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悲秋文學蘊涵著中國文化特有的思想哲理,包括古代文人對生命意識和時空觀念的辯證思考,譯者在翻譯時需要將蘊含在文本中的美感因素準確轉換至目標語中。本文借鑒格式塔意象再造模式,以悲秋傷懷的藍本《九辯》為原文本,霍克斯英譯“Nine Changes”為譯文本,深入探討悲秋文學的翻譯模式。
【關鍵詞】格式塔意象再造;悲秋;文學翻譯;《九辯》
【中圖分類號】H059?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38-010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8.032
“悲哉,秋之為氣也!”宋玉以一聲哀嘆開啟了悲秋文學,直接影響了中國古代士人以悲為主的風格基調。秋這一溫帶地域自然物候,包含兩個層面的特質,既有“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荒涼凄冷,又有“泬漻兮天高而氣清”的勁鍵高遠。秋的特質刺激和感發(fā)人的內在心性,人又將自身的悲涼愁緒向秋景自覺融入,主客呼應,形成了獨具中國文學特色的悲秋主題。悲秋根植于民族審美意識的深層結構,是一種不同于西方文學的審美趣味(孟修祥,1991)。在悲秋文學進入英語語境的過程中,譯者能否充分傳達作品中載有的文化特色及悲秋的美學特質、為目的語讀者體認并欣賞成為衡量翻譯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準。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論強調語言信息和美感體驗的協(xié)調統(tǒng)一,以動態(tài)的形式探討譯者的審美思維運作和文學翻譯在整體藝術層面上的轉換,對翻譯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示。本文以悲秋文學的濫觴《九辯》為例,以格式塔意象再造為理論依據(jù),對霍克斯英譯本在悲秋格式塔意象上的轉換和傳達進行分析。
一、格式塔意象與文學翻譯
格式塔源于德文“Gestalt”,指形式(form)、形狀(shape)或一種被視覺分離出來的整體,關注事物的特定形式和實體對知覺呈現(xiàn)的整體特征。德國學者韋特海默(M· Wertheimer)、柯勒(W·Kohler)和考夫卡(Kurt Koffka)將格式塔應用在心理學研究領域,在1912年提出并發(fā)展了格式塔心理學。格式塔學說認為,人總會自覺地追求事物的結構整體性,在主觀意識上對某一不完整的格式塔進行綜合加工;整體不等于部分之和,部分卻取決于整體。作為現(xiàn)代西方心理學發(fā)展中的新興理論,格式塔心理學有力推動了心理學的發(fā)展,其基本理論后來也逐漸被應用到了社會各個領域和其他學科的研究當中。
在我國翻譯領域,學者姜秋霞率先嘗試將格式塔意象模式引入文學翻譯研究,在格式塔心理學的基礎上提出格式塔意象再造模式。文學作品中的格式塔意象不同于傳統(tǒng)的文學意象,不是指某種文學隱喻或象征,而是宏觀動態(tài)的組合意象,普遍存在于文學文本中。姜秋霞(2000)認為有效的文學翻譯是整體意象塊的轉換,包括語言結構與情景結構的有機結合。譯者需要先從原文的格式塔意象中獲取“輪廓”(contour)和“心境”(mood),構成了對文本的整體印象與感受之后再將其轉換進入目的語語境中?;诖?,文學翻譯過程可以描述為:譯者在接受原文時發(fā)揮主體能動作用,在大腦中形成一個格式塔質的整體意象圖式,再用目的語對此意象進行重構。需要注意的是,譯者在譯語環(huán)境中重構的過程是自上而下的,即先構建一個整體的譯文格式塔意象,再選擇具體的詞句、銜接手段、敘事結構來組織語言單位。
二、宋玉悲秋意象英譯
在宋玉筆下,秋景秋物、秋色秋聲都是凄涼憂傷的,與詩人的慘淡人生緊密結合。悲秋意識來自對生命的憂恐,尚永亮(1988)認為中國文人借蕭條肅殺的秋景表現(xiàn)出了三個層面的生命悲嘆:首先是由光陰易逝帶來的生命憂患意識;其次是對仕途失意、大志難展的苦悶不甘;最后是由懷古傷往和感懷時事引發(fā)的感嘆。宋玉在《九辯》中將這三種生命悲嘆融合成一個有機統(tǒng)一體,形成了景情交融的悲秋格式塔意象。譯者要實現(xiàn)《九辯》翻譯的意象對等,就要求其建構的心理格式塔與原文本格式塔保持和諧一致,并依此在目標語語境中重新建構對應的文本格式塔。本文將從格式塔意象再造角度探討霍克斯“Nine Changes”對宋玉《九辯》中悲秋意象的解構、重構和建構。
