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爭涵
殘?jiān)?,正發(fā)出冷白的光芒,許是太過閃耀,引得薄云追著朝它聚攏。于是,發(fā)出的光照到地上時,早已朦朦朧朧。
我端詳著這彎模糊的月,是啊,過不了多久,就是中秋了。
中秋,是我的家鄉(xiāng)一年中極其熱鬧的時候。
自打我記事起,每年的中秋,奶奶總會在樓頂支起紅色木桌,然后擺上些東西。孩童總是將好奇心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我想知道那是什么,然而小豆丁似的我還沒桌腿高,只能離桌子遠(yuǎn)點(diǎn),反反復(fù)復(fù)用力跳起,也只能勉強(qiáng)看到一個柚子。每每當(dāng)我蹦得大喘氣,母親就會趕過來將我抱起。在母親的臂彎里,我看著奶奶手中攥著香燭,口中念念有詞,向著月亮的方向,奶奶說:“月里住著嫦娥。”
月中陰影變化萬千,是否真的住著嫦娥?中秋這天,賞月何故?祭月何故?祈禱又何故?成了我度過的每個中秋都會望著月亮思考的問題,直到——
去年中秋,父親領(lǐng)著我去街上走走。恰巧路過一條人們集中祭月的街,那是我第一次見這般場面——那片紅直直地闖進(jìn)我的視線,全身的血液仿佛都涌上大腦,心快跳出來,莫名的興奮涌上心頭。
父親領(lǐng)著我緩緩地走,耳邊是許許多多的交談聲,不顯嘈雜,聽進(jìn)心中,反倒是一股莫名的踏實(shí)。紅桌上插著蠟燭,燭火應(yīng)了風(fēng)的邀約起舞,映得空氣泛著淡淡的暖。頂上路燈泛黃的光,照清了每個人的動作:小孩子成堆成堆地聚在一起交流著只屬于童年的東西,大人們往桌上擺祭品的、點(diǎn)燭的、向著月亮祭拜的……見我眼睛一刻不眨地看,父親卻要我閉上眼試試。
合上雙眼,嗅覺便被無限放大。祭拜的香燭燃燒后,香料的味道撲著鼻孔而來,仔細(xì)體會,其中夾雜著幾絲水果的清香和月餅的甜。
我又被帶著往高處走。向下看,桌子排成了長龍,綿延再綿延;燭光破開夜的黑,成片地,交映著,閃動著,泛暖著。
又望向天,月亮,亙古不變,而我的心境卻和兒時大不相同。
中秋這日,家鄉(xiāng)人的全部信仰都聚集在月亮上。為中秋點(diǎn)燃的每根香燭,都借著月光,往人們心中去。人們以為自己的祈愿含蓄,殊不知早已在祭月時的每一次叩首、每一次祈禱后再度睜開雙眼閃爍出熾熱的目光中,將渴望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滿月,涌出暖黃的光,太過溫暖,引得人們心中的愿望宣泄而出。
(指導(dǎo)老師:曾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