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文獻計量學的魚腥草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2023-10-19 10:48:12孔雨朦劉曉軒鐘鵬英張玉超劉文龍張喜利
中草藥 2023年20期
關鍵詞:魚腥草英文聚類

孔雨朦,劉曉軒,鐘鵬英,張玉超,劉文龍,張喜利

基于文獻計量學的魚腥草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孔雨朦,劉曉軒,鐘鵬英,張玉超,劉文龍*,張喜利*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采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對魚腥草研究現狀與發(fā)展趨勢進行總結和分析。檢索中國知網(CNKI)、維普(VIP)、萬方數據、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魚腥草的相關文獻,用文獻管理軟件NoteExpress剔除重復數據,采用文獻計量學軟件CiteSpace、VOSviewer及R語言環(huán)境下的文獻計量學包Bibliometrix對2013—2023年已發(fā)表魚腥草的文獻發(fā)文量、國家、作者、機構、關鍵詞進行可視化分析。納入中文文獻1583篇,英文文獻229篇,顯示近10年發(fā)文量穩(wěn)定,研究持續(xù);中國為發(fā)文量最多的國家,有較強話語權;英文文獻的發(fā)文量在2021—2022年出現明顯增長;但是作者和機構間缺乏深入廣泛的合作。目前魚腥草的研究熱點以成分含量測定、物質基礎與抗菌、抗炎、抗病毒等藥理作用為主。魚腥草和魚腥草復方制劑用于肺炎相關疾病及其揮發(fā)油抗菌作用是未來研究的前沿內容,且研究有待深入;網絡藥理學是新興熱點,為中藥及其復方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魚腥草;文獻計量學;可視化分析;中藥質量控制;研究熱點;抗菌;抗炎;抗病毒

魚腥草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Thunb.的新鮮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株高可達60 cm,具有白色的節(jié),節(jié)上生須根。魚腥草在中藥分類上屬于清熱解毒藥,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作用,在呼吸道疾病、五官疾病、泌尿科疾病、消化科疾病、皮膚科疾病、婦科疾病的治療上均有應用。

隨著中醫(yī)藥研究熱度的提升,魚腥草作為傳統(tǒng)中藥材,其功效已得到廣大中醫(yī)藥研究者的認可,國內外已有對魚腥草成分、藥理作用、提取分離、代謝組學、相關制劑等方面的多項研究[1-3]。但是科研機構研究的內容相對獨立,沒有對現有研究成果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總結,導致現有的研究重復性較高與創(chuàng)新性較弱。隨著文獻計量學的信息可視化軟件的不斷升級迭代,現階段可以通過分析數字信息資源,來揭示已發(fā)表文獻的隱藏價值和發(fā)展規(guī)律??梢灾庇^形式展示某一學科或知識領域在一定時期內的發(fā)展趨勢,并分析研究前沿領域的演變[4-5]。本研究以近10年的文獻為載體,通過文獻計量學的量化指標,使用CiteSpace、VOSviewer軟件、R語言環(huán)境下文獻計量學包Bibliometrix,形成以作者、機構、關鍵詞為主要分析指標的可視化知識圖譜,探究魚腥草的研究熱點和未來發(fā)展方向,從整體上把握科研主體的研究水平、科研成果的分布狀況、科研領域的研究重點[6],綜合且直觀地展示魚腥草相關領域的研究狀況和勢態(tài),以期闡明魚腥草研究領域的動態(tài)發(fā)展趨勢,為魚腥草質量控制與開發(fā)的實踐發(fā)展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文獻來源和檢測

以中國知網(CNKI)、維普(VIP)、萬方數據為中文來源數據庫。CNKI數據庫檢索條件設定為主題:魚腥草(精確),檢索日期為2013年1月1日—2023年3月31日,共得到學術期刊論文1472篇。VIP檢索條件設定為主題:“魚腥草”and Date:2013-*,共得到學術期刊論文1960篇。萬方數據檢索條件設定為題目或關鍵詞=魚腥草and年份:2013—2023年,得期刊論文1185篇。

以Web of Science數據庫核心集為英文來源數據庫,檢索條件:(主題),入庫時間為2013-01-01至2023-03-31(出版日期),共得到論文307條;文獻下載內容為全記錄與引用的參考文獻;以純文本格式下載。

1.2 文獻篩選

排除①魚腥草素鈉相關論文;②與醫(yī)學和中醫(yī)藥類無關論文。通過閱讀文獻標題、關鍵詞等人工剔除,再通過文獻管理軟件NoteExpress(Version 3.0)進行去重處理,最終得到中文文獻1583篇,英文文獻229篇。

1.3 研究方法

使用文獻計量學分析軟件CiteSpace(Version 6.2.R2)、VOSviewer(Version 1.6.19)在R語言環(huán)境(Version 4.23)下的文獻計量學包Bibliometrix(Version 4.2.3)進行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發(fā)文量分析

