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薇
清晨,慵懶的太陽漸漸爬了上來,但終究是不舍,仍留半身在山巒之間,只將絲絲縷縷的金光投向大地。這陽光照亮了我的記憶,也照亮了記憶中姥爺?shù)哪侵慌f針管。
從我記事起,姥爺?shù)姆块g里就放著一個小木箱子,里面放著大大小小的針管,姥爺經(jīng)常將最粗的那根針管拿出來反復(fù)擦拭。
母親告訴我,姥爺退休前在獸醫(yī)站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給動物治病、打疫苗之類,因為人手不夠用,所以他總是很忙。時常半夜有人敲門去請姥爺給他們家的小羊接生,他從不推辭,常說:“莊稼人養(yǎng)個羊不容易啊,能幫就幫一把?!庇袝r回來都后半夜了。在姥爺?shù)耐ピ豪镉幸惠v舊自行車,暗舊的車身見證了它的年邁,本該掛著車牌的地方掛著一個破舊的筐,姥爺平日里去給動物看病時,這個筐里就放著姥爺?shù)哪鞠渥雍鸵恍┧幤贰?/p>
姥爺退休后除了伺弄他的菜園子,依舊做著獸醫(yī),只是來找他給家畜看病的人少了,姥爺?shù)娜兆右睬彘e了許多。之前母親給姥爺打電話,他還心疼電話費,姥姥去世后,姥爺卻漸漸開始主動給母親打電話,像小孩子一樣和母親講述:今天又幫誰誰誰家看的幾只牲畜,它們是什么情況……到了周末,母親帶著我們回姥爺家時,偶爾碰上他推著那輛舊自行車給家畜看病回來,車筐的木箱子里放著各種針管。我們往家返時往往都很晚了,姥爺便又推著自行車把我們送出村口,車筐里裝的是姥爺種的時令蔬菜。
有一次,我在姥爺家看電視,電視里講的是農(nóng)村新變化,這時姥爺走了進來,嘴里叼著一根旱煙,笑著說:“那時候啊,村里很艱苦……”平時話不多的姥爺好像突然打開了時間的閘門——那時村里的牲畜常常因為疾病而死,村民卻找不到獸醫(yī),他立下志愿,要成為一名獸醫(yī)服務(wù)鄉(xiāng)親。為了實現(xiàn)大學(xué)夢,他為此付出很多心血和淚水,最終如愿成為一名合格的獸醫(yī),每天騎行數(shù)十里路為家畜看病,卻從不覺得勞累……
和我講這些故事時,姥爺一直看著他木箱子里的舊針管,耄耋之年的他說起話來還是那么鏗鏘有力,充滿自豪。那些針管見證的不止是一名老獸醫(yī)對往昔歲月的懷念,還見證著他那無私的精神,那是歲月頒發(fā)給他的特別獎?wù)隆?/p>
‖指導(dǎo)教師:張繼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