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化世家的傳統(tǒng)家訓

2023-07-20 02:08:42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吳祖光葉圣陶

常州吳氏家族

“一個值得世界了解的中國家族”

2007年3月20日,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吳氏三代書畫藝術展”,在聯(lián)合國總部大廈隆重開幕。時任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特命全權大使王光亞在開幕式上致辭說:“以故宮博物院創(chuàng)辦人之一吳瀛及吳祖光、新鳳霞、吳祖強、吳歡為代表的吳氏三代人,在中國文博、文學、書法、繪畫、戲劇、音樂、電影、電視諸多領域貢獻巨大,見證了百年中國文化藝術的風雨進程,這是一個值得尊敬與紀念的中國家族,一個值得世界了解的中國家族?!眳羌胰说木酆鲜垢鞣N文化形態(tài)在一個家族中高度融合,在當代中國很罕見。

吳瀛:“中國畫最早的革新家之一”,故宮博物院創(chuàng)辦人

吳氏家族祖居江蘇宜興北渠里,十八世祖吳性遷居常州武進洗馬橋。吳性在1535年考中進士,官至尚寶司丞。后不愿混跡官場,辭官回家著書教子。在他的影響下,吳家一門四代有十人考中進士,一人為探花。吳性的三子吳中行是明史上以性直、耿烈著稱的翰林學士,以“將死戰(zhàn),臣死諫”的美名享譽士林。吳中行的六世孫吳士模是清朝著名的經學大師。吳瀛正是吳中行、吳士模這一支的直系后代,書香世家,清流遠邁。

吳瀛,字景洲,號吹萬,1891年出生于常州武進。祖父吳殿英,光緒年間舉人,曾任浙江平湖縣令、錢塘候補知府,創(chuàng)辦過瀛洲書院、觀海書院等。受清朝洋務派著名人物張之洞賞識,被請入幕府,并負責在湖北武備學堂訓練湖北新軍,后因支持革命黨被革職。其父吳稚英也曾參與訓練湖北新軍,又因支持革命黨遭株連,苦悶成疾,1913年去世。母親莊還出生于常州的名門望族莊家,擅于書畫。莊還的弟弟莊蘊寬,即吳瀛舅父,是一位大政治家。吳氏、莊氏家學淵源深厚,對后代影響頗深。

吳瀛幼承家教,書、畫、文章樣樣精通,13歲時進入當時的浙江大學學習,后轉入中國最早專修外語并培養(yǎng)外交人才的高等學府——湖北方言學堂(武漢大學的前身)英文專業(yè)學習。在此,吳瀛與后來對他人生產生極大影響的易培基成為親密好友。20歲時,吳瀛跟隨舅父莊蘊寬參與了辛亥革命及民國建立的全過程,22歲時進入北京政府機構。他一生宦海沉浮,職業(yè)變動頻繁,雖有半生涉足政界,但均任幕僚,以文謀生。他酷愛書畫、詩詞和圖章篆刻,兼事文物的鑒賞收購。

1924年,馮玉祥發(fā)動政變,直系控制下的北京政府倒臺,由黃郛組閣,易培基出任教育總長,并參加“清室善后委員會”。經易培基舉薦,吳瀛任京都市政督辦公署坐辦(相當于秘書長),兼任“清室善后委員會”顧問。此后,吳瀛與當時的許多著名文人一道,開始創(chuàng)辦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實際上是借助最后一個王朝歷史遺產的收藏條件,得豐富而現(xiàn)成的遺產的占有之便,進行文化梳理和檔案規(guī)整。這是五千年來,國家第一次大規(guī)模對重要文化遺產進行歸集。有了故宮博物院,中國豐富的文化遺產才得以進行了一次大梳理,奠定了北京成為世界罕見文化集藏地的地位。吳瀛對此功不可沒。