對魚腥草相關文獻的年均發(fā)文量和年累計發(fā)文量進行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近10年來,有關魚腥草的中文文獻2015年發(fā)文量最多,年發(fā)文量雖有波動,但整體穩(wěn)定,累計發(fā)文量呈線性相關(2=0.997 1)。與中文文獻相比,魚腥草相關的英文文獻發(fā)文量在2021—2022年出現增長,通過閱讀近3年英文文獻題目和關鍵詞,不難發(fā)現研究內容多與魚腥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相關。魚腥草在治療炎癥性疾病,特別是合并痰多、咳嗽、膿腫的肺部癥狀,以及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等傳染病方面表現出廣泛的藥理活性,并且對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均有臨床療效。在新冠疫情期間魚腥草相關發(fā)文量增加與其相關制劑應用有一定關聯(lián)。結合國家發(fā)文量(圖2),魚腥草相關的英文文獻發(fā)表多集中在亞洲國家,前3名分別為中國、韓國、泰國。中國作為魚腥草相關研究最多的國家,其研究在2021—2022年出現顯著增長,與全部作者發(fā)文量增長趨勢相同。在魚腥草研究領域,我國有著較強話語權。

2.2 作者合作分析

通過R語言環(huán)境下文獻計量學包Bibliometrix,在“Authors”工具欄下分別對中、英文文獻進行分析,見圖3、4。在中文文獻(圖3-a)中,王海穎為相關性最高的作者,其次是李穎。王海穎團隊主要研究魚腥草對糖尿病腎病小鼠腎損傷機制,表明復方魚腥草的醇提液可以改善腎小球濾過功能,減少蛋白尿,有效減輕糖尿病腎病的病理損害[7-8]。李穎團隊針對魚腥草的質量控制展開研究[9],其團隊在2019年制定了連花清瘟膠囊中主要藥材的質量標準??v觀機構合作網絡,形成了分別以賀福元[10]、張壯麗[11]、李穎[12]、伍賢進[13]等為主的研究團隊,各團隊逐漸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賀福元團隊近年來對“印記模板”的研究為有效控制中藥復方制劑質量和最大限度開發(fā)利用中藥資源提供依據[14-15]。

圖1 魚腥草相關的中文(a) 和英文(b) 發(fā)文量統(tǒng)計

圖2 國家發(fā)文量統(tǒng)計

在英文文獻(圖3-b)中,復旦大學的陳道峰發(fā)文量最多,為12篇,時間集中在2018—2020年。陳道峰所在團隊也形成自己的合作網絡,其論文在本次檢索數據中被引用87次,位列第1。該團隊主要研究方向為魚腥草總多糖抗內毒素(lipopolysaccharides,LPS)的作用[16],魚腥草總多糖抗補體活性較強,同時具有顯著的解熱和防治內毒素誘導的急性肺損傷藥效,臨床開發(fā)前景良好[17]。

圖3 中文(a) 和英文(b) 文獻作者相關性圖譜

2.3 機構合作分析

通過CiteSpace軟件對魚腥草相關文獻進行機構合作分析,中文文獻機構合作網絡時間切片設置為3,得到293個節(jié)點,175條連線,見圖4-a。英文文獻設置時間切片為1,得到198個節(jié)點,220條連線,見圖4-b。網絡節(jié)點的大小代表機構發(fā)表的文獻數量,節(jié)點越大表示該機構發(fā)表的文獻總數越多[18]。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和福建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同為中文文獻發(fā)文量最高的機構(18篇);時間上,2022年甘肅中醫(yī)藥大學與其合作單位開展合作。雖然我國對魚腥草的研究形成了以高校為絕對主導[19],附屬醫(yī)院為輔的研究范式,但各機構中心性低,機構間的學術交流頻次低,高產和高影響力的權威研究機構有待培育[20]。

圖4 中文(a) 和英文(b) 文獻機構合作網絡

從英文文獻機構合作網絡中心性來看,中國科學院(中心性0.02)與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中心性0.02)分別形成了以自身為中心的合作網絡,同時覆蓋較多大學;發(fā)文數量方面,我國復旦大學發(fā)文13篇位居第1,且與國外高校合作交流活躍。綜上,英文文獻發(fā)文機構間合作交流密切,雖然發(fā)文量少,但影響力較強。

2.4 英文文獻期刊分析

魚腥草相關文獻發(fā)表在的數量增長最快(圖5),且近10年發(fā)文量最多(表1)。該期刊屬于化學類期刊,于2022年發(fā)表了魚腥草化學成分研究的相關論文,即Quality and metabolomics analysis ofbased on HS-SPME/GC-MS和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und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Thunb.。2篇文獻的作者均采用了頂空萃取結合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鑒定魚腥草的化學成分[21-22],表明魚腥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分(葉和莖)和地下部分(根),不同部位所含主要成分亦不同,因此對不同部位的合理利用,可最大限度發(fā)揮魚腥草價值。

表1 累計發(fā)文量前5的期刊

2.5 關鍵詞分析

2.5.1 關鍵詞共現 關鍵詞是對文獻的高度概括,高頻共被引的關鍵詞可以反映研究領域的熱點[23]。運行CiteSpace軟件,時間切片設置為1年,節(jié)點類型選擇“keywords”,合并相同含義關鍵詞,如中文文獻中的“中藥”和“中藥材”,英文文獻中的“antibacterial”與“antimicrobial activity”,經剪裁形成由節(jié)點和連線組成的共現圖譜。中文和英文文獻中心性見表2、3。關鍵詞節(jié)點的中心性反映該節(jié)點在整個圖譜中的作用大小,值越大,節(jié)點越重要[4]。而節(jié)點的顏色越接近紅色,表示關鍵詞越新[24]。節(jié)點與節(jié)點之間的連線越粗、越明顯則表示兩者之間聯(lián)系越密切。

