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嘉
在電視還沒普及,又沒有電腦和手機的年代,看電影對老百姓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休閑方式和精神文化需求。
從前,通州放映電影的場所有通縣禮堂、通縣電影院、工人俱樂部、新通劇場和東方影劇院。除了電影院,1983年初,西集、馬駒橋都同時建了影劇院,第二年投入使用。老百姓除了在電影院看室內(nèi)電影,還看室外的露天電影。據(jù)《通州文化志》記載:“1959年宋莊、西集等公社先后建立13支電影放映隊。1966年全縣發(fā)展到17支。1981年達到206支?!边@樣的舉措,方便了鄉(xiāng)村百姓看電影。
建于1955年的通縣禮堂(1993年7月重建落成后改名為通州會堂)位于新華大街北側(cè)多福巷36號,是縣里舉行大型會議的場所。這里也不定期演節(jié)目和放電影,票都是縣里有關(guān)單位免費發(fā)的。
據(jù)記載,通縣電影院位于西海子公園東側(cè),日偽時期是私人戲院,通州解放后曾經(jīng)是冀東十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禮堂,1950年初改建為電影院(曾經(jīng)歷過翻建和功能改造)至今。因電影院在西海子公園旁邊,老百姓習慣把其稱呼為西海子電影院;工人俱樂部位于通州體育場西側(cè),既是放映電影的場所,也是會務場所,由通州總工會管理;建于1954年的新通劇場位于新華大街21號,設有觀眾席1060個,有池座和廊座,既能演戲也能放電影;建于1988年的東方影劇院位于車站路14號,在東方化工廠職工家屬院西側(cè)。如今,通州城里只剩下通州區(qū)電影院了,其他三家電影院早已先后拆除,原址建了其他建筑。
在通縣電影院、工人俱樂部、新通劇場這三家電影院門前的墻壁上,都有精美的巨幅電影宣傳海報,是由美工站在腳手架上,一筆又一筆畫的。后來,通縣電影管理站(1981年更名為通縣電影發(fā)行放映公司)在閘橋十字路口東南角的墻上,專門設置了巨幅電影宣傳海報并定期更換。
這三家電影院最初放映的是黑白電影,后來有了彩色電影,電影銀幕也由小銀幕換成了寬銀幕。從早到晚,每天放映的電影都不重樣。有了新電影,三家電影院門前常排起買票的長隊。新電影在這三家電影院按順序先后放映,時常是這家電影院剛剛放映完,負責跑片的工作人員馬上帶著電影拷貝,騎自行車送到下一個電影院。
買電影票還是很方便的,這三家電影院門口都有賣票的窗口。為了方便居民購票,通縣電影管理站在閘橋東南角的位置設置了售票亭,三家電影院的票在這里都能買到。不論是附近的老百姓,還是來閘橋繁華商業(yè)區(qū)購物的顧客,都能就近買電影票。過了幾年,這個售票亭搬到了通州百貨商場東門外。
中小學生買的都是學生票,每張票五分錢,而成人票是一毛五分錢。
通縣電影管理站千方百計做好電影放映工作,特意把三家電影院每月放映的電影用彩色大字報紙印成單子,定期發(fā)到機關(guān)、學校、工廠、醫(yī)院等單位。這些單位把組織職工看電影作為職工福利之一,經(jīng)常組織職工看電影,特別是有了新電影時。
中小學也把組織學生觀看電影,當作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方式。我上小學時,曾看過《祖國的花朵》《平原游擊隊》《雷鋒》等電影,讓自己從小就懂得了怎么做才是對的,尤其是長大了應當做個什么樣兒的人。
那時,居民住房普遍緊張,家庭人口又都比較多。搞好對象的年輕人之間說點兒悄悄話很不方便。于是,生活賦予了他們無窮的智慧。在這種情形之下,他們要么去新華大街“軋馬路”,要么去河邊或西海子公園北側(cè)的假山去享受二人世界。就我所知,公園假山上有很多松樹,還有石頭,真是景色宜人之處。當年,不知留下多少浪漫故事。除此之外,他們還去電影院一起看電影。
我在工廠上班期間,廠里每月都發(fā)電影票。每次發(fā)電影票,已經(jīng)搞好對象的年輕人,常找老職工借電影票,下次發(fā)電影票時,年輕人再還給老職工。如果電影票的座位號不挨著,他們再找人換成座位挨著的。他們都把和對象一起看電影當成最幸福、最甜蜜的事兒。一張普通的電影票,不知促成了多少人喜結(jié)良緣。
后來,有了錄像磁帶和錄像帶播放機、光盤和影碟機。在新華大街、西門、北大街、商業(yè)街、玉帶路、玉橋中路等地方都有租賃錄像帶和光盤的店鋪。不少人家還買了錄像帶播放機或影碟機,坐在家里就能看自己喜歡的電影和電視連續(xù)劇。此外,城鄉(xiāng)繁華地帶還有錄像放映廳,花錢不多就能看錄像。
現(xiàn)如今,電視、電腦、手機都已經(jīng)普及了,電視還有回看功能,手機、電腦也能夠搜索;通州的影視城也越來越多,讓老百姓觀看影視劇的途徑越來越多,越來越方便。
我打小就是個電影迷,在諸多的國內(nèi)外影視劇中,我最愛看那些拍得好,演員演什么像什么,能打動人心,甚至讓人感動得垂淚,看了一遍還想再看的影視劇,比如《地道戰(zhàn)》《冰山上的來客》《英雄兒女》《五朵金花》《任長霞》《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這樣的影視劇都富含獨特的感染力,或許這就是我喜歡看的緣由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