起初,吳瀛只是以民國內務部官員身份兼顧這項工作,從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之日起,他就離開了自己的本職,完完全全投入到故宮博物院的事業(yè)中,而且一干就是十年。吳瀛任常務委員、古物審查專門委員,擔任《故宮書畫集》《故宮周刊》首任主編,并執(zhí)筆制定《故宮博物院組織法》《故宮博物院理事會組織條例》等。他站在第一線,嘔心瀝血,運籌斡旋,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行政協(xié)調作用。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故宮博物院理事會鑒于日軍侵略者氣焰方熾,一旦入侵華北,故宮文物就有在戰(zhàn)火中被毀或被劫的危險,遂決定將院藏文物中的精品,遷往上海儲藏。吳瀛臨危受命,督運文物南遷。在此后三個多月時間里,共計19557箱文物被順利遷往上海。

1934年,易培基的“故宮盜寶案”(時任故宮博物院首任院長易培基被故宮文獻館館長張繼及其夫人崔振華控告私占故宮寶物,南京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長鄭烈是張繼親信,他們相互勾結,誣陷易培基。易培基無奈之下逃入上海法租界避難)發(fā)生,吳瀛因截留了對方密謀害人的一封電報,被對方以“妨礙秘密罪”起訴,被迫離開了他摯愛的故宮博物院。

吳瀛熟讀四書五經,不僅有精湛的國學基礎,而且曾在湖北方言學堂里學習過西洋文化,對西洋文明有較早的接觸,可謂學貫中西。不僅如此,吳瀛的文化修養(yǎng)還體現(xiàn)在他的書法繪畫功底上。國畫大師張仃稱其為“中國畫最早的革新家之一”。他的繪畫作品產量之巨、功夫之深,在中國現(xiàn)代美術史上構成了一座高峰。他創(chuàng)作了很多水墨作品,祖國大好河山每一處風景名勝幾乎都被他移入了畫幅。吳瀛還善于用西洋式的構圖來處理山水的表現(xiàn),他的許多繪畫并不求大的幅面,但意境遼遠,氣魄撼人。吳瀛在書畫上的成就堪與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并列。吳瀛的書法有宋元以來諸大家的泱泱氣象,但又自創(chuàng)一派,自成一家。

20世紀20年代,吳瀛便有《中國國文法》問世,民國元老吳稚暉作序,他對吳瀛的學養(yǎng)才華推崇備至。吳瀛的各類詩集、散文、劇作、游記,總文字達百萬以上。

文章、書法、繪畫得兼者,中國近代史中不乏其人,吳瀛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更具優(yōu)勢的一點是博文廣識。在創(chuàng)辦故宮博物院的經歷中,他接觸的文化遺產之多,近代史上鮮有文人畫家可比。吳瀛將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為自身的修養(yǎng),成為近代文化界舉足輕重的代表人物。

吳瀛還是一位文物收藏鑒賞家。收藏文物,需要資財,而他的家庭人口多,全靠工薪收入,生活并不富裕,但他為了購藏一件心愛的文物,往往不計錢財,致使全家人跟著他節(jié)衣縮食。經其苦心收集,藏品逐漸豐富,盈箱累篋,小室為滿。離開故宮后,為謀生計,吳瀛攜眷南下武漢,后因戰(zhàn)爭避亂重慶,戰(zhàn)后寓居上海。十幾年間,輾轉遷徙,裝載他收藏的大小箱籠,總是寸步不離。

新中國成立后,吳瀛被時任上海市市長陳毅聘為上海市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員會古物鑒別委員。正當他以極大的熱情為新中國服務時,卻不幸中風,癱瘓不起。1955年其長子吳祖光為方便照顧,將雙親接到北京,吳瀛精心收集的文物亦隨之而至。出于對新中國前程的憧憬和熱愛之情,吳祖光提議,將這批來之不易、保存尤難的珍貴文物無償捐獻給國家,吳瀛當即欣然同意。這批文物從此成為故宮博物院的珍貴藏品。吳瀛捐獻的文物有書法、名畫、青銅、陶瓷、竹木雕刻、石硯、印章等,共計241件。1959年,吳瀛去世。

吳家有一套既帶有傳統(tǒng)家長制色彩又較為開明民主的規(guī)矩,以規(guī)范孩子們的言行

從1912年吳瀛在北京安家到1935年全家遷居武漢,這23年中吳瀛的子女接連誕生。長女吳新兩歲時因病去世,二女吳珊,長子吳祖光,三女吳皋,二子吳祖康,之后的三個男孩均因病夭折,接下來的是四女吳冬,五女吳徠,六子吳祖強,六女吳樂,七女吳要,七子吳祖昌和八女吳楚。八女七子,共15人。

