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情境
不一樣的開學季,學校常常會舉辦一些趣味性的活動來“迎新”。如書畫、長跑、遠足、放風箏等各項活動。請你跟蹤采訪其中的一項活動,結合現(xiàn)場的見聞、感受,擬寫一則消息,把活動的盛況傳遞給大家。
要求:1.要素要完整,突出新聞消息的特征;2.合理安排消息的結構,建議采用倒金字塔結構。
1 題目已經(jīng)明示了報道的對象——迎新趣味活動,“見聞”“感受”“盛況”等信息也提示了報道內容可以參考的范圍。
2 根據(jù)寫作要求“突出新聞消息的特征”,我們首先根據(jù)閱讀經(jīng)驗,來鎖定報道的關鍵信息及所寫消息的框架。
首先,我們根據(jù)題目提供的情景和寫作提示從“迎新趣味活動”中選取最具有報道價值的素材。這類活動常見的項目有“迎春書畫”“迎春長跑”“迎春遠足”等。選素材力求突出“新穎”,能吸引人。比如“長跑”此類活動司空見慣,看到題目大家都能想到報道的內容,不能吸引讀者。而像“迎春風箏節(jié)”之類的活動就較為吸引人,讀者會感興趣。即便是受活動限制,學校開展的就是一些常規(guī)性、大眾性的活動,我們也可以選取新穎的角度去報道,比如報道迎春長跑,你可以從活動的規(guī)模之大、過程中互相幫扶等角度來選材,體現(xiàn)對此項活動的重視程度,以及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風貌。
其次,選好素材之后要擬定報道提綱。消息結構主要分為標題、導語、主體、結語等部分,消息正文的結構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式,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開頭,次要材料放在后面。
擬寫的標題必須簡明、準確,幫助讀者了解報道的事實。比如你報道的對象是“首屆風箏節(jié)活動”,我們可以設計為“首屆風箏節(jié)引發(fā)‘聯(lián)動效應”或“我校成功舉辦首屆風箏節(jié)”。
設計導語要用簡明生動的文字,集中呈現(xiàn)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鮮的事實,鮮明地提示消息的要旨。比如“3月21日下午,為了給學生一份開學迎新禮物,在校學生處的組織下,我校首屆風箏節(jié)盛大開幕,活動的開展,亮麗了天空,也綻放了青春”。
主體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是對新聞作具體全面闡述的部分。應按時間順序或邏輯順序寫作,先寫主要的,再寫次要的。消息的結尾還可以有結語,可以概括事實,也可以指出事情的發(fā)展趨勢。有時為了更好地讓讀者了解新聞事實,還可以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需要注意的是,背景必須緊扣主題。具體寫作我們可以參考下面一則消息:
“零口供”鎖定劃車案嫌疑人
光明日報3月31日 (記者呂獻峰 通訊員張易廷 閆夢男)日前,濱海新區(qū)公安局通過完整、嚴謹、精準的證據(jù)鏈條,“零口供”偵破系列劃車毀財案。
近期,居民張先生到濱海新區(qū)公安局新村派出所報警,稱自己的黑色轎車被人惡意劃損漆面,損失近1000元。接到報警后,辦案民警第一時間對現(xiàn)場進行勘查,經(jīng)甄別監(jiān)控錄像資料,發(fā)現(xiàn)一名可疑男子遛狗路過此處時,使用不明物體在張先生車身上劃過,隨后離開現(xiàn)場。辦案民警循線追蹤,通過甄別可疑男子體貌特征等,確認3起類似劃車案件均為同一人所為,涉案金額達5000余元。
辦案民警一方面繼續(xù)固定證據(jù),一方面開展走訪取證等,最終鎖定嫌疑人鄭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并依法傳喚其至派出所調查。嫌疑人鄭某到案后,拒不承認自己的違法犯罪行為。辦案民警調整偵查思路,圍繞構建完整、嚴謹、精準的證據(jù)鏈條開展系列工作。新村派出所在濱海新區(qū)公安局法制支隊三大隊的指導下,逐一核查案發(fā)期間40余小時途經(jīng)的870余名路人,通過科學嚴謹?shù)暮A勘葘Ψ治觯罱K認定只有鄭某對被損車輛做出劃車動作,有明顯作案行為,據(jù)此“零口供”鎖定嫌疑人。日前,鄭某已被濱海新區(qū)公安局依法執(zhí)行逮捕。