表2 中文關鍵詞頻次與中心性

中文關鍵詞共現網絡(圖6-a)節(jié)點數為447,連線813條。中心性超過0.1的節(jié)點可作為中心節(jié)點,除魚腥草為主題詞外,無中心節(jié)點,魚腥草起到了橋梁作用。英文關鍵詞共現網絡(圖6-b)有318個節(jié)點,853條連線,中心節(jié)點(中心性>0.1)有、activation、chemical composition、cells、apoptosis、antioxidant activity、、inflammation、identification、extract、inhibition、antiviral activity?;瘜W成分(chemical composition)、抗氧化(antioxidant activity)和抗病毒(antiviral activity)的藥理作用與中文關鍵詞共現圖譜相通,且英文關鍵詞共現的密度大于中文關鍵詞。

表3 英文關鍵詞頻次中心性

圖6 中文(a) 和英文(b) 文獻關鍵詞共現網絡

2.5.2 關鍵詞聚類分析

(1)CiteSpace分析:在CiteSpace軟件中使用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LR)算法[25]制作關鍵詞聚類圖譜,聚類的節(jié)點數越多、研究熱點越高,其聚類序號越小。模塊值()和平均輪廓值()是評價CiteSpace聚類效果的2個指標,當值大于0.3意味著劃分出來的社團結構是顯著的;值大于0.5,認為聚類合理,當值達0.7時,認為此時聚類效率高、令人信服[26]。

中文關鍵詞形成14個聚類(圖7-a和表4),=0.704 6、=0.96,聚類令人信服,且各聚類輪廓值均在0.8以上,表示各聚類內部同質性高,聚類結果見表4。中文文獻關鍵詞聚類標簽分別為魚腥草、化學成分、綠原酸、中藥、金銀花、炎癥因子、黃酮、雙黃連、家兔致熱模型、揮發(fā)油、超分子、凋亡、宮頸炎、重金屬。存在含義相近的聚類標簽,聚類0#、5#、8#關注魚腥草抗炎作用,抗炎作用機制與諸多細胞及其細胞因子聯(lián)系密切[27];聚類1#和2#聚焦的是魚腥草的化學成分,包括生物堿、黃酮類等;聚類3#、4#和7#聚焦魚腥草與其他中藥配伍制成的復方制劑,如復方魚腥草合劑、復方魚腥草片[28];聚類6#以提取工藝為主[29];聚類9#關注魚腥草揮發(fā)油及其抗菌作用,魚腥草揮發(fā)油具有抗菌作用,多個實驗表明其揮發(fā)油能增加抑菌圈直徑[30],魚腥草形成的復方制劑能增強阿莫西林等抗菌藥物的抗菌效果,為臨床治療呼吸道感染時清熱解毒類中藥和抗菌藥物聯(lián)合應用提供理論支持[31];聚類10#為超分子和印記模板;聚類11#和12#以魚腥草可治療的熱門疾病為主,魚腥草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治療上有正向收益[32];聚類13#為魚腥草有效成分檢測方法,如質譜法常用于魚腥草及其復方制劑的含量測定[33]。英文關鍵詞聚類分析見圖7-b和表5,形成14個具有高度相關性和可擴展性的關鍵詞聚類網絡,=0.614 8、=0.860 2,聚類有意義。14個聚類名稱分別為extract、immunosuppression、benzamides、2-undecanone、houttuynia cordata、UV-b、COVID-19、network pharmacology、quality control、candida albicans、SARS-Cov-2 proteins、ethanol extract、herb-drug interaction、endotoxin。聚類1#的中心性最高為0.44,其次是聚類4#(中心性0.33)、聚類3#(中心性0.22)。聚類1#為免疫抑制,文獻提示調節(jié)免疫反應的植物衍生化合物如魚腥草素有望成為癌癥、傳染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線治療藥物[34]。聚類2#苯甲酰胺為魚腥草生物堿的一種,目前從魚腥草中分離得到70多個生物堿,蘊藏著巨大的新藥開發(fā)創(chuàng)新資源,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35-36]。聚類3#甲基正壬酮是魚腥草揮發(fā)油的主要成分[28]。魚腥草成分的研究是魚腥草英文文獻的研究熱點之一。聚類1#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聚類6#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聚類9#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聚類10# SARS-Cov-2蛋白(SARS-Cov-2 proteins)和聚類13#內毒素(endotoxin)體現了魚腥草抗免疫、抗炎、抗菌、抗病毒的藥理作用,說明魚腥草的藥理作用是最常見的研究內容之一。

