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璦伊
春意氤氳,梁間沐浴著傾瀉而下的陽光,暖意滋生。一木椅,一木桌,一瓷碗,撲鼻茶香。熱氣蒸騰而上,在空中如散在水中的墨,糾纏又散開,散開又糾纏,然后隱匿于半空。
茶,苦盡甘來。中國人愛茶,敬茶,東方茶葉也便是從這里飄向了全世界。我愛喝茶,不過沒有文人雅客對茶的細(xì)細(xì)品味,只是煙火凡塵中一位粗野常人對于茶之濃色高香的追求與喜愛罷了。不過茶正是如此,總是用它的淡淡香氣包容這世間萬千。一口茶入喉,滌昏清神,宛如飛雨灑輕塵。茶香從口中蔓延,舌尖初嘗苦澀,入喉卻是甘醇,不同于提神醒腦的其它氣味來得那般猛烈且富有沖擊性,茶之提神,是緩慢的,如江南春水般一波一波地推著、逐著,輕柔地讓品茶人從或頹累或昏沉的狀態(tài)中逐步剝離。
白居易貶為江州司馬后以飲茶解心中愁苦,他道“小盞吹醅嘗冷酒,深爐敲火炙新茶”。江州司馬一襲青衣,頂一閑職醉情于山水,游與三兩僧侶,閑時煮茶吟詩。茶上寄托了白居易欲報國而不得的無奈與失望,從兼濟(jì)天下轉(zhuǎn)而獨(dú)善其身后的恣意與閑暢?!按悍冀鈵涝娙吮?,非葉非花只是香?!笔炔枞缑臈钊f里如此形容茶香,在與茶的朝夕相伴中,他從那一碗如春水般盈盈流動的綠中領(lǐng)悟出了如“誰謂茶苦,其甘如薺”一般的讀書之道。
佳碗盛好茶,陸羽認(rèn)為,最好的盛茶容器,當(dāng)屬如玉青瓷與勝雪白瓷。茶碾成茶末后送入青瓷茶碗,水環(huán)繞著茶注入,用茶筅輕盈地?fù)舸?,直到打出如春日未融盡的雪一般的浮沫,這便是宋朝的點(diǎn)茶。宋人把詩意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在了茶上。那淡雅單純的顏色,或淺或深的花紋,如同茶面瀲滟的水波。
不過,喝茶也并非是文人雅士的特權(quán),如今的人們,杯中盛著泡好的茶,在街邊老人繡著花的布袋中,在教師整齊的工作桌旁,在與好友閑談時的茶幾上,擰開杯蓋,撲面的是濃郁的茶香與蒸騰的熱氣,送入口中,如被露珠沾濕的嫩草的清爽氣息充滿鼻腔,疲憊遁于無形。這時,總要在茶滑過喉嚨時情不自禁地溢出一聲“啊”似的嘆息,這又何嘗不是茶為煙火生活增添的幾分情趣。
拎起一把精巧的紫砂壺,茶從壺嘴流出,沖進(jìn)碗底,回旋激蕩,茶葉因突如其來的水流打著旋兒,不久后又變回優(yōu)哉游哉的模樣,茶便靜靜躺在那兒,沐浴著和煦的暖光。
‖江蘇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學(xué)‖指導(dǎo)教師:李春梅
吉吉工作室J I J I G O N G Z U O S H I
春日晴好,暖陽明媚,微涼的晨光里,一杯熱茶,帶來一段美好的光陰。茶文化是中華文化中清新淡雅的一脈,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們對茶有自己高深精邃的情懷雅韻,平凡百姓對茶也有著煙火凡塵的追求與喜愛。白居易可以寄情于茶,楊萬里也曾解悟茶道,陸羽更是著《茶經(jīng)》以傳后世,而忙忙碌碌的世間眾生,雖然名不見經(jīng)傳,但也由著茶香慰藉疲勞、增添生趣。茶的淡淡香氣包容這世間萬千,“于默默中更顯現(xiàn)大潔大凈的沉香”,成就了它與眾不同的非凡魅力。
其實(shí),沖茶時沸水和茶葉在沸騰沖撞中的淬煉,多么像人生中的某些境遇,只有在磨礪、煎熬、踏平泥濘的征途后,山重水復(fù)的盡頭,才是柳暗花明。品茶時先苦后甘的層次感逐漸顯現(xiàn),溫馨也會在心間悄然蔓延,人與茶,和諧共通,在樸素的自然里,孕育著最為深刻的人生哲學(xué)。
【適用文題】品味;清歡如茶;讓茶香走進(jìn)心靈;茶里的中華文化……(苗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