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白酒,有許多人曾想借著中國人飲用燒酒的歷史往上推,推到唐宋,直追兩漢,甚至更為久遠,尊稱杜康為白酒的“釀酒始祖”。然而李時珍《本草綱目》里說:“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chuàng)其法,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這就是說,中國蒸餾酒釀酒史,是從元代開始的,時間上當在13 世紀末至14 世紀初,元代文獻《飲膳正要》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
中國人喝酒歷史很長,只是元代以前的中國人,喝的酒應該是溫柔細膩、度數低的黃酒,而非酒精度高達五六十度的烈性酒。漢末及至三國,“關羽溫酒斬華雄,曹操煮酒論英雄”,喝的是黃酒,黃酒需要“溫飲”;唐代大詩人李白“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琥珀般的酒色,顯然也是黃酒,宋代打虎英雄武松,“三碗不過崗”,喝得爛醉,也是黃酒……
可以說,自永嘉之亂、衣冠南渡直到南宋滅亡,這近千年的時間,中原地區(qū)戰(zhàn)亂頻仍。北方大批精英輾轉來到江南,黃酒作為中國漢族的民族特產,在江南地區(qū)得以存續(xù)發(fā)展。雖說元代出現了蒸餾燒酒,但由于強大的漢文化余脈流播,黃酒仍然強勢雄居全國酒類飲品的首位。
南方人一直偏愛低度米酒,這或許與江南溫軟細膩的文化底色有關。即便是到了民國,以魯迅、胡適等為代表的知識大家和精英人士,大都喜愛黃酒,這也是黃酒能夠長期作為中國酒文化象征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人們現今耳熟能詳的“白酒”一詞,沒有在民國出現過。那個時候民間俗稱“燒酒”“燒刀子”,或稱“高粱酒”“白干酒”等。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幾十年,“白酒”之名才出現,這件事得感謝我國已故著名白酒專家、酒界泰斗沈怡方,他與中國白酒界的一些大佬,將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fā)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fā)酵、蒸餾、陳釀和勾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統(tǒng)稱為“白酒”,這就是中國“白酒”的出現。一如中國畫中的“白描”創(chuàng)作手法——線條簡單、色彩單一,但展現出來的畫卻有著不一樣的精神和質感,同時也樸素、簡潔、流暢、生動?!鞍拙啤敝?,生動形象,簡潔明了,是對酒文化的重大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因為糧食緊缺,“五斤糧食出一斤酒”,客觀上限制了白酒的釀造。直到1953 年,首屆全國評酒會在京舉辦,評出了四大名酒。那個淳樸年代,酒類沒有聒噪的“金融屬性”,此后,“江山代有好酒出”,各領風騷,輪流坐莊。烈性白酒反超黃酒,黃酒才變得有點“落寞”了。
這些習俗沉淀下來,到了“改開”時期,人們紛紛下海經商,橫向聯(lián)系,渴望一夜暴富,也不乏一夜暴富的成功者。這個時候,人忙得不得了,少了品賞黃酒的閑情逸致。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喝的都是烈性白酒。在全國,黃酒大概早已經算不上主流酒類飲品了,只有長三角地區(qū)的人們還愛喝點。
我說酒的“黃白沉浮”這段往事,是想說明,大眾對酒的偏好,是會隨著世事變易而變易的,不知什么時候,保不準又會時興起純糧米酒來。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叫朱敦儒的才子,也是官員,他作《鷓鴣天·西都作》的詞,其中有“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散漫與疏狂”。做人如此,做酒的道理也差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