圖7 中文(a) 和英文(b) 文獻關鍵詞聚類網絡

表4 基于CiteSpace的中文關鍵詞聚類類團信息

表5 基于CiteSpacey的英文關鍵詞聚類類團信息

(2)VOSviewer分析:在VOSviewer軟件中的“co-occurrence”下選擇“all keywords”,將最小出現次數設置為3,關鍵詞信息見表6,得到關鍵詞共現聚類網絡,經Pajek軟件調整結構布局得圖8。節(jié)點表示關鍵詞,節(jié)點越大頻率越高,節(jié)點之間連線表示特定關鍵詞的共現,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聚類[4]?;瘜W成分、魚腥草制劑及與其他中藥形成的復方制劑(魚腥草注射液、魚腥草滴眼液、復方魚腥草合劑)、揮發(fā)油、臨床應用、含量測定與檢測方法的節(jié)點較大,是中文文獻高頻關鍵詞,也是魚腥草近10年的前沿研究熱點。

英文文獻14個聚類中高頻關鍵詞包括:活化(activation,更多的是對靶點的活化,是對藥理作用的探索)、應激反應(stress)、酸(acid)、揮發(fā)油(essential oil)、抗氧化(antioxidant)、成分(constituents)、結構表征(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魚腥草()、類黃酮(flaconoids)、體外()、提?。╡xtract)、細胞凋亡(apoptosis)、急性肺損傷(actue lung injury)、鑒別(identification)。關鍵詞共現聚類網絡見圖8。VOSviewer結果與CiteSpace結果具有一致性,可相互印證。

表6 基于VOSviewer的共現前10的中英文關鍵詞

圖8 基于VOSviewer的中文(a) 和英文(b) 關鍵詞聚類網絡

2.5.3 關鍵詞突現與演化 在CiteSpace軟件中,選擇“timeline”將關鍵詞繪制成聚類時間線圖譜,時間線視圖側重于勾畫聚類之間的關系和某個聚類中文獻的歷史跨度[26],根據時間跨度說明該聚類下研究內容的發(fā)展時間以及連貫性,從而明晰發(fā)展趨勢[37-38]。近3年魚腥草相關中文文獻(圖9-a)中,包含綠原酸(聚類2#)在內的化學成分、魚腥草與其他中藥(聚類3#)形成的復方制劑,一直受到學者關注,研究從2013年延續(xù)至今;而聚類11#、12#和13#在近年趨冷。英文關鍵詞時間線圖譜(圖9-b)顯示,聚類2#、3#、6#、7#、10#,即有效成分、藥理作用和網絡藥理學,隨著時間演化研究熱度不減。

雖然魚腥草在炎癥性疾病的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39],但聚類13#對于內毒素相關研究[40]關注度較低。在“Burstness”選項下統(tǒng)計中英文文獻中前15的突現詞(圖10),突現詞是指在某一時段內引用量出現急劇變化的關鍵詞[41],主要體現研究前沿并預測研究發(fā)展方向[42],突變檢測用于發(fā)現科學研究的前沿[43]。關鍵詞突現圖譜中,紅色部分代表某關鍵詞爆發(fā)的起止時間,研究人員在此時間段內的研究興趣急劇增加[44],藍色表示關注度低。從時間軸上分析,魚腥草藥理作用、研究進展、抗氧化、腸道菌群[45]、純化[46]的突現時間持續(xù)至2023年,說明在未來幾年這些研究繼續(xù)成為前沿熱點。英文文獻中2023年仍為熱點的關鍵詞包括:網絡藥理學、魚腥草地上部分、藥用植物、信號通路,均可視為新興趨勢。

運用Bibliometrix在“conceptual tructure”工具欄下“thematic evolution”功能對關鍵詞演化進行可視化分析[47],最小聚類頻率設置為10,建立了不同時間段內關鍵詞演化的動態(tài)關系中文關鍵詞演化圖譜(圖11),關鍵詞演化圖譜呈現了近10年關鍵詞流動式演化過程?!爸兴?、天然藥物注射劑基本技術要求”[48]在2007年提出后,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性曾在一段時間內備受關注,而魚腥草注射液的研究于2017年減弱,關于過敏的不良反應[14]相關研究于2020年開始減少。關鍵詞向含量測定方向流動,特征圖譜熱度增加,提示眾多學者一直致力于厘清中藥多成分復雜體系,力求實現中藥質量控制由“點”到“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累積頻次熱圖見圖12,其中黃色表示達到成熟。魚腥草相關中文文獻顯示雖已形成穩(wěn)定的研究方向,但研究未達到成熟。魚腥草作用機制、網絡藥理學、急性咽炎、含量測定和高效液相色譜法在2022年關注程度和研究程度高,2023年前3個月中復方魚腥草顆粒、急性咽炎、藥理作用、化學成分熱度高于其他。復方魚腥草顆粒中魚腥草為君藥,魚腥草產地差異往往導致其功效的變化,這是對質量控制的新挑戰(zhàn)[49],因此更多的定性、定量方法有待研究。急性咽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常規(guī)給予抗生素治療[50],魚腥草相關制劑的聯(lián)用可降低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抗菌這一藥理作用的引申研究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英文文獻(圖12-b)中2022年熱點關鍵詞多,較其他年份顯著增加,且較多關鍵詞于2022年趨于成熟。甲基正壬酮(2-undecanone)作為魚腥草發(fā)揮作用的主要成分,在2023年熱度顯著高于其他??箛乐丶毙院粑C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病毒、網絡藥理學、藥用植物連續(xù)2年較熱,對魚腥草研究的選題有借鑒意義。

