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2日,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及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獎,以表彰他們“發(fā)現(xiàn)核苷堿基修飾,從而開發(fā)出抗COVID-19的有效mRNA疫苗”。
這個技術不僅能生產疫苗,也能治療中風、癌癥、流感等。新冠疫情將這一技術的變革,提前了至少一代人。
作為mRNA療法的發(fā)明者,她等這一天等了整整40年。
有人曾評價卡塔琳·卡里科“在mRNA疫苗被廣泛關注之前,她的履歷中寫滿了失敗?!?/p>
卡里科一生癡迷的就是mRNA疫苗的研究,然而這是一條坎坷之路。mRNA領域當時被稱為“科學上的一潭死水”,甚至科學界的同事認為她一直走在一個“無聊的死胡同”里。
在這個看不到未來的死胡同里,她長期受到忽視、蔑視、解雇、降職,無數(shù)次申請經費被拒,并受到驅逐出境的威脅。
但卡里科堅信:她可以找到某種轉移RNA,不會引起與mRNA相同的人體免疫反應,從而確保對人體的有效和安全。
這種堅持被當時的同行認為是“不太符合科學工作規(guī)范”,她的學術生涯從來就沒有“順利”二字。
1955年,卡里科出生在匈牙利一個名為小新薩拉什的小鎮(zhèn)。她的父親是這個只有一萬人口小鎮(zhèn)上的一名屠夫。
從小,卡里科就看著父親工作,研究屠刀下生物的構造,“我喜歡觀察不同動物的內臟和心臟,這可能是我科學興趣的來源?!?/p>
卡里科的父親希望她將來也做個屠夫,但她16歲時在給老師的信里寫道,她要成為一名科學家。
1973年,卡里科考入匈牙利名校塞格德大學,她在一場學術報告里聽說了信使RNA(mRNA),它攜帶著DNA中的遺傳信息,直接指導蛋白質的合成,承擔著“傳訊者”的角色。卡里科對這種神奇的分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0世紀70年代,基因工程誕生。不久,基因治療的概念應運而生,但這些操作均是以DNA為目標,而卡里科卻認為mRNA更有前途。
博士畢業(yè)后,她進入匈牙利科學院塞格德生物中心生物物理研究所。
1985年,實驗室失去資金支持,她被解雇了。那一年,她正值中年,30歲。
多年后,卡里科在一次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如果她繼續(xù)留在匈牙利國內,很有可能成為一個充滿抱怨的、平庸的科研人員。走投無路的卡里科不得不重新開始找工作。最終,美國天普大學為她提供了一個博士后職位。她背井離鄉(xiāng),和丈夫、女兒去了美國。
當時許多科學家并不看好用mRNA做疫苗,因為這至少有三大缺陷:穩(wěn)定性差、體內效率低下和激發(fā)機體先天免疫系統(tǒng)。在他們看來,這些困難都是難以逾越的科學鴻溝,尤其是第三個缺陷,可能最終都難以搞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自然沒幾個人愿意做。
不過卡里科依舊對mRNA的研究充滿熱情,她整天泡在實驗室里,常常是從早上6點一直研究到深夜,甚至睡在辦公室里,周末和假期也是如此。
她說:“在別人看來,這似乎很瘋狂、很掙扎,但我在實驗室里很高興。用我丈夫的話說,‘這是給你的娛樂。我覺得自己不是在上班,而是在玩耍。”不過因為她沒有非??斓剞D化為“看得見”的成果,加之當時科學界對mRNA的認識一直停留在“極為困難”的階段,沒有人愿意資助卡里科繼續(xù)研究。
“只要有錢?!笨ɡ锟茷榱藟粝耄教幧暾埥涃M,包括政府撥款、企業(yè)支持,甚至是找同事“援助”。她每晚都在工作,寄出一封又一封申請信,但收到的回復是不、不、不。
對于大學的試驗機構來說,沒有經費,原則上就沒有存在的意義。最終,卡里科在天普大學的團隊解散了,她第二次失去了工作。
到這兒,可能很多人就已經放棄了,但卡里科說,“目標明確、充滿斗志是我們家的傳統(tǒng)。被打倒時,我知道如何振作起來。只有真正熱愛學術研究的人,才能堅持下來?!?/p>
