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慨
《像這樣的小事》
作者:[愛爾蘭] 克萊爾·吉根
譯者:馬愛農(nóng)
出版:人民文學出版社
時間:2023年6月
定價:50元
當全城噤聲,集體保守著一個邪惡的秘密時,僅有的一個好人必須面對無盡的敵意,作出自己的抉擇。
《像這樣的小事》是一部不長的長篇小說。故事發(fā)生在1985年圣誕節(jié)前幾周的愛爾蘭小城新羅斯,煤鋪老板比爾·弗朗年近不惑,雖是未婚女傭的私生子,卻白手起家,事業(yè)有成,家庭幸福。他立志讓五個女兒出人頭地,因此把她們一個接一個地送進城中最好的天主教女校。
但另一方面,他也似乎沒來由地時常受著小小的煎熬。每當夜深人靜,在床上和妻子聊過別人的苦難——“這樣的小事”后,弗朗總是輾轉(zhuǎn)難眠,“煩躁不安,最后,只好下樓去把水壺燒開,沏杯熱茶。他手里端著杯子,站在窗前,看著下面的街道,看著他能看到的那段河流,看著那些瑣碎小事:流浪狗在垃圾箱里翻找殘羹剩飯;薯片袋和空罐頭在風吹雨打中滾來滾去;人們從酒吧里出來,跌跌撞撞地走回家。有時,這些腳步踉蹌的人會唱上幾句;又有些時候,弗朗會聽到尖銳而狂熱的口哨聲和大笑聲,這使他緊張起來。他想象著自己的幾個女兒一天天長大成人,走進男人的世界。他已經(jīng)看到男人的目光在追著他的女兒。他內(nèi)心的某個角落經(jīng)常感到緊張;他也不明白是為什么”。
五個女兒是弗朗的軟肋。他本人和他母親的命運讓他多出了五份恐懼。此外,即使不斷風聞傳言,他也無法想象城中的好牧人修道院實乃本地最大的黑惡勢力,院中修女口口聲聲要守護愛、信仰和慈善,200年來扶危濟困,致力于收留苦命的女青年,實際上卻勾結(jié)政府,用野蠻方式經(jīng)營著城里公認的洗得最干凈的抹大拉連鎖洗衣店,任由大量走投無路的婦女受到系統(tǒng)化的剝削和虐待。強迫勞動、隨意體罰、強奪嬰兒、死于非命等惡性事件層出不窮,處處表現(xiàn)出對基督教理想的可怕背叛??蛇@些統(tǒng)統(tǒng)不過是“這樣的小事”,封存于集體沉默的恐怖外罩之下。
弗朗原也覺得傳言只是傳言,直到圣誕節(jié)前送煤上門,遇到一群困在好牧人修道院里的女青年。她們蓬頭垢面,飽受摧殘,遭到父母、法律和信仰的三重背叛,剛剛被奪走了新生的骨肉,也一并失去了人的尊嚴和生的勇氣。一個都柏林口音的女孩當面跪下來哀號,只求弗朗把她帶到巴羅河畔——她要在河里淹死自己。
弗朗一時不明白眼前的情況。他退縮了。惡修女聞聲而來,把他送出門外。他像丟了魂似的開著車,忽然迷了路。
起霧了,一片片濃霧在空中盤旋,道路蜿蜒曲折,沒有轉(zhuǎn)彎的余地,于是弗朗向右拐上一條小路,往前開了一段,再向右轉(zhuǎn)上了另一條小路。這條小路越來越窄,他又拐了一個彎,經(jīng)過一個干草堆——他隱約覺得先前好像見過。他遇到一頭走失的小牛,身后拖著一小截繩子,還遇到一個穿馬甲的老人,拿著鉤鐮,正在路邊砍一大蓬枯死的薊草。
弗朗停下車,向老人道了聲晚安。
“勞駕你告訴我,這條路會把我?guī)У侥睦锬???/p>
“這條路?”那人放下鉤鐮,身體靠在鉤鐮柄上,眼睛盯著他,“孩子,你想去哪里,這條路就能帶你到哪里?!?/p>
他能去哪兒呢?弗朗在道德上陷入無力抉擇的兩難境地,又落入控制著全社會的共謀之網(wǎng)。他有心挺身抗惡,伸出援手,卻不斷受到告誡,要他好好過日子,在視而不見中讓平靜的生活繼續(xù)向前。這些誘惑、忠告或威脅,有的來自管理罪惡事業(yè)的修女,有的來自普通的市民,甚至他自己的妻子艾琳。
小說的另一條線索是弗朗的身世。他母親很小就在新教地主威爾遜太太家?guī)蛡颍?6歲時惹上“麻煩”,大著肚子被天主教家庭趕出家門,幸得威家繼續(xù)容留。弗朗從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去了哪里。母親在街角跌死之前,對父親的身份一直守口如瓶。威爾遜太太后來允許小弗朗留在家里幫工,供他上學。長工內(nèi)德也對他照護有加,還說他父親很可能是威家來自英格蘭的某位訪客。私生子弗朗雖在學校受到同學辱罵和虐待,但總不至于像抹大拉洗衣工的兒女那樣,被當作孤兒擄去,賣到大洋彼岸的美國。他畢竟有過幾年母親的陪伴。也許正是因為這種背景——昔日的私生子,如今五個女兒的父親——才讓他成了萬千市民里幾乎僅有的一個,難以對眾多抹大拉少女的悲慘遭遇無動于衷——他的軟肋是那些鎖在黑店受苦的小母親,以及她們被奪走的小囡囡。
他們繼續(xù)往前走,又遇到了一些弗朗認識和不認識的人,他發(fā)現(xiàn)自己在問:不能互相幫助,活著還有什么意義?走過這么多年,活過幾十個春秋,過完整整一輩子,一次也沒有鼓足勇氣去反對現(xiàn)狀,卻還要自稱基督徒,面對鏡子里的自己,這可能嗎?