吳家有一套既帶有傳統(tǒng)家長制色彩又較為開明民主的規(guī)矩,以規(guī)范孩子們的言行,其目標是培養(yǎng)“溫、良、恭、儉、讓”、好學上進、知書達理、尊長愛幼的后代。

吳瀛的母親莊還是家教的捍衛(wèi)者,她慈祥卻又具有威嚴。吳瀛對母親十分孝順,每天晨昏定省,從不馬虎。孩子們以父親為榜樣,清早起床上學前,都要到祖母面前問安,下午放學后到祖母房間集合,坐在小板凳上,聽祖母講故事、念唐詩,直到晚飯時才散去。祖母除了為孩子們立規(guī)矩,也關心他們的課外活動。吳瀛的夫人周琴綺買了不少當時流行的小說:《說岳全傳》《水滸》《西游記》《七俠五義》《包公案》等,指導孩子們閱讀。

當孩子們上學開始寫作文時,吳瀛便教他們讀《左傳》《項羽本紀》,他說:“讀《左傳》,能使人寫文章簡明扼要?!?933年,女兒吳徠得了肺炎,在家休學一年。吳瀛給這個才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規(guī)定了兩門功課:《唐詩三百首》和《三國演義》。他常常一下班回家,就叫:“徠徠,拿書來?!睆奶圃姷谝皇捉唐?,逐句講,指定第二天就要背誦,當面背了才講新課?!度龂萘x》也從開篇詞講起,他以通俗淺顯的語言,生動的描述,幫助八歲的孩子吸收經典作品的精華,使之較早地受到了文學作品的熏陶,受益終身。

在孩子們的幼年時代,吳瀛每周日都讓他們去看一場為學生安排的早場電影;或在清晨太陽升起時,帶他們去公園觀賞大自然的景色?;丶乙院?,規(guī)定每人都要寫一篇看電影或逛公園的體會文章,大家寫完交卷,他給評分,誰也不能偷懶。20世紀40年代初,吳瀛讓已上高小的幾個孩子閱讀美國著名作家的小說,看完了,他會選定一個章節(jié),要孩子們將原作縮寫,交給他評分,并讓大家交換觀摩、比較。有時晚飯后,孩子們洗過澡,吳瀛將他們集中到一處講《古文觀止》,還教英文字母、單詞、文法……這些,都給他們打下了文學和寫作的基礎。吳徠和吳樂姐妹倆后來都長期從事文字工作。

吳瀛子女的早期教育除了有良好的家教外,還受益于好的學?!椎聦W校。

1917年,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和教授李石曾、沈尹默、馬幼漁、馬叔平等,在北京創(chuàng)辦了一所新型學校,并用法國近代著名實證主義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的姓作了校名。吳瀛和蔡元培、李石曾、沈尹默等是好友,所以他把孩子陸續(xù)送進了孔德學校??椎聦W校的十多位創(chuàng)辦人既是北京大學的名教授,又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在創(chuàng)辦孔德學校之初,他們就設想,不僅要把這所學校辦成讀書的場所,還要使之成為培養(yǎng)人格的地方,教與育并重。吳氏兄弟姐妹就是在這所學校學習,養(yǎng)成了獨立、自信的人格。

吳祖光與新鳳霞:20世紀最偉大的愛情之一

吳祖光,1917年出生,自幼喜歡京劇。1935年入中法大學文學院,同年開始發(fā)表小說、散文。19歲便到南京國立劇團演戲。1937年,他隨劇團內遷至重慶。同年,吳祖光創(chuàng)作了我國首部反映抗戰(zhàn)的多幕話劇《鳳凰城》,在重慶公演時,轟動了整個山城。

這鼓舞了吳祖光,他因此選擇劇本寫作為終身職業(yè)。1937年到1947年的十年間,吳祖光共創(chuàng)作了11部話劇,以自己獨特的藝術貢獻奠定了他在現(xiàn)代戲劇史上的地位。