1989年,她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臟病專家巴納森(Elliot Barnathan)博士那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也不是什么充滿前景的職位——卡里科的頭銜是“研究助理教授”,雖然掛著助理教授的名,卻無緣傳統(tǒng)的晉升通路。能在實驗室留多久,完全要看科研經費是否充足。
她和巴納森嘗試用mRNA技術來改善心臟搭橋手術后的血管。甚至嘗試將mRNA注射到細胞中,看是否能產生蛋白質,然后利用同位素技術看這些蛋白質在細胞中哪個位置以及如何發(fā)揮作用。但這些并不成功。
“很多人都嘲笑我們的想法?!卑图{森教授回憶道。近些年的mRNA療法當然是熱門話題,但三十年前,mRNA領域可謂一片死氣沉沉。
后來巴納森離開了學術界,接受了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的職位,卡里科失去了依靠和研究經費來源。
只有找到一個新的實驗室接受她,她才能繼續(xù)留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她后來被神經外科收留,試圖探討使用mRNA來治療腦部手術后出現(xiàn)血栓的患者。
但后來收留她的系主任辭職,她第三次失去了實驗室與依靠。隨著她曾為之付出無數(shù)心血的mRNA技術走進了死胡同,拿不出成果的卡里科從研究助理教授被貶為高級研究人員。禍不單行,一次體檢意外發(fā)現(xiàn)她得了癌癥,而她的丈夫因為簽證原因被困在了匈牙利。
卡里科的人生陷入了至暗時刻。
在每個人的人生中,總會出現(xiàn)理想與現(xiàn)實沖突的時刻。作為一位科學家,崇高的科學理想與現(xiàn)實的生存問題,更是碰撞不斷。
早在卡里科30歲第一次被解雇時,嚴峻的現(xiàn)實就擺在她的面前。沒有手機、沒有信用卡,她與丈夫帶著年僅兩歲的女兒,賣掉了家里唯一值錢的資產——汽車,帶著900英鎊的全部身家(當時規(guī)定不能兌換超過 100美金的現(xiàn)金),離開匈牙利漂洋過海前往美國。
這次遠赴他鄉(xiāng),卡里科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她說:“我們沒有回頭路”。
卡里科來到美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費城天普大學的博士后,這份工作每年只能為她提供1.7萬美元的薪水。
這是什么樣的水平呢?在1985年,美國人均GDP達到1.82萬美元,家里還有一個女兒要撫養(yǎng)的卡里科,日子比普通家庭要顯得更為捉襟見肘。
為了省吃儉用,她每天精打細算著,讓家庭每周在食物上的花費不超過30美元。就算是這樣的生活,也沒有維持多久。由于mRNA技術無法在短時間內帶來預期的突破,很快3年后,卡里科再次失業(yè),她又輾轉來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
在這里,卡里科就像是一個燙手的山芋一樣,被一個實驗室趕到另一個實驗室,只能依靠別的科學家才能賴以生存和立足。與這些相比,在第6年里,卡里科被降職降薪似乎都已成為了稀松平常的小事。
此時卡里科被診斷患上了癌癥,領導的最后通牒也隨之而來,因為mRNA治療的進展緩慢,領導的耐心已經耗盡。要么轉換研究方向,要么降職降薪,卡里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
哪怕要面臨疾病帶來的巨大風險,要面臨技術突破的遙遙無期,要面臨來自外界的冷落、質疑和輕視,要面臨現(xiàn)實中殘酷的生存問題。
這讓人想起董宇輝在介紹《月亮與六便士》時說:“多少人只是抬頭看了一眼月亮,就繼續(xù)追逐賴以溫飽的六便士。我不是讓你當一個不靠譜的浪子,而是讓你在俗世中也不要忘記眼中的星光?!?/p>
幾乎沒有多余的猶豫,卡里科還是決定追逐漫天星光。最終,卡里科在賓大被降級到最低級別,薪資也大幅縮水,校長甚至對她說出,“你不是學校教職員工”。
在追逐星光的路上,沒有人認可她,沒有相信她,甚至沒有人看到她。
更嚴峻的生存問題,也一直橫亙在卡里科的理想之路上。mRNA研究幾乎占據(jù)了卡里科的一生,在這條路上的絕大部分時間,她的個人年收入從來都沒有超過6萬美金。這與她在研究上自我犧牲式的付出,并不能劃上等號。
