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紫芮
悠遠的夏日午后,寂靜而沉悶。升起熱風(fēng)的晴空下,遠來的飛鳥盤旋著掠過,太陽正盛。
一路合歡樹盛開,蟬勾住樹干嘶聲地叫:“知——了!”過往行人匆匆,沒有人注意,一團絨球突然墜下——有人注意到了,但未曾停留。我看見了那抹棕白,地上的小生靈緩緩顫動。待走近了,蹲下身來,原來是只麻雀。
它比成年麻雀小一些,羽翼剛剛豐滿。我抬眼望一望頭頂,一個鳥巢掩映在疏離的合歡樹枝頭。它用一雙眼睛窺探著四周,緩緩翕動翅膀。不知是否以前從未飛過的緣故,盡管它數(shù)次離地幾分,晃晃悠悠蕩向高處,又不知什么緣故重重掉下。我伸手探向它,我應(yīng)該可以把它送回它的家。
但是它躲開了,盡管我可以在瞬間阻擋它,抓住它,但我猶豫了。我很擔(dān)心這么小的鳥兒會不會在這樣的試飛中撞壞,一次飛翔,就是一次撞擊。灰暗的地面敞開了疼痛的懷抱,迎接這弱小的身軀。路過的人好奇地看著我,時間一點點過去了,我不知所措,不知是該就此走開,還是在此幫助它。
我選了最令人想不到的一種方法,我等它。
時光如水流過,在這個午后溫潤了起來。盡管驕陽似火,我內(nèi)心的浪潮起起伏伏,伴隨著這只鳥兒,一次一次前進,一次一次后退。聽聞世界上有種很有名的蝴蝶,美麗華貴,然而存活率很低,一些幼蟲在蛹里就窒息而死了。故有人心生惻隱,施舍憐憫,剪破了它的蛹,然而出來的蝴蝶肥胖又笨重,一生都飛不起來。
要是想剪斷它的羽翼,就剪破它的蛹吧。因此,我選擇等它。
伴隨著最后一聲啾鳴,麻雀振翅而翔。它沒有回到樹上,沒有回家。它依然飛得一抖一抖的,但是已經(jīng)穩(wěn)定到足以擁抱這天空。那小小的身影此刻已經(jīng)擺脫了束縛,融入城市八月的藍天,映襯著夏季的白云,背后是車馬喧囂,綠樹如蓋。
【評點】
文中的作者面對羽翼并不豐滿、晃晃悠悠行走的小麻雀,心情經(jīng)歷了一番曲折的變化。一開始,想把它送回枝頭,卻被小麻雀躲開了;“我”可以在瞬間抓住這只麻雀,強制它的路徑與去留,最終卻猶豫了;最后,“我”選擇的方式,是等待它自己去完成生命的救贖。這場等待充滿耐心和愛意,最終,小麻雀終于張開稚嫩的羽翼,跌跌撞撞地擁抱天空。恰如一只毛毛蟲努力脫繭而出,向著前方的光亮飛去。這不禁讓作者反思生活,外界的助力僅僅是輔助,但內(nèi)在的蛻變只能自己來完成。或許,等待就是一粒種子,它要落地,要播種者的勞動,要聽得懂春天和世界的召喚。你需要足夠努力,才能讓生命閃耀,去擁抱前方車馬喧囂、綠樹如蓋的美好。
【適用文題】生如蟻而美如神;生命的力量;植下一顆種子;守望;助人與自助……(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