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
《西游記》里有那么多虎視眈眈、青面獠牙的妖精,個個都眼巴巴等在唐僧取經(jīng)路上,張牙舞爪、垂涎三尺,想吃唐僧肉。他們?yōu)榇硕Х桨儆嫛⒉贿z余力、群魔亂舞、各施絕技、機關(guān)算盡,最后卻沒有一個妖精吃到唐僧肉,反而被殺、被滅、被收、被剿。何以如此呢?
據(jù)統(tǒng)計,唐僧在取經(jīng)路上一共被黃風(fēng)怪、黃袍怪、紅孩兒、黃眉大王、金角、銀角、老鼠精、玉兔精、南山大王、白骨精等妖怪抓走過,但這些妖精沒一個得逞,都白忙活了,為何?筆者以為大約有這樣一些具體原因:
受了完美主義之害。有的妖精本已抓到唐僧,卻還貪心不足,想把師徒四人抓起來一塊吃,來個大團圓,結(jié)果是一個也沒吃上,自己反而丟了性命。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完美主義有時誤事。
過度潔癖之過。有的妖精抓到唐僧后,不是抓緊時間大快朵頤,反而節(jié)外生枝、畫蛇添足,要把唐僧多泡幾天、多涮幾遍、洗干凈,去了異味再吃。過于追求生活精致,太計較細枝末節(jié),結(jié)果忘記了大目標(biāo),失去了絕佳機會。
太重親情所致。有的妖精不僅自己要吃唐僧肉,還想要孝敬父母、惠及親友,大家有福同享,共得長生不老。這樣的親情確實值得點贊,可惜就在送信通知,等來等去的過程中,被孫猴子得了機會,把大小妖精一網(wǎng)打盡。
瞻前顧后誤事。有的妖精本已抓到唐僧,但又怕吃了唐僧肉會被悟空報復(fù),想等消停一點兒,風(fēng)平浪靜了,或收服了猴子再吃。就在這猶猶豫豫、磨磨蹭蹭的時間里,孫猴子搬來了救兵,想出了辦法,救了唐僧,滅了妖精。
功夫不夠受限。有的妖精本事很大,如紅孩兒、大鵬金翅雕,孫猴子拿他們也沒辦法,只能四處求援;而有的妖精法力有限,如老鼠精、玉兔精,想吃唐僧肉確實是有點兒力不從心,吃不上也不算冤。
平心而論,這些妖精都不夠?qū)I(yè)。真正的妖精,頭腦簡單,直來直去,見到獵物,就會張開血盆大嘴吞下,誰還管他干凈與否、有無后患、擔(dān)何責(zé)任、有何代價?更不會想著與其他妖精共享。而且,既然吃了唐僧肉就會長生不死,那還怕什么孫猴子?
聯(lián)想起來,我們干事業(yè)與妖精吃唐僧肉,道理大都是相通的。吃唐僧肉要當(dāng)機立斷,不能拖泥帶水;做事情也要果斷干脆,最忌猶豫不決,這里必須杜絕一切猶豫;任何怯懦都無濟于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吃唐僧肉就要咬住不放,趕快吃掉;干工作也要緊緊抓住時機,迅速做大做強。吃唐僧肉要緊盯大目標(biāo),不枝不蔓;做事情也要抓主要矛盾,不在枝節(jié)上反復(fù)糾纏。不論吃唐僧肉還是干事業(yè),都要敢于冒險,膽大一點兒,有豁出去的拼命精神。如能做到這幾點,妖精吃唐僧肉的希望也會大增,不至于變成被一打再打三打的白骨精、死無葬身之地的蜘蛛精和被打得稀巴爛的蝎子精。而想建功立業(yè)的人,人生輝煌也有了基本保障。
【原載《諷刺與幽默》】
題圖 / 需送禮 / 張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