(一)悲生命易逝
例1:
原詩:收恢臺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葉菸邑而無色兮,枝煩挐而交橫……恨其失時而無當。
這段詩中刻畫了一幅蕭瑟衰敗的“凜秋”圖,萬物由盛夏轉入衰秋,樹葉枯萎變黃,枝干紛亂交雜。秋天來臨,意味著一個生命周期即將結束。面對這一時序變化,宋玉觸景悲懷,不禁聯(lián)想到自我生命短暫,把對生命將近的惶恐融入萬物凋殘的秋景中,構建了一個悲生命易逝、恐老之將至的格式塔意象。這個悲秋格式塔是由眾多局部意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其中包括名詞意象“孟夏”“葉”“枝”,形容詞意象“恢臺”“菸邑無色”,動詞意象“收”“欿傺沉藏”“煩挐交橫”。這些意象刺激和感發(fā)詩人的悲涼愁緒,引發(fā)詩人悵恨錯失的美好時光。
譯文:
High summer’s fecund forces are gathered up,
Then trapped and buried away in winter’s prison.
Leaves are sickly and lacking colour;
Stems are criss-crossed in confusion,
The boughs are thin and withered-looking;
...
And grieve that I missed the time when I might have met my master.
詩歌翻譯是從宏觀意象控制到微觀分析的過程,其基本單位是意象而不是詞句(孟瑾&馮斗,2005)。譯者在閱讀和理解《九辯》時,對秋景形成相對完整的視覺意象,將其與宋玉悲傷的情感色彩連貫起來,整體形成悲秋意象的格式塔,再進一步分析局部成分?;艨怂乖谠闹锌吹搅藲垟〉蛄愕那锛疚锖蛱卣?,根據(jù)自身的認知經(jīng)驗將宋玉表達的主題意境之美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在譯文中,譯者從整體上重現(xiàn)了一幅蕭索殘敗的秋景圖,在具體意象上實現(xiàn)了對等,如“high summer”“l(fā)eaves”“stems”。譯文中一系列形容詞“sickly” “criss-crossed” “thin”,“withered-looking”恰當?shù)乇憩F(xiàn)了萬物的凋零,動詞短語“gathered up”“buried away”則將秋物立體生動化。因此,霍譯在整體景物和意境上是與宋玉原文相吻合的。而在譯文最后一句中,霍克斯在處理宋玉對時光易逝的憂愁時卻出現(xiàn)了偏差,譯文錯誤地轉化成詩人因錯失和君主相遇的好時機而感到悲痛。由此可知,霍克斯建構的格式塔與宋玉的悲秋圖式存在差異。中國古代以農業(yè)生產活動為中心,秋意味著生命由盛入衰,自然引發(fā)文人對衰老的莫名憂恐。而譯者霍克斯由于長期處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很難理解秋的這一寓意,以致出現(xiàn)誤譯。
(二)悲慘淡人生
例2:
原詩:邅翼翼而無終兮,忳惛惛而愁約。生天地之若過兮,功不成而無效……莽洋洋而無極兮,忽翱翔之焉?。?/p>
詩人回顧逝去的歲月,雖滿腔熱血想要為君王效力,卻毫無施展才能的機會,如今老而無成。上面這段詩歌是一個愛國志士的疾呼,悲涼慷慨與憂憤難平相互交雜。由于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把理想寄托在君王身上,可與賢君“潢洋而不遇”。想要擺脫仕途失意的苦惱,選擇泯然于眾,卻又不甘心放棄理想,以致蹉跎無成。這是宋玉的悲劇性心理,是秋天喚起了他對人生的反省和自我命運的悲嘆。詩中使用了四處否定詞:“無終”“不成”“無效” “無極”,一個求索不得、歷經(jīng)種種人生苦澀的文士形象躍然紙上;三處疊詞“翼翼”“惛惛”“洋洋”更是向讀者傳達了他對理想和現(xiàn)實之差的沉重憂嘆。
譯文:
Hoveringly I wait,but come to no conclusion;
I am plunged in blackest melancholy,constricted with sadness.
