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蕾
(安徽省蚌埠市動物衛(wèi)生檢驗檢疫站,安徽 蚌埠 233000)
根據動物防疫法規(guī)和生豬屠宰檢疫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我國實行生豬定點屠宰檢疫制度,并在屠宰場官方獸醫(yī)人員和檢疫人員對屠宰動物實施屠宰前檢疫和屠宰后的同步檢疫。屠宰檢疫制度的實施能夠有效規(guī)范屠宰場的日常屠宰行為,同時,也能夠預防和控制傳染性疾病的傳播蔓延[1]。生豬屠宰檢疫是一個十分重要且復雜的環(huán)節(jié),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都會對最終的檢疫質量產生影響,對此,明確生豬屠宰檢疫工作規(guī)范,掌握常見疾病的檢疫方法和處置措施,確保及時發(fā)現動物疫病,及時處置動物疫病,防范傳染性疾病在動物市場流通,保護消費者的身心健康[2]。
每一個批次的生豬在進入屠宰場之前,都應該注重做好入場前的檢驗檢疫工作,尤其是對生豬入場之前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生豬定點對調備案表、生豬運輸車輛備案表、消毒許可證等相關證件進行嚴格的查驗,對于物證不符的禁止該批次生豬進入屠宰場。在此基礎上應該對現場運輸的生豬進行針對性地觀察。重點觀察豬群的呼吸是否順暢、平穩(wěn),體表皮膚是否存在損傷,背毛是否光澤,體表和四肢是否存在充血淤血、潰瘍、爛瘢等病變,以此來判定豬群的身體健康情況。對于入廠前檢查體表相對較為健康的豬群、可以進入到屠宰場,并且要收回相關的證件進行存檔處理,做好詳細的信息登記。屠宰場應該嚴格按照相關分類,將生豬進行妥善有效的分類處理并運送待宰圈舍當中。在進行待宰生豬養(yǎng)殖管理期間,應該確保同一個批次的生豬盡量安排在同一個圈舍當中,不同批次不同來源的生豬不能夠混合養(yǎng)殖,并監(jiān)督運輸人員對運輸工具和相關物品進行嚴格的衛(wèi)生消毒[3]。
生豬在進入屠宰場之后,應該進一步落實身體健康檢查。當前,在很多定點屠宰場當中,由于受到檢測設備和檢測條件的限制,在進行疫病檢查過程中主要通過肉眼觀察、聽診、觸診和解剖等臨床手段進行有效的診斷。在入場后的檢疫工作開展期間,應該著重加強口蹄疫、非洲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寄生蟲疾病的針對性檢疫檢驗。例如,豬群受到高致病性藍耳病危害之后,四肢末端、耳朵、尾部以及乳頭、陰戶、耳間等皮膚表面都會出現發(fā)紺現象,患病豬會表現出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如果患病豬受到口蹄疫病毒的感染,則會在鼻鏡、齒齦、皮膚出現大量的水泡、潰瘍和爛斑。在進行入場后的檢疫工作時,如果發(fā)現生豬存在明顯的病理變化,應該及時向當地的動物疫病防控中心報備,由官方獸醫(yī)人員對病情做出有效的診斷,并將該批次的生豬進行嚴格的隔離,加強封鎖,環(huán)境消毒,切斷病原傳播渠道,防范疫病進一步擴散蔓延。同時,對同一個批次接觸尚未發(fā)病的豬群也需要進行單圈養(yǎng)殖。隔離過程中,對于存在瀕臨死亡的生豬應該及時送入屠宰車間進行緊急屠宰,對各個臟器組織的病變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觀察,死因不明的生豬應該立即進行銷毀,嚴格無害化處理,不得進行屠宰更不能夠進行銷售。
