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天嬌
夜深了,書桌前的那一抺光卻依舊閃耀著。
完成一天的課業(yè)后,那抹近似嚴苛的燈光,似乎終于允許我翻開這本心愛的散文集,頷首同意我追尋汪曾祺先生的腳步了。
前年的初秋,初入中學的我一腳便踩進了生活的“沼澤”。有時,一道晦澀難懂的數(shù)學題就讓我的心情跌到低谷,一場艱難的考試就可以讓我的信心陷入迷茫的黑暗之中。
也就在那年的冬日,我“初遇”了汪曾祺先生,只是當時的我未能真正了解他。
直到初二上學期,學到了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先生在文中說:“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濃綠的?!边@讓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對早已被試卷淹沒的家鄉(xiāng)雨季的記憶,似乎與他所說的極為不符。家鄉(xiāng)的雨季是猛烈的,急促的,但無疑也是美麗的。
我不禁對汪曾祺先生的文章產(chǎn)生了興趣,開始追尋他的腳步,找尋他的作品。
此后,我在每天完成作業(yè)后,閱讀一篇汪老寫的散文。當他寫著“波爾多液顏色淺藍如晴空”這如詩的文字時,卻沒有人知道,他正經(jīng)歷著下鄉(xiāng)勞改的艱辛和落寞。這句話在我的心中燙出一個口子來,是啊,我緣何會為了一點挫折而傷神難過?那么艱難的時候,汪老先生都能為發(fā)現(xiàn)一種好吃的馬鈴薯而高興,我為何不能追尋這苦中作樂的情懷呢?
于是我開始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尋找一個平衡點。比如,看路旁長勢喜人的梧桐樹,聞街邊炒得溫熱馥郁的栗子香,再比如想想這位每晚必會見面的“老朋友”。
這位老朋友當真頑皮,他時而細數(shù)教授們的兩三軼事,時而又語:“人生忽如寄,莫負茶、湯、好天氣?!睋崞搅宋倚闹斜橐暗慕箲]。他時不時地總結自己平淡的一生定要愛著點什么,就像草木對光陰的鐘情,這堅定了我追尋世間美好的信念。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不僅來源于生活,也來源于那一份信念。他說:“人生可用四個字來形容——人生苦短,為這苦短,我馬不停蹄,一意孤行?!蔽易x到這句話時正值期末考試結束,原先的一股拼勁兒剛想松懈下去,卻被先生的言語定在原處……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未曾謀面的我們見字如晤。先生所寫的文字,如暖黃的燈火,讓我用一生去追尋。
‖山西省孝義市第六中學
‖指導教師:張文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