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玉國
《雪地杜鵑》是作家裘山山的一本旅行散記,也可以說是一部非虛構作品。全書共收錄了作家17篇關于在川藏地區(qū)部隊、軍營、哨所等地行走時的經(jīng)歷與所思所想所感,用生動簡潔的文字描述了一批駐守西藏的官兵軍營生活、愛情婚姻故事,勾勒出一個個性格鮮明、默默奉獻、忍受寂寞、愛國愛家的新時代軍人形象。全書讀起來給人一種清新、清淡、干凈、質(zhì)樸的感覺,如喝清茶,只有細細品讀,香氣才能慢慢溢出來。
書中,作家匠心獨具地把“雪地杜鵑”人格化,說“它們不紅火,也不鮮艷,甚至不秀美。它們的花瓣和枝葉上都有風雪蹂躪的痕跡,它們因為高原缺氧而沒有了花的嫵媚,但它們的確是杜鵑,是美麗的、驕傲的、大無畏的山花”,對杜鵑賦予了獨特的氣質(zhì)內(nèi)涵,用來比擬西藏軍人的氣質(zhì)品格。他們雖然條件艱苦,處于高寒缺氧的環(huán)境,卻是一群有血有肉,有著豐富情感的人。哪怕身處荒蕪的雪山,杜鵑也要盛大、孤獨地開放,因為“它們需要相互溫暖,相互鼓勵,相互燃燒”。“雪地杜鵑”變成了一種象征和隱喻,成為戍邊官兵形象代言人,或者說成為作家塑造出來的一個獨特意象,升華了全書的主題意旨。
作家裘山山作為一名軍旅作家,多次行走在西藏地區(qū),在對西藏風物的描摹上,女作家獨有的細膩、豐富的情感在書中顯露無遺。她在《云端哨所》一文中寫道:“她個子小小的,須踮起腳來才能與戰(zhàn)士擁抱。但她依然以母親和姐姐的胸懷,將高大的戰(zhàn)士們攬在懷里。我相信那一刻,她的心里溢滿了柔情,我相信那些年輕的士兵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柔情。”在《駱駝刺》中,作家描述了在我軍海拔最高哨所之一查果拉哨所參加聯(lián)歡會,當戰(zhàn)士們唱起歌時,“我的眼淚突然涌出,速度之快讓我毫無防備,身上連張紙巾也沒有,只好用兩只手去抹,結果越抹越多,滿臉被淚水浸泡,以致不得不狼狽地離開會議室”。作家寫到這里時說,“為了不讓戰(zhàn)士們擔心,我努力地克制著……我低著頭,不敢去看戰(zhàn)士們的眼睛”。讀到這里,不禁讓人身臨其境。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作家裘山山敢于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這種情感是真實的、自然流露出來的,是直面內(nèi)心、本真的率性表達,成為本書最迷人、最具魅力的地方。書中作家真性情的文字,隨處可見:“話一出口,我就意識到自己太幼稚了,不,是太愚蠢了?!薄捌鋵嵨沂遣缓靡馑迹伦约合褡餍?,尤其在攝像機面前。”“坦率地說,我是怕自己吃不消,也怕太危險,我并不是個勇敢無畏的人”……讀著這些作家內(nèi)心真實狀況的描寫,不禁為作家的坦誠、勇氣所佩服,作家的這種真誠、直率,又恰恰作為旁證,佐證了書寫對象的真實、可信,起到了相互映照,相互補充的作用。
作家這種真情實感的描寫,其實指向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個本質(zhì)問題,就是寫作時要充滿深情,滿懷真摯。王國維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鄙⑽募倚炜烧f:“作者有沒有情感、情懷,從他的散文中一望而知。”由是可見,敢于寫真情實感,直接關系文章的高下。當下,很多文章看起來文字優(yōu)美、故事生動,讀起來卻不能打動人心,根本原因就是作家不敢表達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導致抒情做作、虛情假意,從而影響了文章的藝術性。
真情實感是散文的靈魂,是最好的表達,也是縮小作者與讀者距離、引發(fā)情感共鳴共振的關鍵。多年前,彭學明的長篇散文《娘》引起強烈轟動,原因就是作家敢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在面對母親時自卑,甚至逃避等人性真實的坦露,互襯之下更顯娘的高大、母性的偉大,打動了萬千讀者。
什么才是最好的散文?我以為,優(yōu)美的文字是一篇文章外在的軀殼,巧妙的構思是骨架,生動的故事是內(nèi)核,而最打動人心的卻是作家的真情實感。只有真情才是穿透人心的閃電,是連通作家與讀者心靈的橋梁,也是一篇文章成功的真諦。
(作者系本刊特約撰稿人)
責編:王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