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童飛
(山西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主要是解決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澆筑產(chǎn)生的收縮、沉降等病害問題,結合施工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在基礎底板、梁、墻等位置進行臨時施工縫的留設及相關施工。在進行后澆帶設置過程中,其位置、距離等都需要通過準確的計算確定,尤其是寬度的確定需充分考慮施工的便利性,以免產(chǎn)生應力過度集中而發(fā)生裂縫問題,通常為800~1200mm。衛(wèi)生間、地下室等防水要求較高的位置需要設置后澆帶,需對止水帶構造進行深入考慮,確保較好的止水效果。按照不同的作用,后澆帶通常可分為沉降后澆帶、伸縮后澆帶、溫度后澆帶三種。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甚至在施工后期會由于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而產(chǎn)生混凝土裂縫問題,此時借助后澆帶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xiàn)對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該項技術主要指的是為了避免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因為不均勻收縮、沉降以及外界氣溫變化而導致裂縫問題出現(xiàn),工作人員根據(jù)標準要求來預先設置特定寬度同時經(jīng)過一定時間后再澆筑混凝土帶于梁、墻、板等部位的一類施工技術,其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1)解決裙房及基礎設計問題。一般來說,若是建筑物高度超過22層則需要借助后澆帶施工技術確保施工質量。后澆帶的設置主要是能夠解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力沉降影響,包括裙房結構及基礎沉降問題。利用后澆帶設置能夠將裙房結構劃分為兩個部分,再經(jīng)過對沉降量的準確測量、計算,得到準確的整體結構內部應力,明確主樓與裙房的施工順序,緩解沉降問題;2)解決溫差收縮問題。后澆帶施工在預防結構變形裂縫問題方面有著較為明顯的作用。在進行大體積結構澆筑過程中每間隔一段距離設置長寬合適的后澆帶,采用鋼筋進行后澆帶縫隙連接能夠有效降低建筑收縮應力,提升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3)能夠有效解決沉降問題。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澆帶設置能夠暫時分割施工主體結構,進而能夠在完成主體結構施工之后在進行與裙樓之間連接部位的施工,有效避免了主體結構的大量沉降而影響裙樓結構穩(wěn)定性,同時又能夠將主體結構與裙樓連接成為一個施工整體[1]。
我國太原市某建筑建設面積為1320m2,施工設置地下2層,地上12層。其中,地下1、2層為停車場,地上1、2、3、4層為商業(yè)辦公場所,5層以上為住宅。由于該建筑工程的長度達80,需要設置后澆帶進行施工。從筏基開始進行后澆帶設置,朝著一定方向采用對齊的方式進行布置,采用鋼筋進行后澆帶的銜接,未出現(xiàn)斷裂現(xiàn)象。在進行后澆帶施工過程中,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現(xiàn)場勘查,結合施工實際進行后澆帶設計,避免了“一刀切”的現(xiàn)象。后澆帶設置的位置受力通常偏小,如在梁、板等跨度1/3結構處,或者是彎矩、剪力較小的位置設置后澆帶。在后澆帶位置的鋼筋沒有進行斷離處理,而是選擇讓鋼筋連續(xù)通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只需要對后澆帶位置的混凝土進行臨時性的斷開處理。
為避免后澆帶施工出現(xiàn)漏漿問題,需要對后澆帶周邊澆筑的混凝土質量進行嚴格控制,確保滿足施工設計要求,同時需要與鋼筋支架配合做好兩側的隔檔,避免漿液流出,以及需要及時做好后澆帶施工區(qū)域的清理作業(yè)。這些都是在后澆帶施工前需做好的充分準備。此外,若是后澆帶的防水施工要求較高,如地下室底板、衛(wèi)生間底板等,不能采用直搓的方式進行后澆帶澆筑,避免出現(xiàn)施工空洞與裂縫問題。唯有做好全面、充分的前期準備,才能確保后澆帶施工的較高質量[2]。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若是后澆帶施工設計主要是為了解決混凝土收縮裂縫問題,則需在完成施工澆筑之后的兩個月后,再進行后澆帶的封閉式澆筑施工,如此可確?;炷翗嫾湛s成型。若是在建筑主體與裙樓之間設置的后澆帶,則需待主體結構沉降穩(wěn)定之后再進行后澆帶的封閉式澆筑,通常是在建筑主體封頂之后再進行后澆帶的封閉式澆筑施工。為更為精準地掌握不同建筑工程之間的沉降值,可采用專業(yè)的器具儀器進行沉降量檢測,確保沉降量滿足施工需求后方可進行后澆帶的混凝土封閉澆筑施工。
