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今天用電腦把一些文學家最常用到的字選擇出來,這些字會構成一個有趣的美學現象。比如,秦觀常常用到“迷”“失”“閉”“孤”這一類字,這些字本身就形成了特定的美學意義。李白很喜歡用“金”“歌”“酒”這一類字,它們也會產生不同的質感。我們在閱讀文學時慢慢會發(fā)現,句子本身可能是了解詩人的一種方式,更重要的是單字,單字本身是它真正的質感所在。
如果是另外一個詩人,他可能也會寫“霧”“樓臺”,可是不會用“迷”,不會用“失”。秦觀用“孤”去形容“館”的時候,那種客棧流浪者的孤獨感馬上就出來了。這里其實在講告別,他也沒有明講。詩人有時候是借助于一個事件,但是真正寫到的東西是生命里比較本質的流浪意義。
(摘自《蔣勛說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