比爾·弗朗是個虛構(gòu)的人物,教會的罪惡卻是浸透血淚的事實。
天主教會對愛爾蘭的控制史,也是一部婦女兒童的受虐史。從18世紀到20世紀末,天主教會一直在愛爾蘭運營抹大拉連鎖洗衣店,名義上收容“失足婦女”,實際上監(jiān)禁不幸者約三萬人。1993年,一個埋有155名女子的無名墳場在其中一座洗衣店后的修道院內(nèi)被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的罪惡秘史才漸次得到揭露。20年后,愛爾蘭政府作出了正式道歉。
像絕大多數(shù)愛爾蘭人一樣,作家克萊爾·基根(一譯吉根)出身于羅馬天主教家庭。在《像這樣的小事》的獻辭頁,她寫道:“謹以此書獻給在愛爾蘭母嬰之家和抹大拉洗衣店飽受折磨的婦女和兒童。”她在小說里含蓄但有力地暗示我們,沒有建立在縱容、恐懼和沉默基礎(chǔ)上的全社會共謀,這樣大規(guī)模的作惡怎么可能延續(xù)長達兩三百年的時間?
基根成名雖久,但只出書四種。前三種《南極洲》(中譯本《南極》)、《走在藍色的田野上》和《寄養(yǎng)》均已在中國出版?!都酿B(yǎng)》拍成蓋爾語影片《文靜的女孩》后,得到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提名?!断襁@樣的小事》也于去年獲得了英國的奧威爾政治小說獎。這不僅因為基根“用優(yōu)美的文字再現(xiàn)了20世紀80年代的愛爾蘭風貌”,也顯而易見地,是因為她展示出了一個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政治勇氣。
《帝國與革命:埃德蒙·伯克的政治生涯》
作者:[英]理查德·伯克
譯者:梁雪 賈丁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6月
定價:248元(共兩冊)
本書將伯克還原到他最初的政治和智識背景中,顛覆了伯克維護傳統(tǒng)、反對進步的固有形象,反對將伯克定義為一個落后的民權(quán)反對者。相反,作者賦予了這一人物多重面向,將伯克描繪為一位有獨到見解的思想家、一個富有激情的政治家、一個行動的哲學家。
《秦漢工匠》
作者:[美]李安敦
譯者:林稚暉
出版社:理想國丨上海三聯(lián)書店
出版時間:2023年7月
定價:139元
本書屢獲大獎,是一部可稱“如何把沉默的人造物轉(zhuǎn)化為言語性史料”的美術(shù)史方法論示范。透過本書,作者帶領(lǐng)我們了解了真實具體的男女工匠們以及他們所處的復雜的社會、商業(yè)和技術(shù)網(wǎng)絡(luò),讓我們體悟到千年前的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背后,有著與當下的你我一樣的人性。
《梁啟超:亡命(1898—1903)》
作者:許知遠
出版社:單讀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8月
定價:88元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被迫流亡日本,卻意外踏上全球化的時代浪潮。本書以大量細節(jié)還原歷史場景,塑造了一個有著豐富情感維度的政治亡命者形象;并以梁啟超為中心,牽引出嚴復等維新同仁,他們的熱情與掙扎,敷演出一部19、20世紀之交的全球風云畫卷。
《彼得羅夫流感》
作者:[俄]阿列克謝·薩利尼科夫
譯者:李春雨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時間:2023年7月
定價:69元
本書獲得2018俄羅斯全國暢銷書獎。這個社會病了,所有人都得了一場精神流感!在后蘇聯(lián)時期的葉卡捷琳堡,一種可怕的流感正侵襲著彼得羅夫一家。家庭成員各自隱藏的秘密也逐漸浮出水面……荒誕的筆觸、懸疑的設(shè)置、富有快感的敘事節(jié)奏,給人以另類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