在對建筑底板進行后澆帶施工過程中,往往需要進行三層鋼絲網(wǎng)的鋪筑,來對側模進行保護,同時需要采用鋼筋作為混凝土樓板骨架。此過程需要注意便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發(fā)生漏漿問題,確保較高的混凝土構件澆筑施工質量。除此之外,處于后澆帶內的連接鋼筋骨架與底板鋼筋不能采用焊接的方式進行連接,同時避免鋼筋骨架與水的長時間接觸而發(fā)生銹蝕,以及避免污水、廢棄物等進入后澆帶。
地下室作為建筑工程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防水施工有著較高要求,同時也會對后澆帶施工造成較大影響。許多建筑工程施工通過在外墻與底板后澆帶,以及兩側混凝土接縫位置設置鋼板止水帶的方式進行防水處理。值得注意的是,需將鋼板止水帶厚度控制在3mm左右,寬度控制在300mm左右。完成外墻后澆帶施工后需要采用預制擋土板進行外部防水,注意確保擋土板與底板抗壓板的配筋尺寸、數(shù)量一致,同時將單層防水卷材鋪設在擋土面上,提高后澆帶的防水效果[3]。
后澆帶澆筑施工使用的混凝土需要嚴格按照施工設計要求確定強度,選用無收縮或者是微膨脹的混凝土為宜?;炷?、砂石骨料等的配比需要經(jīng)過試驗確定。在實際施工中,為有效提高后澆帶的混凝土配制質量往往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措施。1)降低水灰比,對混凝土坍落度進行嚴格控制,采用添加早強型減水劑的方式,將水灰比控制在0.4以下,將坍落度控制在1~3mm以內;2)采用添加適量UEA膨脹劑的方式形成能夠收縮自補的混凝土;3)配置微膨脹混凝土,采用為膨脹水泥與水、砂、石子以合適的比例進行混合,微膨脹水泥主要是采用普通水泥加入一定比例的生石膏獲得,在實際施工中還可以根據(jù)施工需要進行合理調配,獲得理想的混凝土膨脹率。
在進行混凝土拌制過程中需按照一定的步驟順利進行生產(chǎn),控制好澆筑順序,盡可能地由一端向另外一端以分層斜面的方式進行澆筑,避免振搗施工形成側向壓力而影響施工質量。以及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的方式,避免出現(xiàn)施工縫問題。在完成后澆帶的澆筑施工之后還需做好相應的保養(yǎng)措施,尤其重視做好對表面的收面處理。若是較大體積的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在完成收面作業(yè)之后還需采用覆蓋塑料薄膜的方式,進行混凝土的保溫養(yǎng)護,降低混凝土的內外溫差,避免出現(xiàn)嚴重的裂縫問題。微膨脹混凝土澆筑的后澆帶需采用蓄水養(yǎng)護的方式維持一周以上的養(yǎng)護管理,才能獲得較為理想的膨脹率[4]。
在建筑工程后澆帶實際施工過程中,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粒徑往往較保護層厚度大后澆帶 留置時沒有考慮局部底板鋼筋保護層混凝土斷開情況。后澆帶施工的粗骨料粒徑要較保護層厚度大,在進行后澆帶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較為常用隔斷鋼絲網(wǎng)法進行分割施工,避免出現(xiàn)混凝土澆筑過程大量粗骨料的集中。受到振搗施工的影響,部分水泥砂漿流失,進而導致較為嚴重的蜂窩、麻面問題,降低后澆帶的抗?jié)B性與承載力,也加速了鋼筋的銹蝕問題。若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拆除所有構件,則需在后澆帶封閉前進行澆筑施工。此外,在進行總體支撐拆除存在較大難度,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與資金成本。
止水鋼板位置的混凝土斷裂也是后澆帶施工較為常見的問題。主要是采用將止水鋼板頂部和底面鋼筋焊接的方式進行處理,再配合鋼絲的使用來斷開鋼板。由于這一位置的后澆帶施工空間較為狹小,具備較高的施工難度。加上不能確保隔斷設置能夠充分滿足施工要求,也會對施工流程的檢驗造成不利影響。而采用將止水鋼板焊接在受力鋼筋上會。焊接施工的成本較高,安全系數(shù)也比較低。尤其是后澆帶澆筑后需要進行鑿毛,此時將會花費較高的時間成本,并不能有效改善建筑整體結構性能。
后澆帶施工前需做好全面的準備工作。尤其是需要趕在封閉前進行必要的鑿毛處理。工期的延遲也會對后澆帶的封閉時間造成較大影響。若是施工工期相差較小,后澆帶及其中的金屬物質不會與水發(fā)生直接接觸,避免了鋼絲網(wǎng)與水直接接觸而發(fā)生銹蝕。鋼絲受損,現(xiàn)場施工人員只能采用人工的方式進行鑿剔。這樣的施工方式范圍較為狹窄,澆筑施工能夠充分滿足抗?jié)B要求。而許多企業(yè)采用傳統(tǒng)的工作方法會導致成本不斷增加,以及影響后澆帶的施工質量[5]。
