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霽紅
“下課后,你到走廊等我,和你說個好玩的事!”
“老子不稀罕,沒空等你。昨天你去哪兒了?”
“吼吼,還不是被老媽罵了,沒敢上線和你一起火拼~”
…………
你能想到,這些對話是兩個“死黨”在英語課上,你來我往,一句一句地寫在一個紙條上的嗎?難怪英語老師拿著紙條來找我的時候,一副欲哭無淚、無法理解的表情。
“周老師,你能相信這是兩個重點高中成績還不錯的學生干的事嗎?而且,竟然發(fā)生在早上第一節(jié)課上!他們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看著紙條上的小字、表情包、火柴人、槍支、刀劍各種簡筆畫,第一感覺竟然不是憤怒,而是啞然失笑。這兩個身高一米八的小伙子,內心住著的是怎樣表情豐富的兒童?我壓下失笑的情緒,安撫了英語老師,然后轉身去找兩個“肇事者”。
打開辦公室的門,兩個大男孩低頭站著,一副“我錯了”的樣子。我剛要開口,小張搶先說:“老師,都是我不好,是我先給他寫的紙條?!毙≈苊φf:“老師,本來寫了一句都要結束了,是我又給他畫小人,忘乎所以了?!?/p>
我看著他們,忽然想起了陶行知三塊糖的故事,于是我說:“先表揚一下兩位吧!”他們驚愕地看著我。
“第一,沒和英語老師起爭執(zhí),說明尚且記得尊重老師;第二,能主動來辦公室,看來是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對;第三,能搶著承擔責任,有擔當;第四,這字寫得不錯,畫也畫得很好;第五……”
沒等我說完,他們兩個滿臉通紅地打斷我說:“老師,求您別說了。再說,我們要鉆進地縫了!”
看到他們誠懇的表情,我正色道:“既然知錯,那么我們想個將功補過的辦法吧。既然是在英語課上的事情,那是不是需要為英語老師、為英語課做點什么?”
我給他們一天的時間思考,結果第二天,他們就給了我一個驚喜。
第二天早讀之前,小張拿了4盒A4一半大小的小紙條,頁眉印著班級的班名、同學姓名和日期。第一盒是本單元的重點句子漢譯英;第二盒是泰勒的英文歌詞;第三盒是日常英語名言;第四盒,是空白頁。小張說:“昨天,我和小周犯了錯,我們很愧疚,決心用行動來彌補過失?!?/p>
小周接著說:“我們兩個心想,既然因為小紙條引起,那么就以小紙條的方式來表達歉意。我們設計了咱們班英語專屬知識卡,第一盒幫助老師考重點句子;第二盒是大部分同學喜歡的歌曲,我們打算以后每周帶領大家學一首;第三盒每天兩句、每周一頁,可以幫助我們寫英語作文;第四盒是空白頁,給老師考單詞用的。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好的建議,可以提出來,我們一定服務到底。”
同學們聽了,先有點驚訝,之后熱烈地鼓起掌。我適時提議“有好的想法還可以提出來呦!”
“小張的簡筆畫畫得不錯,可以在英語卡的右下角設計一個標志?!?/p>
“可以把我們班的班徽畫在卡片上,統(tǒng)一印發(fā)。”
“小周可以每周設計一份重點詞語辨析印發(fā)下來。”
“還可以增加點英語詩歌。”
…………
一時間,教室的氣氛活躍起來,最后決定:1.兩個人每周輪流負責,堅持在早讀時間和大家共讀經(jīng)典詩歌與名言;2.堅持每周教會大家一首英文歌;3.堅持考單詞和本單元重點詞句,并為全班批改。當英語老師得知這些決定后,也快樂地加入到這個隊伍里。就這樣,英語專屬卡活動一直堅持到期末。
每一個少年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孩童,淘氣和叛逆,偶爾的溜號和開小差是他成長中的一部分,教師無需放大錯誤,讓學生無地自容。在他們極需被尊重、被認同的時候,用我們的寬容和引領做向導,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每個孩子的心靈最隱蔽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出獨特的音響。要想讓孩子的心和我們的話發(fā)生共鳴,就必須同孩子對準音調!”
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