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學教育學院 吳洪成 高 璐
遵化,今屬唐山市所轄的縣級市,據(jù)《遵化縣志》記載,此名來源于“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作為聯(lián)合國地名專家組所認定的“千年古縣”,素有“畿東第一城”之稱。在康乾年間清代書院蓬勃發(fā)展時期,燕山書院于此地誕生。
康熙年間,隨著國家政治開始穩(wěn)定,政權不斷鞏固,清政府的書院政策由順治年間的百般抑制轉向適當放寬,遵化燕山書院就誕生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
燕山書院在遵化州城東街,本為義學,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 年),遵化知州劉之餛在察院遺址擴建,適齡生童紛紛前來就學,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shù)匚慕淌聵I(yè)的發(fā)展?!把嗌健?,其意一為承竇燕山興學之遺風;二為借境內同名山脈的聲譽來勉勵教師和學生。當?shù)囟嗳喂賳T都對燕山書院的辦學活動給予了支持。乾隆三十九年(1774 年),新任遵化知州李蔭椿出身進士,他從入仕的親身經歷出發(fā),認為為國培養(yǎng)人才是書院義不容辭的職責,于是為燕山書院興建講堂正廳、儀門、廂房等建筑,使之成為一所各項設施較為完備的地方書院。
燕山書院在光緒年間達到辦學鼎盛,設施條件進一步完善,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影響力擴大,成為京東、冀北區(qū)域的著名文教勝地。
在科舉考試教育目標制衡下,燕山書院的課程安排以“四書”“五經”為主,甚至直接教授生徒寫作八股文和其他各種考試文體。有時山長和教習也會根據(jù)科舉考試訓練要求,教授文學詩賦、歷史典籍、法律規(guī)程,乃至于將數(shù)理醫(yī)藥等相關教材納入討論、學習范圍。
“教學相長、講學自由”是燕山書院師生開展各種教學活動的主要特點之一,燕山書院偶爾允許不同學派人士到院進行會講,彼此切磋及爭鳴。
燕山書院立有規(guī)章,在院長選聘、生童請假、酗酒賭錢以及考課蒙混等方面按章做事,以官說濫薦、名實不符、形同虛設、放任自流等流弊為恥,若有發(fā)現(xiàn)則懲治不貸。
在教學方法上,燕山書院與清代其他河北書院相類似,即大多以學生自主讀書、刻苦鉆研為主,教師輔之以啟發(fā)誘導,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書院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自己閱讀及探究,教師則是一個領路人,充當答疑或討論、咨詢者的角色,對學生讀書、修身進行多方面指導,意在通過教師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刻苦鉆研精神。這是燕山書院與同期地域內地方官學之別,是超越優(yōu)勢之所在。
山長作為書院的掌舵人和主講者,對穩(wěn)定和提升書院的教學質量至為關鍵。清代河北書院的山長大多是由各省督撫學臣聘請的碩學名流之士,意在由官府掌握對書院的控制權。書院山長的待遇非常豐厚。燕山書院的山長一經聘任,“每歲束金平銀一百二十兩,分季致送。每月薪水東錢五十吊,到齋按月致送。年節(jié)敬共東錢二百吊,端陽中秋,各送東錢六十吊,年節(jié)送東錢八十吊。”
燕山書院的考課分為官課、齋課兩種,官課由地方官員命題和閱卷,一月一次,齋課則由院長命題評卷,一個月四次??颊n的內容與書院日常的教學內容一致,一般內容為八股文、詩賦、古文、解經、策、論等,實際上,這樣的考課形式是針對科舉考試所進行的模擬式測驗,具有應試教育特點。除考課外,燕山書院規(guī)定“生童各具功課一冊,逐日將所讀經史、詩文,一一注明某篇某行或某句止。次日早起,整理清楚”,以便山長第二天“抽取背誦,以稽勤惰”。生童需要每天在山長的名冊簿上親筆簽到。
燕山書院對學生品德教育極其重視,要求書院生童嚴格自律,追求優(yōu)良的德行,對于行為懶散、放任游蕩以及道德失范者予以處分及管控。對德行考核不合格的學生,尤其是對其或危及全體,或破壞學風、踐踏院規(guī)、敗壞倫常的行為,書院有戒飭、開除、鳴鼓驅逐、除名并報官立案永遠不許入院肄業(yè)應試等極為嚴厲的懲罰。燕山書院對道德倫常的重視,于今日教育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清代河北書院經費的來源一般分為三種,分別是學田租銀、官紳捐資和發(fā)商生息。自清朝雍正年間(1723—1735 年)下達“創(chuàng)辦省會書院”的詔令后,書院辦學政策趨于寬松的狀態(tài),士民以及當?shù)毓賳T對書院經費的補貼與捐助也逐漸增長。因此,燕山書院在雍正至乾隆時期(1723—1795 年)擁有了較為豐厚的辦學資金,包括教師的聘用以及生童膏火發(fā)放的費用也有了保障。
燕山書院作為經費收入的官地有2 頃37 畝,每年秋后,大約可以收租糧21 石1 斗,為書院的日常支出以及師生膏火費用和其他費用提供了部分來源。另外,院門左右房舍每年收出租錢9000 文,也為書院提供了收入補充。遵化州鄰近豐潤、玉田二縣,每年捐解束脩膏火銀360 兩。其支發(fā)未敷,知州捐俸補給。燕山書院采取了多種途徑相結合的方式來保障書院的經濟來源,將經費不足的風險降到最低。這無疑是辦學治校的明智之舉。
清代河北書院的支出項目繁多,大致分為三大類:基礎設施建設開支、教學活動和管理經費開銷。
在基礎建設支出方面,最主要的就是用于修葺房屋和置備設施。管理、教學活動支出包括山長、教師薪水,門役、齋夫、伙夫等人員的工錢,學生膏火費及獎勵,“生童課卷”印制,資助書院生徒參加科舉考試等。
清代河北書院經費管理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官府直接管理,另一種是官民合作,共同管理,燕山書院采取的是后者,同時又兼納前者因素,即書院自主管理,官府從中監(jiān)督。燕山書院成立董事會,選任董事來對日常院務進行督辦,其中就包括對資金的管理。
光緒二十四年(1898 年)和二十七年(1901年),針對書院改制和興教育才問題,光緒皇帝先后兩次頒布“諭旨”,在這一史稱書院“近代改制”風暴中,燕山書院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改為遵化州官立中學堂,再后來演化為現(xiàn)在的遵化市第一中學。
清代遵化知州李廷瑞曾為燕山書院題聯(lián):“循義塾之成規(guī),敬業(yè)樂群多士至今思諫議;值訟庭之清暇,論文講藝同舟何幸得林宗”。燕山書院秉持著扶持風化、造就人才的教育理念,先后為全遵化培育出100 余位時哲名宿,清代遵化州中士林大多出自燕山書院。燕山書院嚴謹?shù)膶W風、濃厚的學術氛圍、對人才的重視,至今仍對冀東北的教育產生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