1947年后,吳祖光到香港大中華影業(yè)公司、永華影片公司任編導,執(zhí)導了《風雪夜歸人》《山河淚》《莫負青春》等電影,在香港影壇刮起了一陣陣颶風。他應召回京后,立刻被中央電影局聘為編導。

吳祖光的妻子新鳳霞,原名楊淑敏,小名楊小鳳,江蘇蘇州人,中國評劇表演藝術家,一代評劇皇后。新鳳霞出身貧苦,不識字,經歷了世事滄桑。她1927年出生于天津,6歲學京劇,13歲改習評劇。在評劇藝術中形成的“新派唱腔”,直到現(xiàn)在仍然是主流唱腔。新中國成立后,新鳳霞歷任北京成京鳳鳴評劇團團長、首都實驗評劇團團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政治部評劇團團長等。

在老舍先生的引見下,吳祖光、新鳳霞兩人相識相戀,于1951年結為夫妻。一個是才華橫溢的劇作家,一個是萬眾傾倒的評劇明星,他們兩人的結合,被稱作堪比“溫莎公爵夫婦”的20世紀最偉大的愛情之一。

婚后,吳祖光教新鳳霞認字、讀書、作畫;新鳳霞每天晨起必為吳祖光洗牙刷、擠牙膏,兩人感情甚篤。后來新鳳霞創(chuàng)作出版了《新鳳霞回憶文叢》(四卷)和《人緣》《評劇皇后與作家丈夫》《舞臺上下》等約400萬字的文學著作,成為一名作家。

新鳳霞還跟隨國畫大師齊白石學畫,深得齊白石真?zhèn)?。她從事繪畫創(chuàng)作長達27年,先后畫了數(shù)千幅畫,她畫完一幅,常由吳祖光題字,“新畫吳題”在畫壇傳為佳話。

吳祖光修煉書法幾十年,幼年受其父影響,后拜書法家沈尹默為師,從王羲之、歐陽詢入手,其體式取宋明各大書家真髓,創(chuàng)造了灑脫、勁健的吳氏書風?;旧?,吳祖光的書法都是為其本人的詩作和新鳳霞的畫作服務的,詩書畫三位一體,珠聯(lián)璧合,絢爛耀目。

1998年,新鳳霞突發(fā)腦出血,經搶救無效后去世。吳祖光悲痛異常,后來在寫一篇紀念亡妻的文章時,寫寫、哭哭、停停,歷時半月才寫成。他的寫作從來沒有這么困難過。

妻子去世后,吳祖光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后來他連日常創(chuàng)作都無法完成。1999年,吳祖光得了腦血栓,他不是躺在床上,就是坐在妻子生前的畫案旁垂首沉默。2003年4月2日,在距離新鳳霞五周年忌日還差三天時,他追隨愛妻而去。

吳祖強:全家都是搞音樂的

吳祖強,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1927生于北京。

聰慧的吳祖強深得父親吳瀛喜愛,父親寫詩作畫時,他就在一旁幫著研墨,無形中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二姐吳珊學過鋼琴,吳祖強五歲時就開始隨二姐學彈鋼琴。讀幼兒園時,吳祖強就能彈鋼琴為小朋友唱歌伴奏。

吳家兄弟姐妹眾多,家里有一條不成文的家規(guī):哥哥、姐姐工作之后,要負責管帶一兩個弟妹。吳祖強歸大哥吳祖光管。吳祖光比吳祖強大十歲。在吳祖強的少年、青年時代,吳祖光成為對他影響最大的人。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表姑夫、戲劇家余上沅在四川江安主持國立戲劇??茖W校,他看上了吳祖光的才氣,聘吳祖光為校長秘書。于是吳祖強跟隨大哥來到了江安,在江安上小學讀書直到畢業(yè)。這段經歷使吳祖強愛上了戲劇、音樂。

1947年夏,吳祖強考入南京國立音樂院理論作曲系,從此走上了學習專業(yè)音樂的道路。1950年南京國立音樂院搬遷至天津,并入新成立的中央音樂學院,吳祖強在作曲系隨江定仙教授學習作曲。1952年畢業(yè)后,留校任助教。適逢國家選拔留蘇學生,吳祖強通過考試,成為中國最早留蘇學習音樂的三名學生之一。