同步檢疫是生豬屠宰檢疫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生豬屠宰之后落實同步檢疫制度,能夠及時發(fā)現患病的生豬制品,并且對發(fā)病情況作出進一步的診斷,明確具體的發(fā)病原因,為后續(xù)階段的病害處置奠定堅實基礎。生豬屠宰之后,要著重加強頭部、蹄部、胴體、內臟組織的針對性檢查。生豬屠宰實施同步檢疫能夠及時發(fā)現臨床癥狀相對較為輕微或者處于隱形發(fā)病階段的患病豬,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有效的處理,將各類疾病的發(fā)生流行率降低到最低程度[4]。生豬屠宰后的同步檢疫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3.1 頭部蹄部的檢查 生豬屠宰之后,首先,應該對頭部進行檢查,著重檢查下頜淋巴結是否存在腫大,表面是否存在壞死病灶。將淋巴結橫切之后,觀察切面是否存在磚紅色,或者周邊是否存在水腫、出血、出血點或者膠凍藥物浸潤等病變。對屠宰生豬的口腔黏膜、鼻端進行全面的檢查,觀察黏膜表面是否存在水泡,爛斑和潰瘍病變。然后,對蹄部進行詳細的觀察,觀察蹄部是否存在水泡、潰瘍、爛瘢的現象。
1.3.2 胴體檢查 該方面的檢查主要是觀察體表皮膚表面是否存在明顯的病變,例如,觀察皮膚表面是否存在充血、出血、淤血,或者存在藍紫色的出血變化,體表皮膚表面是否存在化膿病灶。在開展檢疫過程中,如果發(fā)現了患病豬存在豬丹毒狀的丘疹,要將該患病豬的皮膚切開,查看皮下和皮下脂肪是否存在大量的出血點或者出血現象,以此來判定是否存在豬丹毒感染。如果初步判定為豬丹毒感染,應該將該屠宰豬群進行扣留并進行嚴格的無害化處理。還應該加強脂肪、肌肉、皮下組織的全面檢查,觀察這些組織是否存在變性、淤血或者黃染病變、出血病變、化膿病灶或者出現囊腫現象,重點做好腹股溝淋巴結、肩前淋巴結等部位的全面檢查,查看淋巴結表面是否存在壞死、水腫、出血、充血的情況,如若存在這些病變,提示豬群在中后期可能受到了傳染性疾病的感染,應該將患病的豬群及時扣留,并做好無害化處理。
1.3.3 內臟組織的檢查 內臟組織在檢疫過程中應該著重做好心、肝、脾、肺、腎等諸多臟器組織的針對性觀察。
心臟組織在進行檢疫過程中,重點觀察心包當中是否存在積液,如果存在積液,應該對積液的顏色形態(tài)進行觀察,如果心包的積液呈現清澈的透亮狀,則預示患病豬可能存在病毒感染; 如果心包積液呈現渾濁狀,或者存在大量的纖維素性滲出物凝結,則表明存在細菌感染。然后,對心臟的顏色形態(tài)進行進一步的觀察,一般正常心臟的顏色呈現深紅色或者鮮紅色。對心臟進行解剖,如果存在特征性的病變,例如存在菜花狀的贅生物表明豬群受到豬丹毒感染; 如果存在虎斑心,則表示受到了口蹄疫感染; 如果存在出血性壞死性病灶,則可能受到豬瘟病毒感染。
腎臟組織在檢查過程中,應該重點觀察腎臟的顏色、形態(tài)是否正常。一般健康的腎臟顏色呈現淡褐色,肉眼觀察腎臟表面存在明顯的光澤感,質地比較堅硬并且有彈性,異常病變的腎臟組織外觀通常呈現灰綠色或者深黃色,質地較為松軟,有時腎臟會出現腫大,有時腎臟出現萎縮,在腎臟表面和腎臟實質都可以出現各種斑點、壞死病灶、淤血、腫塊。需要注意的是,豬群受到豬瘟病毒感染之后,腎臟表面和腎實質的典型病變是類似于雀斑的出血點,如果在檢疫過程中觀察到該種病變,應該及時將屠宰的生豬進行扣留,并進行嚴格的無害化處理。