My passage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seems almost over;
Yet I have accomplished nothing;I am without achievements.
...
Far and wide I roam,never coming to a stopping-place;
Like a bird I swiftly soar,but never alight.
譯者若要重現(xiàn)格式塔意象圖式,要在語言認知及審美體驗兩個層面與原文達到統(tǒng)一。首先對霍克斯譯文的語言形式進行考察。由于中英語言差異,翻譯時追求直接的形式對等是不可能的,且單純追求語言層面的對等并不適用于文學翻譯,往往會損害整體藝術效果。因此,譯者需要總體把握好譯文的格式塔意象后,將原文的語言形式重新轉換為等值的新語言符號體系?;艨怂拱询B詞看作是宋玉對詩歌韻律的處理手段,在翻譯時選取了多音節(jié)詞匯或短語來達到一致的效果,如“hoveringly”和“far and wide”。對于原詩中多處出現(xiàn)的否定表達,霍克斯在譯文中實現(xiàn)了結構形式的對應,皆采用了英文中的否定詞匯,如“no”,“nothing”“without”,成功重現(xiàn)了宋玉悲慘的人生遭遇。這種對應是意象格式塔再造過程中出現(xiàn)的偶合現(xiàn)象,是人類語言共性的體現(xiàn)(姜秋霞、權曉輝,2000)。
其次,分析霍譯是否再現(xiàn)與原作者相通的審美感受,包括詩歌營造的氣氛和融入其中的感情。譯文中第一個詞匯“hoveringly”即奠定了整個文本悲涼的意境,霍克斯有意地進行前景化是對悲秋格式塔準確轉化的體現(xiàn)。悲傷是全詩的詩眼,以“constricted with sadness”來譯“愁約”,體現(xiàn)了命運坎坷卻又無可奈何的意味,詩人悲愁困苦的感情也得到了較好地傳達。基于以上分析,霍譯在重現(xiàn)慘淡人生的悲秋意象上是比較成功的。
(三)悲衰敗時代
例3:
原詩:何時俗之工巧兮?……見執(zhí)轡者非其人兮,故駶跳而遠去。鳧雁皆唼夫粱藻兮,鳳愈飄翔而高舉。
詩人一個人孤獨地站在蕭瑟秋風中,看到萎黃零落的衰敗景象,聯(lián)想起奸佞當?shù)赖纳鐣F(xiàn)狀,不禁悵惘悲傷。在這段詩歌中,宋玉揭露了當時的楚國統(tǒng)治者不分賢愚、權貴變節(jié)的政治局勢。忠臣志士懷才不遇,沒有遇到賞識自己才能的賢君,寧愿選擇遠離政權、放棄理想抱負。但由于宋玉地位卑微,在詩歌中對楚君的批判大多采取隱喻和象征來間接表達。他把君王比作“執(zhí)轡者”,賢能之士比作“騏驥”和鳳凰,“鳧雁”比作小人。這些隱喻以及“鳧雁”和鳳凰的對比是構成文本格式塔在語言層面上的重要元素,而宋玉進一步將對社會時事的感懷悲嘆融入其中,形成了完整的悲秋格式塔意象。
譯文:
What wonderful craftsmen,this modern generation!