經過五年學習,吳祖強獲得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頒發(fā)的“全優(yōu)畢業(yè)證書”。留學期間,他專心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作品。

1958年回國后,吳祖強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歷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講師、副教授、教授。1978年任副院長。1982年任院長兼任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文藝界聯(lián)合會執(zhí)行副主席,并多次擔任國際音樂比賽評委。1996年12月至2001年12月任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吳祖強創(chuàng)作頗豐,有歌曲、合唱、室內樂、管弦樂、協(xié)奏曲、舞劇及戲劇電影音樂等。1959年,他與杜鳴心合作為中國第一部芭蕾舞劇《魚美人》創(chuàng)作音樂。1964年負責集體創(chuàng)作舞劇《紅色娘子軍》的音樂,成為中國舞劇音樂的代表作。1972年與劉德海、王燕樵合作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小姐妹》,較早地嘗試了中國民族樂器與西洋管弦樂隊的結合。他還改編創(chuàng)作了弦樂合奏《二泉映月》、交響音畫《在祖國大地上》、管弦樂《春江花月夜》《弦樂四重奏》等作品。1987年他所編著的音樂教科書《曲式與作品分析》(人民音樂出版社)獲得全國高等院校優(yōu)秀教材獎。除創(chuàng)作各種體裁的音樂作品外,他還曾為一些話劇和電影配樂,并獲得第四屆中國金唱片獎藝術成就獎。

吳祖強全家都是搞音樂的。夫人鄭麗琴是他在南京國立音樂院的同班同學,又是他的同事、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著名鋼琴家。女兒原在中央歌劇院任大提琴手,后在美國從事大提琴教學工作。兒子吳迎是一名鋼琴家,1984年畢業(yè)于維也納國立音樂學院,回國后被國務院、國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稱號,現(xiàn)任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

吳祖光子女:“對于一個家庭來講,文化的積淀很重要”

吳祖光與新鳳霞生有二子一女:吳鋼、吳歡、吳霜。他們教育子女的態(tài)度很有默契,都不給子女設限,也不強求,頂多只是引導一下,然后順其發(fā)展。

長子吳鋼,于1949年出生。在他小時候,母親新鳳霞常年在北京前門外的大眾劇場演出,他總是跟隨在母親左右,或坐在臺邊靜靜地當觀眾。因此,他特別癡迷戲劇。后來,他對攝影感興趣,父母就把家里的一臺相機專門給他用,還找了一位攝影專家當他的老師。后來,吳鋼真的成了一名非常優(yōu)秀的舞臺藝術攝影師?,F(xiàn)為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曾任巴黎中國戲劇節(jié)藝術總監(jiān)。

次子吳歡,生于1953年。吳歡小時候喜歡打乒乓球,吳祖光夫婦就把院子里的一棵大槐樹砍掉,制作了一張球桌,讓他練球。后來,吳歡在北京市東城區(qū)的幾次中小學乒乓球比賽中獲得了冠軍。

吳祖光的子女們在成長時,學校的課程無法滿足他們的求知欲,他們饑不擇食,遇到什么書就看什么書。吳祖光夫婦發(fā)現(xiàn)后,覺得子女們這樣濫讀對成長無益,就托人給子女們制訂了讀書計劃,系統(tǒng)地讀一讀中外文學名著。這一段讀書時光,為子女們后來從事戲劇、文學創(chuàng)作等工作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吳歡16歲那年,在東北兵團得了急性肝炎,險些要了他的命。雖從小遭受磨難,但他仍百折不撓。1976年從東北回來,他寫出了第一部小說《大黑》,獲得了當代文學獎。1980年,他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

后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不適合寫小說和劇本,于是選擇寫雜文。1995年,吳歡到香港定居后,開始給多家報刊寫文化專論和隨筆,成為專欄作家。金庸也佩服他,稱贊他:“文章立論精當,勇敢鋒銳,書、畫皆有奇氣、俠氣?!彼蛔u為“香江神筆”。

