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影
(福州市金山公園管理處,福建福州 350003)
觀花植物是以植物的花為主要觀賞部位,花開時為最佳觀賞時期的一類植物[1]。一般認(rèn)為花具有鮮艷的色彩或具有色彩變化者、花型奇特者、植物姿態(tài)及花序優(yōu)美別致者(即植物的整體形態(tài)奇特)、花在枝上的著生狀態(tài)特別典雅且富有情趣者、花型或花序特大者、花具有芳香者、花的質(zhì)地特異者均歸為觀花植物[2]。觀花植物花色豐富多彩,花香沁人心脾,花姿婀娜秀美,花開花落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季相變化,在園林景觀中不可替代。本文通過調(diào)查福建省福州市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類、花色、花期等指標(biāo),對其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yīng)建議,為福州市城市公園觀花植物在園林中的應(yīng)用提供參考。
福州氣溫適宜,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夏長冬短,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無霜期達326 d,年平均氣溫為20~25 ℃。金山公園位于福州市倉山區(qū)著名花鄉(xiāng)建新鎮(zhèn),公園全長1 700 m,寬110~320 m,總面積約30.9 hm2。公園內(nèi)種植了大量的觀花植物,給公園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季相變化。
本研究采用實地調(diào)查方式對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類、生活型、花色、花期、花相、花香、應(yīng)用方式等方面進行詳細調(diào)查和記錄。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3。
經(jīng)調(diào)查統(tǒng)計,金山公園共有觀花植物152種,隸屬于53 科112 屬。從表1 中可以看出,觀花植物應(yīng)用以豆科(Leguminosae)、夾竹桃科(Apocynaceae)、薔薇科(Rosaceae)和木蘭科(Magnoliaceae)為主。其中豆科觀花植物有11 屬,16 種,占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10.5%;夾竹桃科觀花植物有8屬,10種,占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6.6%;薔薇科觀花植物有6屬,9種,占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5.9%;木蘭科觀花植物有3 屬,9 種,占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5.9%;以上4 個科的觀花植物占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28.9%。
表1 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科屬種
生活型是指植物通過環(huán)境條件適應(yīng)后在其生理和結(jié)構(gòu),尤其是外部形態(tài)上的一種具體反映,相同的植物生活型反映了植物對環(huán)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要求或適應(yīng)能力。按照生活型,將觀花植物劃分為喬木、灌木、藤本和草本4 類生活型[3]。金山公園有觀花喬木47種,占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30.9%,如雞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臘腸樹(Cassia fistula)、中國無憂花(Saraca dives)、荷花玉蘭(Magnolia grandiflora)、美麗異木棉(Ceiba speciosa)、木棉(Bombax ceiba)等。觀花灌木62種,占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40.8%,如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琴葉珊瑚(Jatropha integerrima)、毛萼茉莉(Jasminum pilosicalyx)、茶梅(Camellia sasanqua)、山茶(Camellia japonica)等。觀花草本34種,占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22.4%,如萱草(Hemerocallis fulva)、墨西哥鼠尾草(Salvia leucantha)、長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寶塔姜(Costus barbatus)、大吳風(fēng)草(Farfugrium japonicum)、竹節(jié)秋海棠(Begonia maculata)、百子蓮(Agapanthus africanus)等。觀花藤本最少,僅有9種,占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5.9%,如紫藤(Wisteria sinensis)、絡(luò)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炮仗花(Pyrostegia venusta)等。其中觀花喬木和觀花灌木合計占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71.7%,在金山公園觀花植物中占優(yōu)勢地位。
