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富文
天空透藍的底色上,游動著黛紫緋紅的顏色。遠霧中高樓無數(shù),而我就在這樣的輕薄暮色里,迎著風,伴著月,踏著城市的喧囂,走進那個熟悉的小公園,漫步在這四月的輕盈里。
街旁公園是我幼時的樂園,那里假山疊出,宛若兩闕,中間蜿蜒著一條青石小路。孩提時嬉鬧奔跑,長大后悠游漫行。我曾聆聽過露水消融時的繾綣,也見證過暮色送走白晝的莊嚴。晚春將至,冬日里光禿禿的土堆又長滿了春花春草,半掩圍欄。行至土堆背面,隱約在草旁發(fā)現(xiàn)一塊石碑,上書“明城墻遺址”,難以想象,這個我熟悉的小公園竟是數(shù)百年前王朝的屏邑!
我曾千百次走過這條小路,卻從未察覺這被時光匆匆掩埋的奧秘。它雖歷經(jīng)百年風雨,但終在炮火摧殘和推土機碾壓中存下幾個垛口。這段不足二十米的城墻,沉寂在城市璀璨的燈火下,湮沒在車流的喧囂聲中,匍匐著、仰望著那匆匆而來卻又拔地而起的高樓。難以想象,數(shù)百年前,這些斷壁也曾在華夏大地上俯天瞰地,鎮(zhèn)御安民,護持一方百姓。待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七彩錦繡一路綻放。游人仕女,或著長衫,或衣霓裳,行走在市井長巷、亭臺樓閣、軒榭廊舫。我徜徉于此,夢回百年。走在物是人非的殘垣邊上,想象,竟是我復原歷史的唯一良方。
清風徐來,路旁的雪色梨花漾起淡香的漣漪。放眼望去,這冰清玉潔的精靈如朦朧的云霞氤氳在人世間,枝上合于天,根下埋于地,依舊浮動在春的朝氣里。古樹伴古城,走過了歲月長河,前者芬芳百世,后者護世千年??v然歲月拭去城墻的輝煌,卻無法消散它的榮光。立于破碎的遺址前,我不禁思考,怎樣才能喚醒失落人間的歷史文脈?
花開花又落,城興城復衰。我們從時間深處走來,又匆忙奔向嶄新的未來。倩何人喚取,城前余影,寂寂黃昏遲。
且向花間留晚照,須莫及,落花時。
(指導老師:侯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