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內跟蹤
【基礎存盤】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
(1)聽,那一聲聲清脆的鳥鳴聲是大自然的kāng kǎi()給予。
(2)長江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著,hū xiào()著,奔流而去。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在這塊不毛之地,曾經發(fā)生過數次小范圍的戰(zhàn)斗。
B.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在讀書學習中,我們理應通過觀察思考,主動提出一些問題,刨根問底,鉆研到底。
C.他平時沉默寡言,此番石破天驚的話語,令人刮目相看。
D.今天的天氣很硬朗,媽媽答應帶我去公園放風箏,我興奮極了。
3.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報告會上,全場座位座無虛席,時時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應刪去“座位”)
B.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戰(zhàn)略向縱深推進,使三省一市產業(yè)創(chuàng)新合作全面開花。(應刪去“隨著”或“使”)
C.這次參加省共青團活動的人員,除了來自各高校的共青團代表,還有來自各中學的40名代表也參加了活動。(應刪去第一個“來自”)
D.我即使忘了全世界,但不會忘記關心你。(應將“但”改為“也”)
4.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防范外賣食品浪費,是制止餐飲浪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總局、商務部日前聯合印發(fā)《關于發(fā)揮網絡餐飲平臺引領帶動作用有效防范外賣食品浪費的指導意見》,要求網絡餐飲平臺發(fā)揮引領帶動作用,鼓勵引導商戶優(yōu)化餐品供給結構,積極推廣小份餐品,多維度提示適量點餐,優(yōu)化滿減湊單機制,避免消費者過度消費,防范食品浪費。
★(1)請概括上面材料的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倡節(jié)約,杜絕浪費,是我們一貫的原則。請圍繞此主題,寫一則宣傳標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內精讀】
閱讀課文從“牧羊人讓我喝了水壺里的水”到“他停下手來,我們就去睡了”,回答問題。
5.選文描寫了屋里的環(huán)境,對表現人物性格來說是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選文中“在我眼里,他就像這塊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一句蘊含著怎樣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抽著煙,想幫他挑。但他說不用我?guī)兔Α?,牧羊人為什么不讓“我”幫忙挑?/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跟蹤遷移
【拓展閱讀】
守護敦煌:生命不息,跋涉不止
常沙娜
①《敦煌守護人》勾起我對往事的記憶。書里有我父親、老前輩、老朋友及敦煌后輩們的故事,有每個人對敦煌情感的表述,心有所感,難以用言語形容。在時間的年輪里,不知不覺,我已邁入92歲高齡,回溯敦煌時光,恍如昨日!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的模樣越來越模糊、記不清楚了,但這些事情,我卻一點都忘不了。
②敦煌對我們全家,甚至對一代敦煌人的家庭都產生了極大影響。父親常書鴻及前輩們犧牲個人與家庭,為今天敦煌莫高窟的保護成果打下基礎。那種苦與樂是一種選擇,一種自我卻又忘我的選擇;是知識分子對國家社會的擔當與使命,是那一代人在繼承古典智慧時表現出來的敬畏與執(zhí)著。今日回顧,敦煌守護人的故事里都深藏一股堅韌的力量。
③1943年我12歲,我們舉家遷往敦煌。一路走走停停,太多新奇的景色,我感到特別好玩??墒俏覜]有料想到,我的家庭、我的一生竟因敦煌莫高窟而有了很大的變化。印象中,到敦煌之前,母親很溫柔,我的衣服、鞋子、玩具都是母親做的。但是到了敦煌以后,父母天天吵架。最后,我的母親不辭而別,我和弟弟成了沒有媽的孩子。
④面對廣袤寂寞的荒土沙漠,忽然間,我好像明白,父親只剩下兩個孩子和敦煌莫高窟了。所以我很自覺地協助父親工作,那時候我14歲,天天跟大人進洞窟臨摹壁畫,卻不覺得累。在籌建莫高窟壁畫的臨摹展時,外國友人葉麗華看見我的畫,邀請我出國讀書。莫高窟為我打下繪畫的童子功;短暫的留學打開我的眼界,讓我知道除敦煌之外,不同地方的文明各有特色。雖然現實生活很苦,但與父親相依為命,一起為敦煌工作,卻是我懂事以后少有的快樂。這些磨煉成為我后來工作、生活的基石,即使92歲了,偶拿起畫筆的手依舊一點也不抖,仍然穩(wěn)健有力!
⑤閱讀《敦煌守護人》,讓我再一次感受到父輩那一代敦煌人的辛苦與執(zhí)著,也讓我看到新一代敦煌人愛上敦煌,并以守護敦煌為榮。我特別高興,這代表父輩們辛苦培育的種子萌芽了!父親篳路藍縷地草創(chuàng)敦煌藝術研究所,隨后段文杰院長挖掘接續(xù)敦煌藝術文脈,樊錦詩院長力行保護鞏固,王旭東院長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讓莫高窟從被少數人關注到在國際舞臺亮相,讓更多人重視敦煌莫高窟的價值與未來……這是幾十年來幾代“敦煌守護人”的大突破。
⑥敦煌人必須守護傳統,也需要與時俱進,這樣才能將文脈傳承下去,才能讓一代代中國人在古典與當代的對話中不斷進步。敦煌守護人堅持科學保護與藝術傳承并進,不一味地迎合文旅市場,不將敦煌藝術置于商業(yè)利益追逐之中。他們堅持學習后研究,研究后再求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弘揚——學習、研究、創(chuàng)新、發(fā)展、弘揚是敦煌人重要的課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
⑦讀完《敦煌守護人》一書,我很感動,回憶的分量又加重許多!很感謝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記者們一次次赴敦煌采訪,寫出了這部報告文學。這也是敦煌莫高窟的魅力,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將人們引入這美善的土地,讓敦煌莫高窟的美好在他們心里扎根,于是才有了《敦煌守護人》這一果實。書中每一篇敦煌守護人的故事都寫得生動樸實,沒有華麗的包裝矯飾,字里行間流淌著敦煌人特有的精神氣質。
⑧北京午后的暖陽,從老舊的窗臺灑入,陽光的氣息里混合著一股淡淡的泥土味道。時間仿佛又回到從前,父親笑著帶我和弟弟穿過一個一個洞窟,為我們介紹洞窟文化的由來。我的老朋友們,我童年的時光記憶,再次映入眼簾……
(摘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8.第③段回憶“我”家境的變故,有什么作用?(溫馨提示:這道題考查重點段落的作用,可以從對父親形象的襯托角度來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④段畫線句“偶拿起畫筆的手依舊一點也不抖”中哪個詞該重讀?為什么?(溫馨提示:這道題考查對句子朗讀重音的把握??梢詫⒚總€詞作為重音分別讀一遍加以體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⑤段畫線句中“種子萌芽了”的含義是什么?(溫馨提示:這道題考查對重點詞語含義的理解?!胺N子”是比喻義,可以從“人物精神品質被傳承下來”的角度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從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北京午后的暖陽,從老舊的窗臺灑入,陽光的氣息里混合著一股淡淡的泥土味道”。(溫馨提示:這道題考查對句子的賞析能力。從“午后的暖陽”“老舊的窗臺”“陽光的氣息”“泥土味道”等詞可以看出是景物描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擬題 河北 潘喜鳳)(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