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蝦
麻衣
與竹和紗兩種材料相比,麻更貼近平民大眾。古人一般都廣泛種植麻,且麻的生長周期短,如苧麻、苘麻等,所以人們便就地取材,用麻制衣。麻是商周時期的主要紡織原料,麻的散熱性與吸濕性使得它在夏天格外受青睞。在我們所熟知的棉花尚未普及時,被稱為“布”的多指葛、麻類織物?!缎栄拧V服》中就有“治絲曰織???,繒也。麻、紵、葛,曰布”之說。
竹衣
自古以來,竹子都被當作納涼的絕佳材料,如常見的竹席、竹椅等。竹子具有透氣解熱的特點,使得古人在衣料上也考慮到它,于是用以消暑、隔汗的衣物——竹衣應運而生。早在唐代,就出現(xiàn)了用竹子做的“竹疏布”。到了清中后期,竹衣越發(fā)流行起來。竹衣的用料考究且制作工藝十分復雜,取僅產(chǎn)于廣東、廣西等地的單枝竹,選最細的竹梢結(jié)節(jié),用絲線穿結(jié)編織而成;在樣式上,竹衣均為圓領對襟,分長袖馬褂和無袖馬甲兩種。
涼感面料
涼感,其實更完整的說法是“接觸瞬間涼感”,通過讓皮膚與低于其溫度的織物接觸,引起皮膚表面瞬時的熱量快速流失,給人帶來溫度下降的涼爽感覺。涼爽纖維的性能主要是由纖維自身的導熱性所決定的,如常見的在纖維中加入云母、玉石等涼感顆粒,都是為了提高纖維的導熱性能。各大廠家也都看準了人們對夏季衣物涼爽舒適的需求痛點。例如優(yōu)衣庫就推出了涼感AIRism系列。據(jù)官方發(fā)布,AIRism讓人感覺舒適的秘密源自極細纖維——一種由棉絨制成的再生纖維“Cupra纖維”,它能有效吸濕排汗,釋放熱能;透氣功能則能保證清新與干爽。正是一流的吸濕和透氣性減輕了穿著的不適感。
紗衣
紗也是清涼材料。白居易有云,“淺色縠衫輕似霧,紡花紗袴薄于云,莫嫌輕薄但知著,猶恐通州熱殺君”,王仲甫則形容紗是“小樣羅衫,淡紅拂過,風流萬般做處”,從中都可以看出紗之輕薄、柔美,紗成為炎夏的一道風景線。輕盈的紗不會給身體帶來額外沉重的負擔,比如較為出名的、出土于長沙馬王堆的西漢直裾素紗禪衣,如今仍存于湖南博物館,通身重量僅為49克,輕若煙霧,薄如蟬翼。
冰
早在商代,王公富貴們?yōu)榱说钟⑾目崾睿谏弦荒甓毡銜屌丸彵A藏于窖。到周朝,管理“冰政”的機構(gòu)成立,專掌冰權(quán)的?!傲枞恕币矐\而生。據(jù)《周禮》記載,“凌人掌冰,以供祭祀賓客”,三伏天里朝廷賞冰也代表著一種恩典。冰確實是好物,不但能制冷,還能保鮮、做冷飲。春秋末期,冰鎮(zhèn)飲品出現(xiàn)了?!冻o·招魂》中的“挫橫凍飲,酹清涼些”一語道出了冰鎮(zhèn)米酒的甘甜。到了宋代,冰飲更快速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正如詩云:“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而唐代文獻《酉陽雜俎》中記載的酥山,是將一種乳制品加熱融化,滴淋成山之形再冷凍的食物,與現(xiàn)代的冰激凌頗有幾分神似。
涼粉
夏夜端一碗涼粉,和朋友一同吹著晚風細品也是一劑消暑解渴的良方。在中國,涼粉是一種用大米、豌豆或綠豆制成的,通常為白色膠狀的美食小吃。宋代《東京夢華錄》中便已出現(xiàn)“細索涼粉”的說法。涼粉的吃法一般分為涼拌、煎兩種。圓形的涼粉刮刀從涼粉平面上順滑刮過,數(shù)條涼粉整齊地從圓孔中鉆出來,把它們裝進碗中,撒上紅油辣子、大蒜麻油,一碗香氣四溢、清涼爽滑的佳肴便做好了。涼粉就這樣潛入尋常百姓家,又在各地衍生出獨特的地域風味,如西安鹵汁涼粉、四川川北涼粉、云南麗江雞豆涼粉、重慶巫山翡翠涼粉,都各有特色。
苦味食物
“冰”和“涼”從字面來看,就是消暑佳品,但其實自古以來“苦味能清熱”也是不少人信奉的觀點。因為夏時易心火旺、體濕重,易疲乏、食欲缺乏,而中醫(yī)認為苦味食品性寒冷,既能泄暑熱,又可燥濕邪,同時苦味食物含有生物堿等苦味物質(zhì),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改善食欲,所以,不少人會在夏日選擇苦瓜、蓮子湯、苦菊茶等食物。不過,“苦”并非“藥”,食之過量也會適得其反。
流水素面
流水素面(流し素麺)是日本極具特色的一種趣味美食風俗,發(fā)源于鹿兒島縣指南市的唐船峽。其制作方法是將竹子縱向劈成兩半,并連接起來形成長長的通道,將水和素面都倒入其中,讓其順流而下,食客則站在兩側(cè)用筷子攔截并夾入碗中。顧名思義,這里的水是流動的,因為在夏季高溫下靜水極易變溫熱,而流水能讓素面持續(xù)保持涼爽。和家人在夏季的庭院里一起享用,看誰能迅速夾起從眼前流過的素面,在日本也是相當受歡迎的夏日活動。
參雞湯
