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央
衛(wèi)風·淇奧(節(jié)選)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
有匪君子,如金如錫,
如圭如璧。
寬兮綽兮,猗重較兮。
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浩然的君子風度
《淇奧》是《詩經(jīng)》中描寫中國古代君子的一首詩。從心志到性情,從外表到行為,是寫實的而非虛化的,是真切的而非想象的,完全可以成為一份君子養(yǎng)成的范本。
詩中人物以適當?shù)难b點,點到為止地為儀容增色;他“善戲謔兮,不為虐兮”,懂得語言的幽默風趣,并能熟知言語的分寸把握,用高明的語言藝術(shù),適可而止地為生活添彩。他“瑟兮僩兮,赫兮咺兮”,因為心向光明,所以周身光彩,因為責任莊嚴,所以使人敬重。
古時候的君子,不僅要修煉外在的言行儀表,還要修煉內(nèi)在的心志。他們要佩戴玉佩,行走時玉石敲擊出九霄環(huán)佩般的悅耳之聲,以提醒自己要行動有序、舉止優(yōu)雅。玉要琢、石要磨,同樣,對于人的錘煉,也需要切磋琢磨、時時修整,在知識中學習與反思,在經(jīng)驗里磨練與潤澤。雕琢自我,也善澤他人。
內(nèi)心有所堅守
“綠竹猗猗”“綠竹如簀”,竹,是堅強挺拔、奮勇向上的,同時,又是堅實于腳下的——就像君子,能保持一份堅守的情懷。君子可在陋巷而不改其樂,樂在自己的堅守里,不改初衷,不畏評說。
作為心中有操守的君子,無論親友怎樣不解,無論命運怎樣不公,無論當下怎樣不順,都不能輕易動搖內(nèi)心的堅持。生命里那份真實的初衷,原始而珍貴。
讓我們也學著在自己心中珍存一份堅守吧,這既是對我們所求之物本身的尊重,也是對生命一種負責任的態(tài)度。
美文賞讀
《淇奧》為君子而寫。
淇水之畔,綠竹猗猗,有位文采出眾的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凡是玉石骨器都需要精心打磨,方能圓潤明亮,器物尚且如此,君子更要用心琢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君子的德行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漫長的磨礪中養(yǎng)成。
那位君子頭戴冠冕,有青銅般的意志,有玉器般的莊嚴。他靠在華麗的馬車上與人談笑,語言詼諧幽默,哪怕開個玩笑,也無人怨他。
世間真有這樣的君子嗎?我的回答是:有。
魏晉時期的動蕩歲月,怎樣活,如何活,全在于人內(nèi)心的選擇。善良的人活成了君子的姿態(tài),丑惡的人活成了小人的嘴臉,所有的爭斗、離間、追捧,盡數(shù)融入這千年的風雅。唯有那個人,從始至終,活出了自己的瀟灑。
那一年,阮籍走遍洛陽,以酒為伴,以琴為友,寫下詠懷古詩八十二首,以詩寫情,借古諷今。亂世中,他宛如一縷清風,一生追尋自由。
阮籍的一生都被仕途牽絆,司馬昭獨攬大權(quán),被株連者甚多,阮籍日日緘口不語,明哲保身,不愿參與任何朝堂爭斗。即使這樣,他也無法擺脫司馬昭的掌控。司馬氏為了拉攏他,派人上門提親,想與阮籍結(jié)為親家。為了躲避這門親事,他飲酒至酩酊大醉,這一醉,就是六十日。無論是真醉,還是假醉,總之,他逃過了一劫。司馬氏無奈之下,只好作罷。阮籍無法躲避,就反其道而行之,用自己放蕩不羈的行為來諷刺那個時代。
這不是亂世,卻也不是盛世,而是異?;靵y的年代。若不愿意在世俗中墮落,便只能隱居在竹林之中,撫琴長嘯。很快,阮籍結(jié)識了王戎、嵇康這樣志同道合的友人。他們縱情于江湖,遠離朝堂,在那清風明月之中,指點江山。即使千百年后,也很難有人做到如他們那般“任性”。
一日,阮籍正在下棋,手中的棋子還沒有落下,忽聞母親去世的噩耗。他神色淡定地對好友說:“萬事下完棋再議?!蹦鞘撬簧邢碌米盥L的一盤棋,棋盤上的黑白子讓他不知所措,處變不驚的面容下是一顆正在滴血的心。一局棋后,他沒有歸家,而是飲酒三斗,最后一口鮮血吐出,仰天長嘯:“窮矣!”
母親喪期過后,阮籍又重新過回了混沌的生活。他不愿意用眼看世界,只用心去看,他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那年寒冬已至,就在眾人準備御寒之物時,他靜靜地離開了這個塵世,他的一生便這樣消耗殆盡。一世風流戛然而止,那是前無古人的魏晉風度,是低吟淺唱的絕世風華。
在逆境之中,君子的處世之道常常與旁人不同,如果無法改變,也絕對不會順從。那竹林中再也尋不到君子的身影,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需經(jīng)千磨萬鑿,才能成就一段精彩的人生。
試問,你心中的君子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