園林植物的花朵色彩千變?nèi)f化,色彩效果是其最主要的觀賞要素。金山公園觀花植物色彩豐富,有紅色、白色、黃色、紫色、藍色和綠色6種色系。紅色象征著熱情、奔放、喜悅、活力,給人以艷麗、成熟、喜慶、青春和富有生命力的美感[4]。金山公園紅色系觀花植物有52 種,占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34.2%。其具有豐富的色彩,如淡紅色的碧桃(Amygdalus persicaf. duplex)、粉紅色的粉花風(fēng)鈴木(Tabebuia rosea)、紅色的鳳凰木(Delonix regia)、鮮紅色的竹節(jié)秋海棠(Begonia maculata)、深紅色的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橙紅色的雞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和紫紅色的紅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
白色給人純潔、明快、簡潔的感覺,象征著圣潔與神圣、純真與樸素、清晰與潔凈,可能也有悲哀、凄涼的感覺[4]。金山公園白色系觀花植物有43 種,占觀花植物種數(shù)28.3%。如夜香木蘭(Magnolia coco)、茉莉花(Jasminum sambac)、大葉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var.grandiflora)、紅葉石楠(Photinia×fraseri'Red robin')、絡(luò)石、白鶴芋(Spathiphyllum floribundum)等。
黃色給人光明、活躍和輕快的感覺,象征著希望、愉快、成熟、豐收[4]。金山公園黃色系觀花植物有28種,占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18.4%,如艷山姜(Alpinia zerumbet)、十大功勞(Mahonia fortunei)、云南黃素馨(Jasminum mesnyi)、黃脈爵床(Sanchezia nobilis)、黃花夾竹桃(Thevetia peruviana)等。金山公園觀花植物花色主要集中在紅色系、白色系和黃色系,3種花色觀花植物占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總數(shù)80.9%,在金山公園觀花植物中占據(jù)重要地位。
紫色具有莊重、優(yōu)雅、華麗的特性,藍色給人涼爽、空曠的感覺,綠色有溫柔舒適、和平安全、靜謐親切的感覺[4]。金山公園紫色系、藍色系、綠色系觀花植物種類較少,三者合計占觀花植物總數(shù)19.1%,如紫色系觀花植物墨西哥鼠尾草(Salvia leucantha)、紫藤(Wisteria sinensis)等,藍色系觀花植物梭魚草(Pontederia cordata)、藍雪花(Plumbago auriculata)等,綠色系觀花植物僅有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1種。
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類繁多,全年均有花可賞,花期主要集中在4—9月(圖1)。從每月可觀花植物種類來看,其整體呈現(xiàn)先增加后減少趨勢,5月份觀花植物種類最多,達89 種;1 月份觀花植物種類最少,僅有24 種,但其他各月觀花植物種類均在25 種以上。
圖1 金山公園各月開花植物種數(shù)
從花期長度(圖2)來看,金山公園觀花植物以花期2個月植物種類最多,達42種,占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27.6%;花期6個月及以上植物種類達35種,占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23.0%,如藍花草(Ruellia brittoniana)、葉子花(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毛萼茉莉、懸鈴花(Malvaviscus arboreusvar.penduliflorus)、長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虎刺梅(Euphorbia milii)、月季(Rosa chinensis)等。
圖2 金山公園觀花植物花期長度
不同植物的花在植株上的分布不同,有些是零星分布,有些是花團錦簇。通常將花或花序著生在樹冠上所表現(xiàn)出的整體面貌稱為花相。根據(jù)樹木開花時有無葉簇存在可分為“純式”和“襯式”;根據(jù)花或花序在樹冠上的整體形態(tài)可分為線條花相、星散花相、團簇花相、覆被花相、密滿花相、干生花相等類型[5-6]。不同花相對人眼刺激產(chǎn)生不同感觸,即花感。
線條花相植物枝條稀疏,如串錢柳(Callistemon viminalis)植于荷花塢護坡附近,下垂的紅色穗狀花序盛開時懸垂?jié)M樹,且樹姿飄逸,別具觀賞價值。星散花相植物花少且散布于全樹冠各部,如桂花(Osmanthus fragrans)、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白蘭(Michelia alba)等。團簇花相如玉蘭(Magnalia denudate)、二喬玉蘭(Magnolia soulangeana)、木棉等,花朵大而多,花感較強烈,可遠觀,可近賞。覆被花相如鳳凰木,著生于樹冠表層的花成覆傘狀,花感較為強烈。密滿花相如閩川田韻附近群植的福建山櫻花(Cerasus campanulata)林,密生全樹各小枝上的花和花序,使樹冠形成了一個整體的大花團,花感最為強烈。干生花相如巨紫荊(Cercis gigantea)其花著生于莖干上,奇特性強。不同花相木本植物與觀花草本類植物相搭配,如萱草(Hemerocallis fulva)、藍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鳶尾(Iris tectorum)等,營造了層次豐富優(yōu)美的景觀效果。
