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鄰星
世界上最早的口香糖出現(xiàn)在什么時候?你可能會想到1893年因芝加哥世博會而風靡全球、長盛不衰的箭牌口香糖。請再猜得大膽一點,嚼口香糖的人比你預想中要更滄桑些,比如……遠古野人?
2019年,丹麥南部的洛蘭島,科學家在厚厚的泥土下挖出了一些石器時代的器物。一同出土的還有一坨略顯黏膩的黑褐色固體,看起來像是某種膠狀物,年代可追溯至5700年前,那時還是中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期。
經(jīng)化學成分鑒定,他們將這坨膠狀物的來源鎖定到樺樹。這是樺樹皮經(jīng)加熱后產(chǎn)生的膠,可用于粘連石器和把手,用法類似今天的雙面膠。我相信你不會把雙面膠放到嘴里,但奇特的是,這團膠狀物上能清晰地看到一些牙印。
看來古人會把它們放在嘴里嚼,這不就是口香糖么。但嚼這個東西大概率不是為了清新口氣,目前幾種推測是這樣的:這種膠由樹皮加熱產(chǎn)生,但是冷卻后會變硬,不利于粘合,放在嘴里嚼一嚼可以增加它的延展性,讓膠更好用,這算是生產(chǎn)之用;膠里面含有一種名叫樺木醇的物質(zhì),有殺菌防腐之效,咀嚼它可以緩解牙疼或饑餓感,這算是藥用;還有個說法,只是消遣之用。
當然,捧著這塊口香糖的科學家最在意的不是遠古人為什么咀嚼它,猜猜看一個嚼過的口香糖里都會粘著些什么?你脫落的口腔上皮細胞以及深藏其中的DNA、食物殘渣,還有口腔里的萬千微生物。
口香糖防水加防腐的性質(zhì),讓它成了保存DNA天然的載體,最后再被厚厚的泥一埋,可想而知它的遺傳信息會很完整。研究者迫不及待地對其中提取的DNA進行測序分析。
加載出來的信息果然沒讓人失望。其中覆蓋了咀嚼者完整的基因信息,這是該地區(qū)提取到的第一份人類全基因組樣本。染色體分析顯示,該名咀嚼者為女性,雖然年齡未知,但根據(jù)口香糖上的牙印尺寸可以大致推測,對方為女童。經(jīng)過進一步的基因分析,研究者推測這位嚼口香糖的姑娘長著深色皮膚、深棕色頭發(fā)和藍色的瞳孔。她有著該時期比利時和西班牙的血統(tǒng),說明她所在的族群可能是從那里遷徙而來,而后定居丹麥。
到此為止,我們只解讀完了三分之一的遺傳信息——口香糖上提取到的全部DNA中,有68.8%來自其他物種,一大部分是口腔里的微生物群。每個人的口腔里都住了一群微生物,它們大多無害,但特定種類的細菌會引起口腔疾病,比如口腔甲烷短桿菌就可能導致牙周炎。過去科學家研究古人的口腔微生物,一般是從頭骨的牙齒里摳下一些牙菌斑。而從口香糖中提取有個優(yōu)勢,大部分是口腔中充滿活力的微生物類群。
分析結(jié)果顯示,那時的古人口腔里的微生物其實和現(xiàn)代人組分都差不多,不過他們的口腔里還有一些鏈球菌,這種菌如今會引起肺炎。但科學家推測那時的鏈球菌其實對人的傷害不算很大,它們是后來變毒的。
還有就是口腔里的食物殘渣。通過對DNA測序并與已知物種比對,研究者確定了三種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一種是樺樹,這個顯而易見。還有兩種大概就是這位女孩子剛吃過的食物了——野鴨和榛子。
于是,根據(jù)以上全部線索,一幅完整假想圖誕生了——一位深色皮膚的新石器時代小姑娘,身邊有著剛吃完的榛仁殼和剛捕到的野鴨。
(任柳薦自《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