在施工成本控制方面,施工企業(yè)可通過在對后澆帶施工模板進行斷開設置的方式,也就是將混凝土澆筑條設置在后澆帶混凝土斷裂的位置,達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炷翖l的使用寬度需結合后澆帶的設計寬度進行確定,同時選擇結構應力較小的位置進行后澆帶的布置。在地下室后澆帶、超長樓面后澆帶設置中,需控制好混凝土澆筑溫差,盡可能地降低應力。尤其需要將后澆帶的間距控制在合適范圍,充分發(fā)揮后澆帶設置施工的重要作用。
在完成底板鋼筋施工后,需按照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止水鋼板的安裝。在進行安裝施工前需準備高度合適的混凝土支座,做好止水鋼板焊接點位的預先設置,做好對止水鋼板與底板鋼筋的固定措施,采用鐵絲捆綁、鋼絲網(wǎng)焊接的方式進行固定。整個布置過程需要確保鋼筋樁位置的固定不變,以及保持鋼筋樁與上端鋼筋的一致高度[6]。
在混凝土初凝后,施工人員需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鋼筋網(wǎng)的拆除,然后采用鋼刷進行接觸面的處理,使混凝土表面形成齒樣,之后采用清水進行處理面的清洗,采用水泥漿對裸露在外的鋼筋進行涂刷,避免與空氣接觸。水泥漿材料的選擇需與混凝土的配合比保持一致,但不能摻拌粗骨料。完成鋼筋的涂刷防銹處理之后需要對后澆帶進行封閉,避免雜物掉落其中。經(jīng)過優(yōu)化的接觸面鑿毛處理,能夠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進度。對于施工工期較緊的現(xiàn)象,可采用預制板對沉降后澆帶進行事前封閉的方式,也能夠獲得較好的施工效果。
在案例建筑工程施工中,盡可能將后澆帶設置在結構應力較小的位置。在進行平面布置過程中,嚴格落實“抗防兼具,以防為主”的原則要求,在形體交接位置進行地下室的建造設計。采用設置超長樓面后澆帶的方式對溫差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降低了應力影響。注意需結合建筑長度將后澆帶設置間距控制在合理范圍,案例建筑物為矩形建筑物,將后澆帶間距設置為30m,結合建筑結構以及出于施工便利,將后澆帶寬度設計為800mm。
建筑工程中后澆帶的設置需要經(jīng)過經(jīng)縝密測量與計算后設置支撐體系。經(jīng)測量、計算,案例建筑工程采用獨立設置后澆帶支撐與模板的方式平衡結構的受力情況。通常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可采用上下調節(jié)的支撐方式來避免出現(xiàn)頂板墜落等問題。在支撐體系構建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點問題:1)后澆帶兩側的受力支撐要設置2排以上,并確保各排間距設計合理;2)由于懸臂結構梁的形成需以后澆帶局部斷開作為基礎,因此需要盡可能早的進行支撐拆除,同時能夠作為其他支撐的備用;3)為確保后澆帶支架安全可靠,應在平行方向加上扎帶;4)結合施工設計與現(xiàn)場的軸線定位對模板的安裝標準進行合理確定,確保模板結構完整、嚴密,支撐穩(wěn)定。
在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過程中,鋼筋施工會對后澆帶的應用效果產(chǎn)生較大影響,所以需要對鋼筋進行規(guī)范化處理。在實際操作工程中需注意把控以下要點:1)要分裂斷開后澆帶的梁板受力鋼筋,發(fā)揮筏形基礎底板受力鋼筋的實用性;2)采用焊接的方式進行受力筋的銜接,將加筋率控制在30%以內;3)結合工程實際于兩側增加混凝土墊塊和馬凳,并放置密實,確保鋼筋綁扎高度和保護層滿足設計范圍。
后澆帶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建設中的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尤其是對于提高建筑工程整體結構穩(wěn)定性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更好地保障施工質量與施工安全。但是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具備較強的復雜性,要求相關施工人員必須加強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把控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剖析技術應用常見問題,進而采取有效的優(yōu)化措施,凸顯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價值,進一步推動我國建筑工程建設質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