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勝楠
泱泱中華,萬古山河。探古追昔,何以中國?
“中國”二字從何而來?在浩如煙海的典籍、文物中,能否找到“中國”最早的出處?
2023年6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中國國家版本館。展廳內(nèi),一件造型渾厚、工藝精美的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熠熠生輝。何尊,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1963年出土于陜西寶雞,收藏于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其內(nèi)底刻有銘文“宅茲中國”,是目前發(fā)現(xiàn)“中國”二字最早的實物記錄。
時光蒙塵 廢堆尋寶
何尊的發(fā)現(xiàn)過程頗為曲折。
1963年8月,寶雞市一陳姓村民無意間在自家屋后的土崖上發(fā)現(xiàn)了一件青銅器。這件器物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重14.6公斤,即使飽經(jīng)歷史風霜,也難掩其造型之渾厚、工藝之精美。然而在當時,該銅器還是淪為這戶人家盛糧食的器皿,兩年后,又流落到廢品收購站。
所幸天佑文脈。不久后,寶雞市博物館的專家在廢品收購站發(fā)現(xiàn)了這件青銅器,見其造型凝重雄奇,紋飾嚴謹而富有變化,斷定是一件比較珍貴的文物,便以30元將這尊青銅器買回博物館。經(jīng)考古人員確認,這是一尊西周早期時的青銅酒器,浮雕為“饕餮紋”。
對于考古學者來說,從廢品站淘“寶”并不稀奇,只是當時的人們還不知道,輾轉(zhuǎn)進入博物館的這尊青銅器,還蘊藏著一個更大的驚喜。
1975年,饕餮銅尊因其造型圖案精美被選送至國家文物局作為全國新出土文物精品展出。在清理何尊銹蝕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其內(nèi)底刻有12行共122字的銘文。這段銘文記載了周成王營建洛邑、建造陪都的重要歷史事件,極具史料價值。由于該青銅尊乃是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做的祭器,考古學界遂命其名為“何尊”。
方寸之間 見證歷史
何尊銘文寫道:
唯!王初雍,宅于成周,復稟武王豐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茲大命。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雖小子亡識,視于公氏,有勛于天,徹令。敬享哉!
唯!王恭德裕天,順我不敏。王咸誥:何,賜貝卅朋,用作庾公寶尊彝。
唯!王五祀。
銘文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成王開始在成周營建都城,對武王進行豐福之祭。成王于丙戌日在京宮大室中對何進行訓誥,內(nèi)容講到何的先公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統(tǒng)治天下。武王滅商后則告祭于天,以此地作為天下的中心,統(tǒng)治民眾。成王賞賜何貝30朋,何因此做尊,以作紀念。
何尊銘文,記述了文王受命、武王滅商、成王遷都等西周時期的重大政治事件,這與《尚書》之《洛誥》《召誥》中的記載相吻合,從而證實了歷史文獻的真實性,為西周歷史的研究和青銅器的斷代,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通篇文字最為學界所矚目的莫過于其中出現(xiàn)的“宅茲中國”四字,這是現(xiàn)存文獻中發(fā)現(xiàn)最早的“中國”一詞,其意義不言而喻、價值難以估量。
這里的“中國”一詞,并不是如今人們理解的意思。“中”字,其甲骨文像旗桿上下有飄帶的旌旗。在甲骨卜辭中有旌旗、中間等義,指一定范圍內(nèi)居中的位置。而“或”是“國”的本字,始見于西周金文,表示以武器守衛(wèi)疆域領土之義。何尊上的銘文“余其宅茲中國”,大意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區(qū)。
盡管在華夏文明形成的初期,“中國”只是一個方位區(qū)劃上的概念,但這種提法與國名“中國”的出現(xiàn)仍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關聯(lián)。隨著歷史演進、朝代更替,“中國”一詞從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義,繼而又被賦予了王朝統(tǒng)治正統(tǒng)性的意義。直到清末,“中國”一詞被用作國名出現(xiàn)在官方正式文書當中。
傳承千載 永葆生機
三千多年前,一抔黃土封住了一件青銅器的光芒,而“中國”這個根植于華夏兒女心中的字符,卻不只被鐫刻于方寸之間,還隨歷史文脈不斷流淌,永葆生機。
2022年1月26日,故宮開年大展“何以中國”在文華殿開展。佇立在展廳中心位的西周青銅器何尊,是對“何以中國”這一文化主題最好的詮釋。人們紛至沓來,只為一睹祖先的字跡,窺見文化的源流,看到“中國”最早的輪廓。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發(fā)表重要講話時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x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xù)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xiàn)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
回望千年歷史,“中國”的含義在不斷變化,而“中國”二字卻已融入中華兒女血脈之中,傳承千載,無論前行的道路風云激蕩,抑或曲折坎坷,中華兒女心中所秉承的大國胸懷,維護國家的強烈意志始終未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