韓國與中國一樣,也有“伏天”的說法。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濕度和溫度極高,讓人易流汗脫水、體力不支,所以韓國人講究以熱治熱,通過喝熱湯幫助排汗,促進血液循環(huán)。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滋補食品是參雞湯。在童子雞腹中放入糯米、紅棗、姜、蒜等和高麗參,再將它們一起放入石鍋進行長時間的燉煮。雞肉軟嫩爽滑,湯汁濃郁鮮美。
涼屋
我國古代很早就出現(xiàn)了涼屋,但在不同時期,它的名字有所不同。秦朝時期,窟室流行,人們通過利用地下洞穴的清涼,以及在一些高級窟室內(nèi)放置冰塊,達到降溫的目的。到了漢代,皇室會在清涼殿,也叫“延清室”避暑,從《漢書》記載的“清室則中夏含霜”,即盛夏時室內(nèi)可結(jié)霜來看,該殿的清涼名副其實。到唐代,依水而建、能達到一體化降溫效果的含涼殿出現(xiàn)了。含涼殿是唐代長安大明宮太液池南岸的一組宮殿建筑,夏天涼爽宜人,據(jù)《唐會要》載:“龍朔二年(公元662年)睿宗生于含涼殿?!逼湓硎怯美渌h(huán)的方式,轉(zhuǎn)動扇葉,風力將形成的冷氣吹入殿中。同時,唐代的皇族富貴家中也有了自雨亭,即一種乘涼的亭子,涼水從亭檐流下,在四周形成一道水做的屏風,使涼氣進入屋子,使屋子如同“空調(diào)房”一般。劉禹錫在《劉駙馬水亭避暑》一詩中描述了該水亭的特色:“千竿竹翠數(shù)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酒,水晶簾瑩更通風?!?/p>
風塔
通風也一直是人們控制室溫的重要方式。在中東、北非、西亞等地區(qū),風塔就常用來應對惡劣氣候。風塔,又稱風斗,Malqaf或Badgir,是一種在極端炎熱氣候國家用以降溫的傳統(tǒng)建筑元素。風塔在不同地方表現(xiàn)出較大的地區(qū)差異,但其功能都是在建筑和設計方面,引導被困在建筑物屋頂上的通風口的盛行風,使下面的房間得到冷卻。正如Badgir在波斯語中意為捕風者,這個名字很好地表達了其目的——捕捉流動的風,為干燥氣候地區(qū)的房屋客廳帶來新鮮空氣。風塔多由一個高大的、類似于煙囪的結(jié)構(gòu)組成,它在某種程度上看起來像一座小塔,但在一個或幾個側(cè)面有微小的垂直開口。風從這些開口處進入,向屋內(nèi)下方流動。由于柱子內(nèi)部的壓力差,熱氣流自然往上,冷氣流則往下。風塔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進氣口和出氣口的位置、方向和大小與壁面比例的關系。如今,伊朗的亞茲德市也被稱為“風塔之城”,許多游客慕名前往。
鴨川納涼床
被稱為“夏の風物詩”的京都鴨川納涼床是日本著名的夏季限定傳統(tǒng)。每年5月至9月,從二條大橋到五條大橋的鴨川沿岸,各家料理亭或茶屋都會在河邊高架上設立一個臨時座位區(qū),供食客享用美食美酒。
納涼床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日本中原戰(zhàn)爭后。彼時三條大橋和五條大橋重新建設后,鴨川河源町地區(qū)漸漸熱鬧起來。富商們開始在風景絕佳的位置設置觀賞席。進入江戶時代,鴨川石制河堤逐漸整治完善,加上每年長達一個月、日本最大規(guī)模的祭典祇園祭的開辦,附近越來越熱鬧,沿岸的商鋪茶屋漸成規(guī)模。
如今鴨川納涼床已是聞名世界的風景線,鴨川像一條絲帶穿行于城市間,構(gòu)筑了一個“烏托邦”。清晨,鴨川岸邊是遛狗、散步、晨跑的人,悠然開啟全新的一天;夜晚,店門前的燈籠和星星一同在河面上映出閃爍的倒影,人們舉杯閑聊,在晚風中得到平靜。
武漢納涼
武漢、重慶、南昌、長沙曾被稱為“四大火爐”。在“火爐”中度日,納涼必不可少。武漢臨江,空氣濕度較大,夜間溫度依舊很高,悶熱無風。燥熱的夏夜,武漢市民在小巷街弄中搖著蒲扇納涼,在夜幕降臨前搶占一方寶地,提一桶涼水灑在家門口的地上,然后擺上竹床、木板、椅子等,坐在竹床上乘涼、喝綠豆湯、看露天電影。這就是“竹床陣”。如今隨著城市發(fā)展,竹床已逐漸遠離現(xiàn)代人的生活。但這份與鄰里街坊一起談天說地的情感永不消散。近年,竹床文化節(jié)等活千百年前雖然沒有空調(diào),但面對熱浪,人們在建筑上也下足了功夫。動也開辦起來。
此外,防空洞也是許多武漢人納涼休閑的理想場所。防空洞大多于20世紀60年代建設,沒有陽光直射,厚厚的土層隔絕了一部分外界溫度。人們一走進洞內(nèi)便覺涼風習習、暑氣全消。如今每到夏天,經(jīng)過評估排查和改造后,政府會開放數(shù)個防空洞納涼場所,供市民避暑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