圖10 中文(a) 和英文(b) 關鍵詞突現圖譜

圖11 中文關鍵詞時間演化圖譜

3 討論

本研究對2013—2023年3月31日來自CNKI、VIP、萬方數據庫和Web of Science數據庫核心集的1583篇魚腥草中文文獻和229篇英文文獻,應用文獻計量學軟件CiteSpace、VOSviewer和R語言環(huán)境下文獻計量學包Bibliometrix,對發(fā)文量、國家、作者、機構、關鍵詞進行可視化分析。近10年來,魚腥草發(fā)文量趨于穩(wěn)定,總體來說,中文發(fā)文量優(yōu)于英文,但近2年英文發(fā)文量呈暴漲趨勢,說明該領域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受到世界關注。魚腥草中文文獻發(fā)表多集中在中醫(yī)藥院校,上海中醫(yī)藥大學為發(fā)文量最高的機構,而英文文獻多集中于天然藥物應用較多的國家,如中國、韓國、泰國。

在作者合作網絡和機構合作網絡中,各高校團隊內部在中文文獻的發(fā)表上合作緊密,但是英文文獻的作者間合作交流多于中文文獻。中國與較多國家間存在合作,與美國的合作較多,在魚腥草研究領域,我國有著較強話語權,中醫(yī)藥也在逐漸引起亞洲乃至世界各國的關注。通過國家合作網絡,可以預見未來中醫(yī)藥將“走出去”,應用和研究將在全球范圍內開展。但團隊之間的合作較為缺乏,這也表明,魚腥草的研究還有待深入,各國與各機構間的合作還有待加強。

關鍵詞為文獻主旨內容和關鍵信息的概括和歸納,通過對文獻關鍵詞的總結和剖析可知某領域的研究熱點[51]。通過對關鍵詞的分析,中、英文文獻均以“魚腥草”為中心開展。(1)含量測定、成分分析一直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在技術手段層面,GC-MS法、液質聯(lián)用、高效液相色譜是其含量測定的常用方法。揮發(fā)油、黃酮類化合物和生物堿為魚腥草主要藥效成分[52-53],對應了中、英文關鍵詞中的揮發(fā)油、黃酮、甲基正壬酮等。從中文文獻與英文文獻的聚類分析一致性上,推測含量測定、成分分析仍將是今后的研究熱點。(2)成分提取受到研究者重視,揮發(fā)油、醇提物均是熱門的研究對象,如中文聚類9#揮發(fā)油,揮發(fā)油中的魚腥草素(癸酰乙醛)是主要的藥效成分,但揮發(fā)油的性質并不穩(wěn)定,因此臨床上對性質穩(wěn)定的魚腥草素鈉研究更多[54]。關鍵詞中的全草、地上部分的研究提示,魚腥草不同部分所提取的揮發(fā)油化學成分組成基本一致,但各化學成分含量有所差異[55]。根據提取方式的不同,可以檢測出不同的成分,如英文聚類11#醇提物[56]中的黃酮?;谝陨?點,魚腥草揮發(fā)油的研究方向可進一步擴大,魚腥草的醇提物研究有待深入。(3)魚腥草單藥、魚腥草注射液、復方魚腥草等,從藥材到單藥再到復方的藥理作用研究受到學者的持續(xù)關注。中文文獻中抗炎作用和抗菌作用熱度高,而英文文獻側重抗氧化和抗病毒作用。魚腥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機制盡管已有一些研究基礎,但如“魚腥草作為藥物分子的血腦屏障能力及其藥理學特性[57]”的研究空白有待填補。在抗菌作用研究上除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的抑菌作用[58],在耐藥菌株(銅綠假單胞菌等)的抗菌以及廣譜抗菌作用上,研究有待深入。魚腥草抗病毒且?guī)缀鯖]有細胞毒性[59],其機制也需要進一步明確。(4)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技術是現在的新興熱點,用于尋找作用通路,探究多成分、多靶點、多機制的治療作用[2]。在魚腥草中文和英文文獻的研究中均有涉及,為魚腥草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指導魚腥草藥物研發(fā)和合理用藥。

圖12 中文(a) 和英文(b) 關鍵累積頻次熱圖

但本研究僅進行了2013—2023年的文獻分析,在關鍵詞出現的時間上存在一定缺陷,缺乏從起始階段到發(fā)展階段的判斷。

4 結論

10年來,魚腥草研究在以我國為主的國家和團隊中開展,隨著各團隊縱向研究的深入,魚腥草藥理作用機制等將在今后的研究中更清晰明了。各機構間可加強橫向合作,以合作促發(fā)展,推動魚腥草研究步入新高度。大事件的產生促進研究熱點的革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時期,中藥治療收益頗多,魚腥草藥理作用研究也因此再次引發(fā)關注,這在魚腥草中、英文關鍵詞突現圖譜中得到了印證,尤其是英文文獻中關鍵詞COVID-19的出現。從單藥到復方,未來將逐步明確作用機制、靶點通路與成分效果,推進魚腥草更廣泛的應用。魚腥草味辛、性微寒,歸肺經[60],應用在有肺部癥狀的疾病上其作用機制也有待進一步深入。近年來抗生素耐藥持續(xù)被關注,魚腥草作為“天然抗生素”,其對耐藥菌株的抑菌作用研究也有望成為研究熱點趨勢。

