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魏彬
紹興,地處杭州灣南岸,這里會稽山脈綿延西南,江河湖泊縈帶東北,白水翠巖,山川清峻靈秀,自古有“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之美譽。在密如蛛網(wǎng)的河川湖泊中,位于紹興城東箬簣山麓的東湖更是以湖光瀲滟、山清水秀著稱。
湖中有洞,洞里是湖,山水環(huán)抱,湖洞相連,峻巖俯水,波依峭壁,東湖猶如一個巧奪天工的“山水盆景”。游覽東湖不僅會被如畫的景色所吸引,而且還會被工匠們手足胼胝創(chuàng)造的“奇跡”所感動。秀麗旖旎的湖光山色和豐富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堪稱浙東的山水風(fēng)景勝地。
站在山頂,向下俯瞰東湖,但見峭壁奇巖,突兀崢嶸。湖畔有香積亭、飲祿亭、聽秋亭等,翠堤朱亭相映成趣,恍若世外桃源。紹興東湖真是以小見大,縮千里山川于咫尺、融天然美與人工美于一湖的名勝之地。
烏篷船。游覽東湖最好是乘坐烏篷船,這可以算是東湖的特色了。小巧的烏篷船、頭戴黑色氈帽的船工、淳樸濃重的紹興鄉(xiāng)音,與這山水湖石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明麗圖畫。烏篷船是水鄉(xiāng)紹興獨特的交通工具,它因篾篷被漆成黑色而得名。烏篷船船身狹小,船底鋪以木板,船板上鋪以草席,因船篷低而不能直立,只能或坐或臥。烏篷船的動力是靠腳躅槳,劃船的人坐在船尾,一手扶著夾在腋下的劃楫,兩腳踏在槳柄末端,兩腿一伸一縮,槳就一上一下地?fù)羲七M,船工則用手槳來控制船的方向。烏篷船貼著石壁而過,沿途春波逐流,曲徑蜿蜒。輕舟漫游間,坐在船上望著當(dāng)年工匠們留下的鑿痕,耳際還似有“叮、?!钡母徶曧懫?。當(dāng)年劈山拓湖的工匠們絕不會料到,他們的辛勞為后人創(chuàng)造出一個奇妙的游覽勝地。烏篷船劃過湖面,穿梭在石壁之間,船的前方是黛青而無聲的峻峭山峰,湖邊垂柳拂撩著水面,綠樹間掉落的花瓣隨水悠悠地漂流。這真是應(yīng)了“東湖渡鶴影,流水葬花魂”的詩意。眼前的景色讓我有一種難以控制的莫名沖動,情不自禁地贊嘆:“太美了,真不愧是人間仙境!”
陶公洞。游船觀東湖,最奇妙的是近觀陶公洞、仙桃洞與喇叭洞??梢哉f未進三洞等于沒有到過東湖。陶公洞入口處僅容一艘小船通行,進入洞內(nèi)之后卻是別有洞天,在洞底仰望小片天空,“坐井觀天”之感油然而生。隨著烏篷船緩緩劃進陶公洞,清冽冷氣撲面而來。洞中水色黛碧澄澈,手插水中會感到特別清涼。船槳擊水如同在一個巨甕中擊掌,引起嗡嗡不斷的回聲。仰首望天,四面均被百尺巖壁所包圍,一線天光從頂端射入幽暗的洞中,人在其中宛如“井底之蛙”。在陶公洞的石壁上刻有一首四言詩,這是郭沫若1962年秋游東湖陶公洞時所寫:“磐簧東湖,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難通。大舟入洞,坐井觀空。勿謂湖小,天在其中?!?/p>
仙桃洞。與陶公洞相鄰的仙桃洞,進洞迎面是一副石刻對聯(lián):“洞五百尺不見底,桃三千年一開花?!迸e目仰望,峰陡天高。屏息諦聽從石縫中滲出的水珠滴落湖中的清脆響聲,恍如置身于一個迷人的神秘世界。偶有碎石落湖,激濺漣漪,蕩漾回聲,平添情趣。站在岸上看仙桃洞,只是一座簡單的石框門,而當(dāng)坐上烏篷船和仙桃洞零距離接觸之時,才能見到與倒影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巨大“仙桃”。
峻巖俯水
仙桃洞
喇叭洞。喇叭洞下大上小,形狀極似喇叭,故得此名。如果在洞內(nèi)一喊,聲音回蕩,經(jīng)久不息。尤為奇怪的是在對面堤岸的萬柳橋上聽得最為清楚。當(dāng)然,這不是北京的回音壁,它沒有經(jīng)過人為的刻意加工,其中的謎底至今仍未解開。
東湖與杭州西湖媲美,東湖的美在于自然,貴在天成。西湖是濃妝淡抹總相宜,東湖卻是“不施粉黛更高雅”。
東湖三“奇”。東湖雖小,但因奇石、奇洞、奇崖所構(gòu)成的奇景,使東湖成為人們公認(rèn)的罕見的“湖中之奇”。漫步在東湖的長堤之上,細(xì)細(xì)品味這里景隨步移的東湖奇景。看那巖石形狀怪異,有的鬼斧神工般壁立數(shù)十丈,有的猶如石門相對而立,有的狀如石洞曲折有致,這些都是古代工匠留下的不可再得的藝術(shù)精品;站在圍墻邊的湖堤遠(yuǎn)看,崖壁表面顏色深淺不一,洞穴形狀各不相同,富層次而多變化;行走在湖中小徑,崖壁及崖壁所組成的洞穴令人稱奇,讓人不禁發(fā)出感嘆。乘船在崖壁之下近觀,感受到崖壁的高大,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東湖沒有寬闊久遠(yuǎn)浩瀚博大的胸懷,也沒有浩浩淼淼水天一色的氣勢。但東湖的氣質(zhì)卻是在平凡中見真奇,在小巧中透著靈氣,在普通中顯示高雅。東湖的景色就如景區(qū)內(nèi)霞川橋上的對聯(lián):“剪取鑒湖一曲水,縮成瀛海三山圖?!睎|湖秀麗的風(fēng)景是剪取了鑒湖水系中最美的一段,猶如《山海經(jīng)》中傳說的三座仙山,由此可見東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