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
什么樣的菜下飯,什么樣的菜下酒?
有些人不太挑剔,都行。在日本漫畫《孤獨的美食家》里,不會喝酒的主角五郎,來到一家不錯的煎餃店—日本人流行吃煎餃,是因為方便冷凍和速食—便發(fā)感嘆,可惜店里不賣白飯:畢竟,日本人是真的可以靠濃湯拉面、油脆煎餃這一類面食來下飯的。五郎沒奈何,要了份炒面就著煎餃吃,越吃越感嘆,覺得這兩樣都是宜飯宜酒:“我真是個不會喝酒的人哪!”
大概,對口味偏清淡的人而言,煎餃和炒面,都是既能下飯又能下酒的吧?
當然,要細分也是可以的。有長輩半瞇著眼,跟我掰手指:“涼菜下酒,熱菜下飯?!?/p>
涼菜,比如雞胗、脆鱔、鹽水花生、茴香豆、虎皮凍……當然還得細分:鹽煮筍、茴香豆、豆腐干、青魚干、肴肉切片、鵝掌、鴨舌、螺螄、爆鱔,這些用來配熱黃酒;涮羊肉?用來配白酒棒!熱菜,則燜蹄髈、梅菜扣肉、草頭圈子、魚香茄子、水煮牛肉……
另一位長輩干脆利落:“烤羊肉串下酒!燉羊肉湯下飯!”
大概,下酒的食物不能太濕潤。蘇軾說他喝酒不挑剔,“飲酒但飲濕”。酒濕,下酒物便不妨干,甚至還有點兒咸。小巧,耐嚼,有味兒。大體上,一切體積纖微、口感爽脆、易入味的,都好。因此下酒的好菜,多是拌、炒、爆、熏、醬、炸。拌則清滑,炒則熱辣,爆則燎香,熏則味深,醬則雋永,炸則干脆。冷熱都有。
下飯的菜,則不妨潤些,或者用老說法,“寬汁兒”。燒、燉、燜,濃釅醇香,稠厚軟爛,不見鋒刃,最好。
如果以歐洲為例,大概正經(jīng)餐廳的前菜—甘藍熏鮭魚、培根魚子醬澆蕪菁之類,或者各類火腿總匯、干酪切片、希臘沙拉之類,適合下酒。
下飯菜,則是各地的主菜,如油封鴨、燉牛肉、燜羊腿、奶汁燉魚等。歐洲館子里適合下飯的主菜,往往都會配一籃子面包或薯條,方便客人主菜吃完不飽時,拿這些面包、薯條掃一下盤子里的醬汁—類似于我們拿湯澆飯,溜溜縫兒。我有位長輩在蘭斯,看見濃燉鯪魚和第戎風燉牛肉搭配葡萄酒,他念叨:“這個拿來就米飯多好呀!”
大概對長輩而言,酒本身就有味了,下酒菜味道普遍更細致些,吃菜下酒,是一種味覺享受,是稍微滿足了飽肚需求之后,一點點對更美好生活的渴求。
下飯菜則是根本:要實在,要踏實。
有些宴席更是把下酒菜和下飯菜分開。下飯菜的特色—大碗;大多不是所謂火候菜,可以預(yù)先做好;以及,紅燒或湯菜居多—寬汁兒,汁兒濃。比如,以前常見的四大碗或六大碗規(guī)格:東坡肉、粉蒸肉、四喜丸子、獅子頭、川海參、川三片、川魚肚、蝦米白菜、鹵煮炸豆腐。
據(jù)說“麻婆豆腐”本是成都城北門外鄉(xiāng)下飯鋪的陳麻婆做的,同治年間每碗豆腐八文。最初做這么辣,據(jù)說是為了讓腳夫們多吃幾碗飯。
所以麻婆豆腐的元素,就是下飯菜的最優(yōu)解:清油入鍋煎熟,下肉炒到干、爛、酥,再下豆豉與辣椒面兒,最后下豆腐,勾芡,出鍋。油香,豆腐軟,肉爛酥好入味,麻辣鮮香,濃汁出鍋。所以集潤澤、濃稠、麻辣、香滑、輕軟于一體的麻婆豆腐,就是教科書般的米飯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