面對習總書記對中醫(yī)藥的殷切期盼,中藥質量控制是中醫(yī)藥“走出去”必須把握的一大重點。對于魚腥草質量控制,其含量、作用機制的研究仍需要加深和擴展,與本研究對文獻可視化所得的結果一致。本研究借助大數據與文獻計量學軟件對魚腥草研究熱點和發(fā)展方向進行研究,對今后魚腥草研究的選題和創(chuàng)新有一定意義。

利益沖突 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1] 周燕子, 王敏存, 賀玉婷, 等. 魚腥草揮發(fā)油體外代謝通用客體“印跡模板”研究 [J]. 中草藥, 2021, 52(1): 75-81.

[2] 張福明, 石垚, 韓園園,等. 魚腥草治療病毒性肺炎作用機制的“成分-靶點-通路”多層次互作網絡研究 [J].藥物評價研究, 2022, 45(11): 2188-2199.

[3] 陳宏降, 羅益遠, 劉佳楠, 等. ICP-MS分析魚腥草不同部位中無機元素差異 [J]. 中國新藥雜志, 2019, 28(22): 2769-2775.

[4] Cheng P, Tang H T, Dong Y E,. Knowledge mapping of research on land use change and food security: A visual analysis using CiteSpace and VOSviewer [J]., 2021, 18(24): 13065.

[5] 張宇, 王峰, 姜墾, 等. 基于CiteSpace知識圖譜分析凝膠貼膏制劑的研究動態(tài)與發(fā)展趨勢 [J]. 中草藥, 2022, 53(17): 5459-5468.

[6] 楊倩. 常見文獻計量學工具的分析功能比較研究 [J]. 情報探索, 2021(10): 87-93.

[7] 金童, 邵賽聰, 周麗紅, 等. 復方魚腥草合劑對糖尿病大鼠腎小球足細胞的影響 [J].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21, 32(4): 858-860.

[8] 滑先東, 王海穎. 復方魚腥草改善db/db小鼠腎損傷及其機制研究 [J]. 中國新藥雜志, 2015, 24(9): 1041-1046.

[9] 王巧, 李穎, 李曉琳, 等. 魚腥草種苗質量標準研究 [J]. 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 2017, 31(6): 52-55.

[10] 王韌, 樊啟猛, 李文姣, 等. 基于網絡藥理學的魚腥草治療支氣管炎作用機制研究 [J].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19, 26(10): 91-95.

[11] 張壯麗, 汪婉瑩, 趙璐丹, 等. 聚乙二醇修飾魚腥草揮發(fā)油脂質體的制備與評價 [J]. 中藥材, 2020, 43(11): 2763-2767.

[12] 張洪春, 于雪峰, 李穎, 等. 復方魚腥草合劑治療外感風熱證咽喉腫痛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 [J]. 遼寧中醫(yī)雜志, 2022, 49(10): 62-66.

[13] 魏麟, 黎曉英, 劉勝貴, 等. 魚腥草HMGR基因cDNA克隆、差異表達及蛋白質結構分析 [J]. 中草藥, 2017, 48(18): 3815-3819.

[14] 周燕子, 陳鋒, 王敏存, 等. 基于超分子“印跡模板”的魚腥草注射劑致敏原研究 [J]. 中草藥, 2022, 53(1): 154-161.

[15] 肖美鳳, 張雨恬, 楊巖濤, 等. 基于魚腥草揮發(fā)性成分動態(tài)性的中藥制劑“印跡模板”一致性分析 [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9, 25(14): 150-155.

[16] Jiang Y, Lu Y, Zhang Y Y,. Anti-complementary constituents ofand their targets in complement activation cascade [J]., 2014, 28(6): 407-410.

[17] 張娟娟, 張慶琳, 盧燕, 等. 補體抑制活性物質魚腥草總多糖中內毒素的去除 [J]. 中國中藥雜志, 2017, 42(17): 3398-3402.

[18] Li H, Jiang H D, Yang B,.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hotspots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on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J]., 2019, 687: 687-701.

[19] 唐榮, 魏欣, 馬江, 等. 基于CiteSpace科學知識圖譜分析石榴皮研究現狀及熱點[J]. 中草藥, 2023, 54(12): 3949-3961.

[20] 連妍潔, 商鈺, 劉紅旭, 等.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知識圖譜的水蛭可視化分析[J]. 中草藥, 2023, 54(6): 1896-1905.

[21] Lin C H, Chao L K, Lin L Y,. 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und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thunb [J]., 2022, 27(24): 8893.

[22] Qi S A, Zha L Y, Peng Y Z,. Quality and metabolomics analysis ofbased on HS-SPME/GC-MS [J]., 2022, 27(12): 3921.

[23] 曾娜, 陳啟康, 冀喆, 等. 基于CiteSpace的國內醫(yī)療機構學科建設研究可視化分析 [J]. 現代醫(yī)院, 2023, 23(1): 10-12.