金山公園觀花植物中具香味的植物主要集中在木蘭科、薔薇科、木犀科、夾竹桃科、石蒜科和鳶尾科,其種類多達58 種,占觀花植物種數(shù)的38.2%,包含喬木、灌木、藤本、草本生活型(表2)。花香可分為清香、甜香、淡香、濃香等[7]。清香茉莉花作為觀花植物被植于廣場;甜香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作小喬木點綴于園路一隅或是植物組團中;含笑(Michelia figo)三五株叢植于園路兩側(cè);淡香的玉蘭、二喬玉蘭等叢植或列植于花溪長廊、荷花塢等處;濃香的白蘭多在較空曠地帶如南門主園路入口處孤植觀賞。芳香觀花植物不僅讓人們欣賞到了花的形態(tài)美,還增強了人們的感知能力。荷花、桂花、櫻花等植物的芳香還創(chuàng)造了意境美,豐富了景觀層次。
表2 金山公園芳香觀花植物生活型
福州市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類達152 種,以豆科、夾竹桃科、薔薇科和木蘭科為主;喬木、灌木占優(yōu)勢;紅色系、白色系和黃色系3種花色觀花植物占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總數(shù)80.9%。全年開花不斷,繁花似錦與偏開一隅皆有,景觀節(jié)點位置點綴開花芳香植物,形成了四季有景可賞的景觀效果,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前來,但是也存在不足和缺陷,與其他公園相比,觀花植物品種重復(fù)性較強,缺乏特色景觀;藤本植物應(yīng)用過少;對部分開花植物的養(yǎng)護管理欠佳,如灰莉、梔子、海桐、錦繡杜鵑等修剪不科學(xué),導(dǎo)致花量減少甚至不能開花。
金山公園觀花植物種類繁多,但常見品種種植范圍大且應(yīng)用頻次多,如羊蹄甲、洋紫荊、雞冠刺桐、小葉紫薇、紅花檵木、梔子花、紅絨球等,與福州地區(qū)其他公園相比[8],品種重復(fù)多。觀花植物景觀營造的首選應(yīng)是本地鄉(xiāng)土植物,且選擇的植物應(yīng)具有較強的抗性和適應(yīng)能力。這不僅可營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公園景觀,而且節(jié)約經(jīng)濟成本和后期養(yǎng)護管理成本。如植于櫻之園和撫山居門口等處的東京櫻花、日本晚櫻花量極少,植株長勢差,景觀效果差;而福建山櫻花則具有較強的適應(yīng)性,每年的2—3月滿樹繁花,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福建省擁有豐富的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蘭思仁[2]對福建省野生觀賞植物資源進行系統(tǒng)調(diào)查,野生觀花植物有765種,具有較高園林開發(fā)價值和潛力的植物142 種,但被應(yīng)用于公園綠地的品種較少。如具有很強觀賞效果的觀花喬木木蓮(Manglietia fordiana)、黃山木蘭(Mangnolia cylindrica)、觀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福建紫薇(Lagerstroemia limii);觀花灌木吊鐘花(Enkinathus quinqueflorus)、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重瓣臭茉莉(Clerodendrum philippinum)、多花野牡丹(Melastoma affine)、馬銀花(Rhododendron ovatum)[9]、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10];觀花草本黃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龍膽(Gentiana scabra)等。
藤本類植物的莖通常不能直立生長,可種植于建筑、籬垣、棚架、山石、護坡等處。金山公園觀花喬木、灌木及草本較豐富,但觀花藤本品種較少,為了協(xié)調(diào)各類植物比例,形成多維度的景觀效果,應(yīng)適當(dāng)增加藤本觀花植物的應(yīng)用。目前應(yīng)用的藤本觀花植物種植數(shù)量和覆蓋面積多的為本地傳統(tǒng)品種,如紫藤、使君子、炮仗花、蒜香藤、絡(luò)石等。對于多花素馨、金鉤吻等少見、長勢佳、景觀效果好的品種,僅在新品種園各有一株種植,可以適當(dāng)增加應(yīng)用。此外,還可適當(dāng)增加藤本觀花植物品種,如原福州市園林科學(xué)研究院引種表現(xiàn)較好的大花老鴨嘴(Thunbergia grandiflora)、樟葉老鴨嘴(Thunbergia laurifolia)、假鷹爪(Desmos chinensis)、飄香藤(Mondevilla amabilis)、金紅久忍冬(Lonicera heckrotti)、木玫瑰(Merremia tuberosa)、首冠藤(Bauhinia corymbosa)等;如郭君儀[11]建議可以應(yīng)用鄉(xiāng)土植物藤黃檀(Dalbergia hancei)、綠花崖豆藤(Millettia championi)、香花崖豆藤(Millettia dielsiana)、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等。
金山公園于2004年建成完工并對外開放,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觀花植物生長空間狹小,通風(fēng)透光性差,導(dǎo)致植物生長不良,病蟲害、雜草大量發(fā)生,嚴(yán)重降低了景觀效果。適時調(diào)整觀花植物生長密度[12],預(yù)留生長空間,改善通風(fēng)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發(fā)生從而促進開花。好的景觀效果,除了考慮植物的選擇、配置,更應(yīng)注重對觀花植物的養(yǎng)護管理。根據(jù)植物種類及生長特性合理澆水、施肥;根據(jù)植物生長特性和開花習(xí)性合理安排修剪調(diào)控花期和開花量,如月季、金絲桃、木芙蓉等當(dāng)年生枝條開花灌木需在休眠期重剪以促發(fā)壯枝和花芽分化[13]等。因此,應(yīng)科學(xué)養(yǎng)護管理,提高養(yǎng)護管理水平,以增強植物長勢,從而提高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