卡里科的丈夫曾計算過卡里科的平均日薪,“她無休止的工作時間意味著,她每工作一小時只能賺1美元?!?/p>
直到1997年,這個時薪1美元的科學家,終于等來了曙光,迎來了希望。
當卡里科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苦苦追尋學術夢想時,1997年,她在一臺復印機旁邊遇見了一個叫魏斯曼的人。兩人因為爭搶一臺復印機而結緣,也為今天的諾獎埋下了命運的伏筆。
卡里科關于mRNA技術的想法,很快就吸引了魏斯曼,還從他這里獲得了資金支持。與此同時,卡里科的研究開始慢慢有了起色,剛開始是10萬美元的資助,然后是100萬美元……
只不過,兩人的合作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由于想法過于超前,他們的論文一開始被很多著名期刊拒收。
2006年,卡里科還與人和合作共同成立了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只是市場對此并不感冒,資金消耗殆盡后,7年后這家公司也黯然消失。
時間來到2013年,曾經對卡里科降職降薪的賓夕法尼亞大學,認為卡里科“她不具備教授的素質”,決定不再續(xù)約。
當卡里科告訴學校自己決定去BioNTech公司,卻被嘲笑“那家公司連個官網(wǎng)都沒有”。
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新冠讓mRNA疫苗一夜之間獲得了全球的關注。而疫苗背后那個坐了40年“冷板凳”的女科學家,也終于走到了臺前。
默默無聞40年,輾轉于兩個國家,被3個大學試驗室拋棄……一路走來,卡里科遭受過數(shù)不清的冷眼和挫折,簡歷上寫滿了失敗和不得志,如今這些都化作了榮耀和掌聲,推著她走向科學界的最高殿堂。
2021年,卡里科和魏斯曼獲得了拉斯克基礎醫(yī)學研究獎(被稱為“諾貝爾風向標”);2022年,他們拿下了美國科學突破獎;以及2023年的蓋爾德納獎。
就在10月2日,今年首個諾貝爾獎揭曉,卡里科一戰(zhàn)封神。
從年少立志、低谷掙扎到名滿天下,65歲的卡里科迎來了科學家最為輝煌的一刻。然而殘酷的現(xiàn)實是,在卡里科背后,還有許多歷經失敗未曾被看到的人們。
那么卡里科為何能成功?
她的搭檔魏斯曼曾祝愿年輕的醫(yī)生們一生感到沮喪:“實現(xiàn)目標的人,是那些面對挫折,處理它、理解它、并利用它的人。我們一再跌倒、被擊倒、被忽視,我們一直站起來,我們沒有放棄?!?p>
這或許,為卡里科的成功寫下了最好的注腳。
8年前,另一位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中國女性,同樣震撼了世界,她就是青蒿素的發(fā)現(xiàn)者屠呦呦。
這兩位影響世界的偉大女性,命運在跨越時空后有了同一個交集點。而她們成功的背后,更是有同一種驚人的相似特質:心有定力之人,往往業(yè)有所成。
從北大畢業(yè)后的屠呦呦,在一家中藥所呆了14年,默默無聞地進行了成千上萬次實驗,積累了扎實的學術知識和優(yōu)秀的科研能力。
在接到國家研究瘧疾防治藥物的重任后,她收集了2000多個古方,試過190個藥品,經歷了數(shù)次失敗的藥物實驗,最終才克服萬難將青蒿素帶到人們面前。
在青蒿素全面推行后,全球1060萬人的生命得到挽救。8年前,諾貝爾獎一頒布,屠呦呦的名字終于響徹四海。
只是盛名之下,卻很少人知道,這位老人,已經在這條路上默默地走了60年。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更沒有豐厚的物質和利益。只有孤身上路、踽踽獨行,以及實驗失敗后的沮喪,和實驗帶來的病痛。
當年的屠呦呦到底有多難?沒有成果、不被認可、不為人知,但她卻說,“不要去追馬,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p>
8年后,今天的卡里科也再次印證了這個道理: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偉大。
(來源:正和島)
責任編輯/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