[24] 曹玥祺, 林莉, 潘雄, 等. 基于CiteSpace的淡水環(huán)境微塑料研究現狀及新興趨勢的可視化文獻計量分析 [J].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23, 40(2): 153-160.

[25] 陳定芳, 吳月峰, 李海英, 等. 基于CiteSpace文獻計量法的中西醫(yī)治療痙攣型腦癱文獻可視化圖譜分析[J].中草藥, 2021, 52(14): 4318-4326.

[26] 陳悅, 陳超美, 劉則淵, 等. CiteSpace知識圖譜的方法論功能 [J]. 科學學研究, 2015, 33(2): 242-253.

[27] Ahn J, Chae H S, Chin Y W,. Alkaloids from aerial parts ofand their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J]., 2017, 27(12): 2807-2811.

[28] 黃南龍, 黃煥明, 張碧玉, 等. 中藥魚腥草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概述 [J]. 福建中醫(yī)藥, 2021, 52(3): 58-60.

[29] 劉文龍, 張喜利, 賀福元, 等. 穩(wěn)態(tài)提取工藝中平衡群體的研究及對魚腥草的實驗驗證 [J]. 中國中藥雜志, 2011, 36(21): 2950-2955.

[30] 肖娟, 向安萍, 張年鳳. 魚腥草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J].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22, 31(11): 1563-1567.

[31] 鄭曉鑫, 梁錦裕, 蕭雪蘭, 等. 清熱解毒類中成藥與呼吸道感染抗菌藥物的藥效學研究 [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21, 16(10): 210-212.

[32] Wu X P, Wang T S, Yuan Z X,. Mechanism of compound Houttuynia Mixture as an anti-COVID-19 drug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J]., 2021, 16(5): 1934578X2110167.

[33] 馬臨科, 王娟娟, 鄭成. HPLC-MS/MS測定魚腥草和復方魚腥草合劑中馬兜鈴酸類化合物含量 [J]. 中國現代應用藥學, 2022, 39(15): 2011-2015.

[34] Wangchuk P, Apte S, Smout M,. Defined small molecules produced by Himalayan medicinal plants display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 [J]., 2018, 19(11): 3490.

[35] 劉敏, 蔣躍平, 劉韶. 魚腥草中生物堿類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進展 [J].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 2018, 30(1): 141-145.

[36] 蔣躍平, 陳章義, 劉敏, 等. 魚腥草中抗血栓活性生物堿成分的虛擬篩選 [J]. 中國中藥雜志, 2019, 44(8): 1623-1634.

[37] 孫博, 王夢曉, 劉玉洋, 等. 中藥蟾酥研究進展的CiteSpace知識圖譜分析[J/OL]. 中國現代中藥 [2023-10-12]. https://doi.org/10.13313/j.issn.1673-4890.20221130002.

[38] 張芳, 吳昌鍵, 張霞, 等. 基于Web of Science文獻計量分析的寧夏枸杞研究現狀和發(fā)展態(tài)勢[J]. 中草藥, 2022, 53(16): 5128-5141.

[39] Lu Y, Jiang Y, Ling L J,. Beneficial effects ofpolysaccharides on “two-hit” acute lung injury and endotoxic fever in rats associated with anti-complementary activities [J]., 2018, 8(2): 218-227.

[40] 張城. 魚腥草水提取物治療內毒素-誘導的葡萄膜炎(EIU)大鼠模型的療效評價及其抗炎分子機制研究[D]. 杭州: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2023.

[41] 葉蘇漫, 葉暉, 史宗明, 等. 基于VOSviewer、CiteSpace知識圖譜的中醫(yī)藥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的可視化分析 [J]. 北京中醫(yī)藥, 2023, 42(1): 98-105.

[42] 韓增林, 李彬, 張坤領, 等. 基于CiteSpace中國海洋經濟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J]. 地理科學, 2016, 36(5): 643-652.

[43] 宋秀芳, 遲培娟. Vosviewer與Citespace應用比較研究 [J]. 情報科學, 2016, 34(7): 108-112.

[44] 朱素梅, 覃仕娜, 覃淼, 等. 基于CiteSpace的2016—2021年國內外中藥質量標志物研究文獻的計量學分析 [J]. 中草藥, 2021, 52(9): 2575-2588.

[45] 王奇瑞, 邵菁. 中藥方劑通過維持腸道菌群穩(wěn)態(tài)治療炎癥性腸病的最新進展 [J]. 中國中藥雜志, 2022, 47(22): 5997-6004.

[46] 馬娟娟, 范海鋒. 魚腥草黃酮類化合物提取、純化及抗氧化研究 [J]. 現代食品, 2022, 28(18): 145-149.

[47] 喬韜, 許棟, 陳昳冰, 等. 基于文獻計量的淫羊藿苷研究熱點和未來趨勢分析 [J]. 中草藥, 2021, 52(23): 7293-7301.

[48] 彭國平, 李存玉. 中藥注射劑安全性的分析與思考 [J].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9, 35(6): 744-751.

[49] 周海燕, 洪怡, 章嵐嵐, 等.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復方魚腥草顆粒多組分含量[J]. 中藥材, 2023(3): 701-705.