...
The fine steed sees that the man at the rein is a tyro,
So he kicks up his heels and takes himself far off.
Wild geese and ducks gobble millet and water-weed,
But the phoenix soars high up into the sky.
原文第一句詩人使用設問句表現(xiàn)對社會現(xiàn)狀的怨憤和哀嘆?;艨怂沟姆g中用“wonderful”形容投機取巧的近臣,增添了諷刺之意,譯文的格式塔意象與原文并不對應。格式塔心理學中的完形論認為,人會有自覺地在知覺過程中將對象所反映的整體進行加工,形成一個全新整體(Koffka,1935)。這種心理在翻譯過程中的體現(xiàn)就是譯者在閱讀原文時,會依據(jù)自己的認知經(jīng)驗對文本的藝術空白進行想象和補充,形成一個有別于原文本的格式塔意象。然而,正是文本的不確定性和未盡之意構成了詩歌的無限韻味,給讀者獨特的審美體驗。譯者在轉換格式塔圖式時需要謹慎處理詩化空白,非常有必要保留原詩的審美張力,將填補想象空白的工作留給譯文讀者(陳光霓&王琳,2010)?;艨怂箤υ闹械碾[喻表達采取直譯的翻譯策略,將“騏驥”譯作“fine steeds”“執(zhí)轡者”譯作“the man at the rein”,鳳凰即“phoenix”“鳧雁”譯作“wild geese”,重現(xiàn)了藝術空白。除了局部選詞之外,完整的悲秋格式塔意象還需要整體意境和情感的烘托。詩人眼看著社會衰敗、國家走向深淵,自己卻又無可奈何。這種沉痛心情在譯文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霍克斯使用感嘆句凸顯,“this modern generation!”表現(xiàn)了詩人的憂憤難平,形成了一個新的有機悲秋格式塔意象。
從以上對霍克斯在悲秋格式塔意象的再造分析來看,譯本在個體意象的移植和整體意境的營造上處理得恰當忠實,對原詩建構了較為完整準確的悲秋格式塔意象圖式。由于中西文化差異,譯者對秋景的主體化表現(xiàn)不同,在悲秋意象中對生命易逝的悲嘆存在理解上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損失了美感因素,但譯文總體上與原詩的意境實現(xiàn)了對等。
三、結語
Koffka(1935)認為格式塔可以包括回憶、情緒、思維等心理研究的情境及過程。因此,格式塔理論對分析譯者在翻譯悲秋文學時的意象再造過程具有指導意義。本文以霍克斯譯宋玉《九辯》為例,分析其在悲秋格式塔意象的再造和重組上的得失,并得出以下結論:譯者與詩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在理解“秋天”這一意象上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譯者需要在翻譯工作開始前,深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準確把握詩人悲秋情緒。在悲秋文學的翻譯過程中,譯者不僅要準確把握原文本的悲秋格式塔意象,注意保留原文本中的藝術空白,還要保證譯本的格式塔和諧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Koffka.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35.
[2]陳光霓,王琳.論詩歌翻譯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以余光中漢譯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為例[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2(03):13-16.
[3]姜秋霞,權曉輝.文學翻譯過程與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國翻譯,2000,(1):26-30.
[4]孟瑾,馮斗.古詩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傳遞[J].外語學刊,2005,(04):91-94.
[5]孟修祥.論宋玉《九辯》的悲秋模式[J].中州學刊, 1991,(01):101-104.
[6]尚永亮.悲秋意識初探[J].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4):31-38.
作者簡介:
胡純,女,江西吉安人,華南理工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文學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