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釗
直到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
藥巷像只狹長的船停泊水磨溝。
那里誰的腳趾搖擺,
在船底,在水中。
沉潛而下,是烏魯木齊
厚實的壁壘,方艙形的,
足足有三層那樣的月光色。
你看到鋼琴蓋般的穹頂。
藥巷之船被深深庇護起來。
它的帆檣一部分觸探到了
崖畔外空無一人的林藪。
你一邊用踱步丈量那清涼地,
一邊忍不住彈撥沾滿腳踝的雨中曲。
鶴是確定的,櫻桃未必會如愿。
傳統(tǒng)的意思就是,讓鶴與櫻桃
相遇,那樣你看到,鶴銜櫻桃起舞。
鶴高昂身子,將雙翅揮拍成風(fēng)帆。
金色,赤紅,靛藍(lán),黑白,集鶴于一身。
它銜在尖喙的,未必是櫻桃。
也可能是一串手工琢磨的桃核。
藝術(shù)家們捻弄的佩飾。稱用以修心。
我們看看這:禮法的,文明的,詩的
傳統(tǒng)。當(dāng)你走近藥巷門柵——
季節(jié)快得讓人無暇應(yīng)對。
你用趁手的數(shù)據(jù)眼,來不及辨識
真正由時間賜予長巷的刻紋;
你翻了翻篋中詞,唯見一枚
如落葉靜美的詩箋躺在土地懷里。
另一種可能,你繼續(xù)深入藥巷腹地,
暮歲像水墨一寸寸浸染草木肌體。
你一無所憑而混沌,漫步聽雪樓周圍。
你推動燦亮亮的旋轉(zhuǎn)門,像往常旋轉(zhuǎn),
從拐角切進(jìn)來幾近空白的畫,是一顆顫亂的心。
眼前的南山很小,我們叫它護山。
山腳下一里地,我們修筑一所
坐北朝南的小屋,跟抱廈一般。
土坯,木椽,幾塊磚,
總是碎秸草拌和的泥皮。
在那明亮朝南開的玻璃窗,
躺下就可看到整片護山。
祖母掖了掖棉被,
孩子們臥在盤坐的腿膝邊,
她用手輕拍哄孩子午睡。
從南窗望去,小雪飛舞,
大鳥在山間杏樹回旋又落足。
牧羊人收攏羊群開始返回。
一座高丘,一間小屋,
彼此照看,慢如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