深切痛楚在賈寶玉身上轉(zhuǎn)變?yōu)椤盎钪蝗缢懒撕谩钡谋^厭世思想,將叛逆英雄的悲劇色彩發(fā)揮到頂點。
《紅樓夢》是一出凄美的悲劇,“它的悲劇美在藝術(shù)上表現(xiàn)出朦朧美、意境美和詩意美”[3]。書中的葬花詩詞以細(xì)膩委婉的辭藻,唯美靈動的意象和誠摯哀婉的感情共同譜寫了一曲崇高而悲壯的哀歌,生活的凄苦、青春的易逝、知音的難覓、命運的坎坷,盡數(shù)融入優(yōu)美獨秀的詩詞中,將“悲”和“美”的精神氣質(zhì)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4],為后人賞析人物形象和研究《紅樓夢》真實結(jié)局提供了豐富和有益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