[50] 李莉, 吳振波. 復方魚腥草合劑聯(lián)合頭孢克肟膠囊治療急性咽炎風熱證臨床研究 [J]. 新中醫(yī), 2023, 55(6): 102-105.

[51] 趙紅, 華雅琪, 周慧琳, 等.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國內外腕踝針研究的可視化分析 [J]. 循證護理, 2023, 9(7): 1237-1244.

[52] 陸曉珊, 林也, 唐琳,等. 魚腥草的化學成分與安全性研究進展 [J].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21, 39(03): 144-147.

[53] 孟杰, 張村, 王禮均, 等. 不同干燥方式對魚腥草中揮發(fā)性成分的影響 [J]. 華西藥學雜志, 2022, 37(4): 398-408.

[54] 黃秋蘭, 薛娜麗, 范德平, 等. 魚腥草抗炎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 [J]. 海南醫(yī)學, 2019, 30(18): 2431-2433.

[55] 黃春燕, 吳衛(wèi), 鄭有良. 魚腥草不同部位揮發(fā)油化學成分的比較 [J]. 藥物分析雜志, 2007, 27(1): 40-44.

[56] Sekita Y, Murakami K, Yumoto H,. Anti-bacterial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ethanol extract frompoultice [J]., 2016, 80(6): 1205-1213.

[57] 吳蘋, 陳芳. 魚腥草提取物抗炎及抗氧化作用研究概述 [J]. 生物學教學, 2020, 45(10): 4-6.

[58] 伍賢進, 李勝華, 盧紅梅, 等. 魚腥草不同部位揮發(fā)油組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J].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14, 39(9): 646-650.

[59] 陳亞喬, 侯林, 崔清華, 等. 中藥抗病毒活性及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J]. 中醫(yī)藥導報, 2017, 23(22): 103-106.

[60] 陳龍, 彭程琪, 樊明旭, 等. 魚腥草藥理作用及抗肺炎作用研究進展 [J]. 人參研究, 2022, 34(5): 52-54.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research hotspots ofHerba based on bibliometrics

KONG Yu-meng, LIU Xiao-xuan, ZHONG Peng-ying, ZHANG Yu-chao, LIU Wen-long, ZHANG Xi-li

College of Pharmacy,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Yuxingcao () by means of bibliometrics.The relevant articles ofwere retrieved from the CNKI, VIP, Wanfang Data, and Web of Science databases, and duplicate data was removed using the literature management tool NoteExpress metrology software. The bibliometrics package Bibliometrix in the R language environmentwas and VOSviewer and CiteSpace were used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publication volume, countries, authors, institutions and keywords of published literature onfrom 2013 to 2023.A total of 1583 Chinese literatures and 229 English literatures were includ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 in the past 10 years was stable and the research continued. China was the country with the highest number of publication and had a strong voice.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English literatur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2021 and 2022. However, deep and extensive collaboration between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were lacking.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focus ofwas mainly on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material basis, antibacterial, anti-inflammatory, antiviral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The application ofand its compound preparations to pneumonia-related diseases and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its volatile oil were the frontiers of future research, and further research was needed. Network pharmacology was a new hotspot, which provides new ideas for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compounds.

; bibliometrics; visualization analysis; quality contr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hotspot; antibiosis; anti-inflammation; antiviral

R28;G350

A

0253 - 2670(2023)20 - 6777 - 14

10.7501/j.issn.0253-2670.2023.20.021

2023-05-20

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21JJ30514);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聯(lián)合基金(3211);湖南省中管局項目(2021204,2021073);長沙市科技計劃項目(kq1907136);長沙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kq2208191)

孔雨朦,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藥質量研究。Tel: 18874708647 E-mail: kongym1997@163.com

通信作者:張喜利,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藥質量研究。Tel: 18229764227 E-mail: xiaoli610@126.com

劉文龍,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中藥質量研究。Tel: 13974821547 E-mail: dragon5240@126.com

[責任編輯 潘明佳]

猜你喜歡
魚腥草英文聚類
亦藥亦食的魚腥草
魚腥草治療慢性鼻腔炎
特別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40
夏季良藥魚腥草
基于DBSACN聚類算法的XML文檔聚類
電子測試(2017年15期)2017-12-18 07:19:27
英文摘要
鄱陽湖學刊(2016年6期)2017-01-16 13:05:41
英文摘要
гУТТУИНИя сЕРДЦЕЛИсТНая
中國(俄文)(2016年7期)2016-09-18 01:22:10
英文摘要
財經(2016年19期)2016-08-11 08:17:03
英文摘要
基于改進的遺傳算法的模糊聚類算法
滦南县| 大同县| 息烽县| 化隆| 泰州市| 枞阳县| 上高县| 安顺市| 简阳市| 峨山| 南召县| 万荣县| 娱乐| 海阳市| 南京市| 安宁市| 乐安县| 镇康县| 葫芦岛市| 苍梧县| 平定县| 贺兰县| 嘉义县| 大兴区| 东港市| 休宁县| 晋城| 饶河县| 忻州市| 库尔勒市| 贡山| 曲阜市| 平南县| 龙游县| 佛学| 那曲县| 惠东县| 通州区| 涿鹿县| 勃利县| 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