健康肝臟的顏色外觀呈現紅褐色或者深褐色,質地較為柔軟。病變的肝臟組織外觀通常呈現深紅色或者灰紅色,并且在肝臟組織表面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壞死病變,有時出現黃疸癥狀,肝臟質地逐漸變硬,肝臟表面存在大量的出血點或者淤血現象。如果肝臟顯著腫大,表面存在囊腫,尤其是膽管顯著腫大擴張,內部存在大量的磷酸鹽,則預示著受到了寄生蟲感染,例如肝片吸蟲病或者姜片吸蟲病。
胃腸道檢查應重點觀察胃腸道組織是否存在淤血腫大,胃腸道黏膜是否存在充血出血,胃腸道黏膜大量脫落,如果出現這種現象,則預示著存在胃腸道疾病,原因是受到了沙門氏菌、密螺旋體、傳染性腸胃炎病毒、流行性腹瀉病毒、大腸埃希菌等多種病原的入侵。
2.1.1 豬丹毒病的發(fā)病特征 豬丹毒是由豬丹毒桿菌感染引發(fā)的一種細菌性傳染性疾病,同時也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性疾病,在臨床上,豬群主要表現為急性敗血型、亞急性疹塊型和慢性心內膜炎型3 種類型。急性敗血型發(fā)病較為突然,有些患病豬在沒有出現任何臨床的情況下就會倒地死亡,而有的豬群會出現全身性的敗血癥癥狀,體表潮紅,有時會出現紅色的出血疹塊,患病豬的體溫升高到42 ℃以上,眼結膜出現潮紅充血的現象,排出的糞便干凈并攜帶有大量的黏液。發(fā)病后期階段會出現持續(xù)性的腹瀉現象,呼吸極度困難,黏膜出現發(fā)紺現象。在屠宰檢疫過程中能夠發(fā)現毛細管淤血明顯,肝臟脾臟顯著腫大,肺間質增寬,肺實質腫大明顯,心外膜、心冠脂肪都會存在大量的出血點,全身淋巴結腫大,并且腎臟腫大最為明顯呈現大紅腎。亞急性病例主要表現為體表皮膚表面出現大小不一的疹塊,突出于皮膚表面,尤其是在頭部、胸部、背部、頸部、四肢等處可以看到菱形或者圓形的疹塊,初期為紅色后期變成黑紫色。慢性心內膜炎主要表現為關節(jié)炎癥狀,患病豬不能正常運動,行走時一瘸一拐,心跳加速,呼吸頻率逐漸加快,體表皮膚會出現壞死現象,壞死的皮膚主要集中在背部、耳尖、尾部。
2.1.2 豬丹毒病的處理措施 在進行屠宰檢疫過程中,如果發(fā)現了上述的病理特征或者臨床癥狀,應該結合實驗室診斷,嚴格落實撲殺無害化處理制度。疑似病例或者接觸患病豬的豬群,應該進行針對性的隔離,確保健康之后才能夠屠宰。
2.2.1 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的臨床癥狀 豬高致病性藍耳病又被稱為繁殖與呼吸道疾病綜合征,是由繁殖與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病毒感染引發(fā)的一種高度接觸性的重大傳染性疾病。臨床上以妊娠母豬突然出現采食量下降,持續(xù)高熱、流產、早產,產下木乃伊胎、死胎為主要特征,哺乳階段的仔豬會表現出明顯呼吸道癥狀,高死亡率。在生豬屠宰檢疫過程中,主要出現出血性的病變,肺臟組織外觀呈現紫紅色或者灰紅色,腸道會出現局灶性的出血,心臟、腎盂、胃部出血明顯,皮下存在大量的出血點。
2.2.2 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的處理措施 在屠宰檢疫過程中如果出現了上述的臨床特征和病理變化,應該及時進行全面的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對于疑似病例要單獨隔離,經過確診之后,嚴格落實撲殺無害化處理制度。
