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佳
寫在前面的話: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是實施高質量教育的根本力量,承載著傳道授業(yè)、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好教師既能教給學生知識技能本領,又能啟迪學生心靈、影響學生德行。在第39個教師節(jié)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走進這些學生品格的塑造者,聆聽這些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的心聲,感受他們躬耕杏壇的幸福,共享他們在教育路上的經驗與思考。
黨的二十大以來,天津教育系統(tǒng)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師隊伍建設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重大政治任務和根本性民生工作,把全面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擺在突出重要位置,把教師管理體制改革與機制創(chuàng)新作為重要突破口,著力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yè)化創(chuàng)新型教師隊伍。廣大教師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傳承偉大建黨精神,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科研攻關,守教育報國初心、擔筑夢育人使命。
段紅:深耕教育三十載,芳草滿園花滿目
1985年,段紅懷揣著對于教師職業(yè)的熱愛,考入天津師范大學。光陰流轉,段紅已經在講壇上躬耕三十余年。在教書育人的廣闊天地里,段紅始終就像一個孩子,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保持著對教育發(fā)展與改革最殷切的關注與期望,保持著不懈追求的熱忱,守望教育天地,逐夢教育理想。
在三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段紅形成了“以愛育愛”的教育觀,她一直力圖踐行“以愛育愛,做有生命力教育”的堅定信念,認為教育是愛的事業(yè)。作為教育工作者,段紅貫徹“以愛育愛”的教育觀,著重樹立教育尊重、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并總結出,教育要以關注人的個性發(fā)展為本,樹立多樣化成才的理念,要了解、尊重和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斑m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在實踐中,段紅關注辦學模式、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評價方式多方面的多樣性、個性化和特色化,力求為具有不同個性發(fā)展需求的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fā)展。
作為校長,段紅始終堅定信心,與教師一起找準學校目標定位、增強師生集體自信、遵循教育規(guī)律,優(yōu)化教育管理,提升辦學品質。在實踐過程中,段紅及其團隊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的辦學理念,以“做有生命力教育”為辦學特色,探索形成了以“做有生命力教育”為統(tǒng)領的學校教育教學模式,“做有生命力教育”成為學校核心價值理念,寓于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全過程。
段紅本人也榮獲了黨和政府授予的諸多榮譽: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三八紅旗手、天津市首批中學正高級教師、天津市首批“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學員、天津市首批“津門杰出校長”等。
段紅相信,為人師表最重要的是用“愛”生發(fā)激勵。教師應當關愛學生,把對學生的愛凝結成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以自己的愛贏得學生的愛,搭建起師生之間的感情橋梁。“做有生命力教育”,以愛育愛,用愛陪伴學生成長,用愛勉勵學生進步,用愛助力學生追夢,用愛實現(xiàn)育人目標。
劉曉婷:毓秀躬身成特色,身先篤行勇垂范
“什么是教育、怎么辦教育、辦怎樣的教育”是從教27年的天津市實驗中學校長劉曉婷在教育教學生涯中持續(xù)探索的問題。作為天津市首批中學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劉曉婷充分發(fā)揮學科的育人功能,心系學生,寓愛于教。
作為語文教師,劉曉婷從校創(chuàng)優(yōu)課起步拾級而上,不斷挑戰(zhàn)自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在傳統(tǒng)的閱讀方法中她擷取批注評點法,并突破了以往僅在閱讀教學中使用的桎梏,使之也能運用到作文教學中,做到讀中有批,批中有悟,寫中有評,評中有改,讀寫融合,文道共生。2010年,劉曉婷參加全國首屆語文教師基本功大賽,捧回了一等獎和最佳教學語言獎的獎杯。2011年在天津大禮堂舉行劉曉婷教學思想研討會,并向全國進行推介,教育專家對她的“批注評點式”教學給予了高度評價。
作為校長,劉曉婷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目標,多次組織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會,對學校主題教育開展的具體任務及要求進行部署,推動五育并舉,助力“雙減”政策,開展多項文體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綜合排名位居直屬校第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與課程建設,《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四級五全”服務體系構建實踐探索》《中學語文“活動+”育人方式改革的20年研究與實踐》兩個項目相繼獲得天津市第七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后,又獲得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是天津市唯一一所獲得兩個獎項的學校。
劉曉婷深知,鐘愛教育事業(yè),要有信教者的虔誠;潛心研究理論,要有癡迷者的執(zhí)著;勇于創(chuàng)新實踐,要有無畏者的勇氣;不為名利所擾,要有孤獨者的大氣;提出獨到見解,要有發(fā)明者的睿智。她懷揣對教育的熱愛投入到道阻且長的研究中,堅持創(chuàng)新,將自己的見解傳遞到更遠的地方。
付玉英:納潤童心向未來,心懷家國育新人