這則消息標題醒目,概括了新聞的主要內容,而且富有懸念感,引發(fā)讀者強烈的閱讀期待。第一段為導語部分,在標題的基礎上,豐富了一些信息,概述了新聞的核心事實。主體部分先是用一句話介紹背景,然后敘述案件的偵破過程,其中較為詳細地敘述了如何通過“零口供”偵破案件的事實。這則消息各部分以及主體部分的敘事要素均完整,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把新近發(fā)生的重要事實報道出來,寫法值得我們借鑒。
3 選好了素材,擬好了寫作提綱,而完成這個稿子還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確保報道信息的真實性,即構成消息的事實,包括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甚至每個細節(jié),都必須完全真實,準確無誤。在新聞的真實性上,無論怎樣強調都不會過分。新聞報道絕不能無端捏造,虛構故事;不能移花接木,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事實之上;不能拔苗助長,任意“拔高”事實的意義和價值,增加所謂的教育意義;不能添枝加葉,把個別說成一般,把偶然說成必然。二是報道內容力求簡明扼要。寫作中把重要事實敘述出來,除了必須交代的時間、地點、人物、結果、意義外,事件發(fā)生的環(huán)境、條件和過程只需略寫。消息在表達方式上以敘述為主,敘述要努力做到:概括而不抽象,簡潔而不疏漏。
4 如何體現(xiàn)新聞報道的簡明扼要,我們可從下面的這則消息中得到啟示:
科技日報合肥3月28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馬騁教授團隊通過球差校正電鏡的原子尺度觀測,研究了空間電荷層對全固態(tài)鋰電池中離子傳輸?shù)挠绊?,并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微觀機理和過往幾十年的認知截然不同。研究成果發(fā)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研究人員以經(jīng)典固態(tài)電解質的晶界作為研究對象。在此前的認知中,該材料之所以具有過大的晶界電阻,是因為空間電荷層在晶界附近形成了鋰離子濃度極低的區(qū)域,從而限制了離子遷移效率。而馬騁教授團隊通過球差校正電鏡觀測發(fā)現(xiàn),晶界附近的鋰離子濃度反而高于材料中的平均水平,并精準確定了這些多余鋰離子在晶格中的位置。結合理論計算和電化學測試,他們發(fā)現(xiàn)這種晶體結構能實現(xiàn)相當高效的離子傳輸,和文獻中被普遍接受的假想截然相反。這一發(fā)現(xiàn)修正了關于空間電荷層的認知,也為全固態(tài)電池的界面優(yōu)化提供了指導法則。
上面的這則消息報道的事件可謂意義非凡,導語部分簡要概述了事件的核心部分,給讀者大致的印象,主體部分就圍繞著“人+事”來簡要敘述,沒有鋪開情節(jié),正體現(xiàn)了概括而不抽象,簡潔而不疏漏。
5 對于這個寫作任務,最后還想提醒大家兩點:其一,主題不能過多。每一則新聞都有自己的主題,主題必須突出。有些同學初寫消息時,總想把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全都寫出來。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因為事情太多會讓人記不住主要事件,主題太多會導致消息主題不突出。其二,語言不可浮華。新聞的語言要樸實自然、通俗易懂,讓老少、各個知識層次的讀者都能看得懂。除了通訊、特寫外,一般的消息只要按照事實敘述就可以了,不必運用過多的修辭手法及華麗的詞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