2.3.1 豬口蹄疫的臨床癥狀 豬口蹄疫主要表現為體溫迅速升高到42 ℃,不能正常采食,從口腔當中會流出大量泡沫狀的液體,患病豬的舌頭、齒齦、口腔內黏膜以及體表皮膚、乳房表面都會出現大量的痘疹和水泡。屠宰過程中,能夠發(fā)現患病豬的心臟組織出現嚴重的損傷,特別是年齡較小的豬群,會表現為心肌炎,心肌纖維病變,心包膜表面會出現針尖大小的出血點,心臟組織呈現條紋狀,俗稱“虎斑心”。
2.3.2 豬口蹄疫的處理措施 在屠宰檢疫過程中,如果發(fā)現了口蹄疫疾病,應該立即向當地的動物防疫中心報告,對運載車輛及其接觸物品進行嚴格消毒,做好屠宰場的無害化處理和封閉隔離工作,做好同批次豬群的全面撲殺和無害化處理。
2.4.1 豬鏈球菌病的臨床癥狀 豬鏈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發(fā)的一種人畜共患的二類動物疫病,不同血清型的鏈球菌感染之后,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特征會存在一定差異性。一般情況下,豬鏈球菌病劃分成4 種類型,第一種是敗血型?;疾∝i的頸部、耳朵、腹部、四肢內側的皮膚表面都會出現大量的出血斑塊,發(fā)病癥狀通常在1 ~3 d 致死率相對較高。第二種是腦膜炎型,主要表現為哺乳仔豬、斷奶仔豬發(fā)病,患病豬軀體麻痹,發(fā)病階段四周頻繁地出現抽動或者倒地不起,四肢呈游泳狀劃動,短時間內就會昏迷休克死亡。第三種是關節(jié)炎型,大多表現為肢體的關節(jié)逐漸腫脹疼痛,患病豬不能正常行走,長時間臥地不起,影響到豬群的正常采食,生長發(fā)育不良,身體衰弱,一般在發(fā)病2 ~3 周之后就會死亡。第四種是淋巴結膿腫型,主要表現在患病豬的頜下淋巴結、咽喉淋巴結、頸部淋巴結會出現明顯的紅腫、腫大的現象,腫脹處會有明顯的熱感,影響到豬群的正常吞咽,患病豬呼吸急促。在上述4 種類型中,后兩種類型往往與第一種、第二種類型混合感染。通過對病死豬進行解剖處理,能夠發(fā)現受到鏈球菌感染,豬群的鼻黏膜、喉頭黏膜、氣管黏膜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現象,氣管、支氣管當中也會蓄積有大量的泡沫狀態(tài)內容物,肺臟充血腫脹明顯,全身淋巴結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腫大出血現象。腦組織表面會存在大量的出血點。將腫大的關節(jié)切開之后,從中流出很多膠凍樣黃色的液體。淋巴結膿腫成熟后,會流出大量的膿性分泌物。
2.4.2 豬鏈球菌病的處理措施 在開展屠宰檢疫期間,當出現上述情況之后,一定要結合實驗室診斷方法明確病情,對患病病例進行撲殺無害化處理,疑似病例和接觸處應該進行有效的隔離,確保健康之后才能屠宰。
綜上所述,生豬屠宰檢疫是保障廣大消費者買上放心肉、吃上放心肉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阻斷各類傳染性疾病傳播流行的有效手段。作為檢疫工作人員,必須提高重視程度,要切實做好生豬入場前入場后和屠宰環(huán)節(jié)的針對性檢疫,并做好常見傳染性疾病的有效識別和針對性的處理,嚴禁不合格豬肉進入市場流通環(huán)節(jié),確保消費者購買的豬肉制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