情系幼教事業(yè),愛灑祖國幼苗,是付玉英的教育初心。從教30年來,她24年扎根農村邊遠地區(qū)的經歷,始終秉承著讓農村孩子享受優(yōu)質教育的理念,從一名青澀的教師到當時東麗教育系統(tǒng)最年輕的園長,始終安貧樂教,一直堅定地踐行著自己的教育諾言。
如今,身為海頌幼兒園教育集團園長的她,更加堅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在“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背景下,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緊緊把握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新”使命和新建幼兒園的“新”特點,凝練出“納潤童心、養(yǎng)正頌善”的辦園思想,以辦一所好玩的幼兒園為目標,提出了以“童心”為主題的園所文化建設思路,通過環(huán)境賦能、制度保障、課程研發(fā)、實踐活動、協(xié)同共育等行動,優(yōu)化幼兒學習和發(fā)展的實踐路徑,在文化建設中推動園所走上了持續(xù)發(fā)展的快車道。
付玉英在童心教育的實踐歷程中,以“童心”文化引領幼兒園內涵發(fā)展,對“童心”文化內涵進行分析和解讀,提出“葆童真、生童趣、啟童智”的核心,從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成長需要出發(fā),實踐了以“童心”為主題的幼兒園文化建設。
心守一抹暖陽,靜待一樹花開。付玉英作為天津市“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學員,天津市“未來教育家行動計劃”學員,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天津市教科研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海頌幼兒園也入選教育部足球特色幼兒園、天津市“高質量游戲”試點幼兒園。
付玉英致力于童心教育,愛潤童心,樂蘊成長,用智慧與愛守護童心,讓每一顆童心都燦爛,讓每一顆童心都在幸福中飛翔。如今,她又帶領團隊開啟育人體系建構的探究,將“家國情懷”的精神密碼根植于“童心”文化中,培養(yǎng)具有愛家之心、愛鄉(xiāng)之情、愛國之志的現(xiàn)代中國娃,以此來回應國家育人之盼和幼兒發(fā)展之需。付玉英深有感觸地說:“我會堅定地行走在‘護佑童心,奠基未來’的教育路上,讓夢想伸出觸角,蔓延到童心存在的每一個角落。”
張祖光:星光不問趕路人,砥礪前行見曙光
今年是張祖光深耕在教育領域、投身于教研工作的第20年。過去16年的時光,張祖光都堅守在教學一線,播撒著辛勞與汗水,感受著欣喜與激動。
踏上三尺講臺的第一天,張祖光就立志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名教科研型的專業(yè)新型老師。那時的他會時常問自己:到底什么是教科研呢?在不斷的探索中,他明白了教育科研就是“問題—專題—研究—實踐—改進”的過程。于是他堅持參加市、區(qū)級教研活動,學習前輩教研員前沿的教育文件精神及教育理念,不斷督促自己要像他們一樣不停學習、不斷研究。
2019年,張祖光成為和平區(qū)小學英語教研員。角色的轉變,讓張祖光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責任感與緊迫感。于是張祖光不斷學習,不停充電,時刻提醒自己要做到“專業(yè)自強、主動迭代”。張祖光深知只有自己先學懂弄通上位文件精神、最前沿教育教學理論,才能組織好一場場的教研活動、才能助力教師在專業(yè)發(fā)展之路上快速成長。
張祖光出色的教學表現(xiàn)讓他先后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師德先進工作者、全國中小學英語名師、全國教學能手、教育部十佳外語教師、天津市中小學首批市級骨干教師,連續(xù)五年被評為中央電視臺英語風采大賽優(yōu)秀指導教師。除此之外,他還曾獲全國第二屆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全國第十一屆優(yōu)秀展評課一等獎、天津市第九屆雙優(yōu)課一等獎、天津市優(yōu)質錄像課一等獎、天津市第十屆口語大賽一等獎等。
在二十年的教育、教學、教研工作中,張祖光不斷沉淀自身。他始終堅信:心若在,夢就在。善于飛的人天上有路,敢于攀登的人山中有道,勇于遠航的人海里有標。
王連娟:“授之以漁”引方向,自能學習促思考
身為天津市北辰區(qū)第二模范小學校長,王連娟一直孜孜于探索如何讓學生的學習更自主、更高效,在日積月累的教學實踐中,形成了“自能學習”的教育理念,力求讓學生自我賦能,高效學習。
在王連娟看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即在于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將所學知識內化為促進個人成長的“養(yǎng)料”,因此教師應該通過教學活動的組織建立知識與學生的關聯(lián)。為此,王連娟帶領工作團隊,聚焦課堂教學,通過“自能學習”教學模式的建設,探究教學規(guī)律,研究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從而真正去幫助學生學習與成長,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王連娟堅持的“自能學習”教學模式是指通過閱讀、思考、表達,引導每一個學生自能學習,老師重在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與自我對話,與他人對話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以學生學習為主線去設計,并且通過合理的情景創(chuàng)設,建立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實現(xiàn)由課內向課外的拓展與延伸,使學生在自能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
王連娟認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訓練還離不開課后服務活動課程的建設。目前,北辰區(qū)第二模范小學課后服務采取“1+X”課后服務活動課程模式,將學生必選和自選相結合,“1”為常規(guī)課程,關注學生的作業(yè)指導,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差異,搭建梯度任務,進行分層指導;“X”為特色課程,聚焦學生核心素養(yǎng),構建多元個性活動課程內容,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滋潤孩子們的心靈。
實驗有方,教學有法。上好每一堂課,教好每一個學生,教書育人在細微處。讀懂學生是一切教學之源,學生的成長是良好教學方法的標志。王連娟秉持著教育初心,春風化雨,將優(yōu)良的教育理念滲透到每個孩子心里,滋潤著孩子們的心靈。?(李?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