2001年,吳歡回到北京后,將主要精力放在書畫上。吳祖光的好友張汀把吳歡介紹給中央工藝美院的何燕明教授,讓他學素描速寫。后來,尹瘦石教過吳歡畫馬,張正宇也教過吳歡書法。在書畫領域,吳歡完整地繼承了吳氏家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他的作品題材廣泛,構思詭奇,書法、詩詞和繪畫俱佳。

吳歡與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主席、著名相聲演員姜昆是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戰(zhàn)友。姜昆大他三歲,但他佩服吳歡的才氣,稱他為“京城鬼才”。

吳歡說:“文化藝術的終極目的是配合家庭,健全人類的心理健康。人類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傳承歷史,對于一個家庭來講,文化的積淀很重要,這種積淀就是能夠把一個人留在家中的理由?!眳菤g認為民族的東西是最親切的,最具有吸引力的,也是最長久的。

幼女吳霜,1955年10月出生。吳霜自小喜歡畫畫,曾得到張樂平、郁風等著名畫家的稱贊。她嗓子好,有唱歌的天賦。吳祖光為有這個女兒感到無限喜悅和驕傲,在她小時候曾為她寫了《女兒篇》。

吳霜在國內外多次舉辦獨唱音樂會,參演歌劇,并數(shù)次獲獎。吳霜經常演唱母親新鳳霞的經典評劇唱段,唱法酷似其母。

吳氏三代,立足中國文化,構成近現(xiàn)代中國文人承繼的一條有力的線。中國文化實際就是被這樣的一條線所維系起來的,這條線上附著了一代代人鮮活、旺盛的精、氣、神。

蘇州葉氏家族

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比什么都重要

葉圣陶(1894-1988年),現(xiàn)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他一生以做過小學教師為榮。葉圣陶長養(yǎng)于清貧家庭,他的個人經歷,不僅折射出中國教育發(fā)展的艱難歷程,而且讓人深刻領略到20世紀中國教育家所承擔的文化使命、精神責任。葉圣陶堅持對子女進行順其自然式的教育,在諄諄教誨中讓他們明理。在他的教育下,子女葉至善、葉至誠、葉至美成為有名的作家和編輯。孫輩中又出了詩人葉三午和編輯、作家葉兆言。這樣一個滿載榮譽而又不失平凡的作家之家、編輯之家,頗為獨特。

葉圣陶:起步于平凡,崛起于微末

明末清初,葉氏先人攜家眷從安徽輾轉來到蘇州,在蘇州城東南的盤門落腳。他們以開豬行和絲綢店為生,生意做得很紅火,并買下了半條街,在盤門一帶享有“葉半街”之譽。后來,葉家在戰(zhàn)亂中遭到洗劫,從此由盛而衰。

葉鐘濟是一吳姓地主家的賬房先生。他心地善良,品行端正,深得鄰里敬重,每逢有婚嫁慶吊,人家常請他去料理賬務。1894年,47歲的葉鐘濟喜得一子,取名葉紹鈞,后改名葉圣陶。葉鐘濟特別注重孩子的教育,讓兒子三歲就開始識字,寫描紅紙。葉圣陶六歲進私塾時,識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寫得工整漂亮。母親朱氏雖識字不多,但知道很多謎語和歌謠,常講給葉圣陶聽。在母親的熏陶下,葉圣陶逐漸對文學藝術產生興趣。

一次,葉圣陶在家中偶然看到了《唐詩三百首》和《白香詞譜》兩本書。他愛不釋手,一下子就被書中優(yōu)美動人的詩詞深深吸引住了。從此,他堅持每天寫一首詩。盡管詩作比較幼稚,但不間斷的練習為他后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05年夏天,不滿11歲的葉圣陶在父親的安排下趕赴科舉考場。順利通過了縣試、府試后,在舅父的陪同下到署府的貢院參加道試。那天,父親為葉圣陶準備了一個小食籃,里面裝著一些點心、饅頭,還有平時很少吃到的馬鈴瓜。舅父特地為他準備了一個小書箱,里面有石印的《四書味根錄》《五經備旨》《應試必讀》《應試金針》??荚嚂r間定在凌晨,考生深夜入場,通宵考試,快的第二天上午交卷,慢的可能拖延到下午。

葉圣陶畢竟還是個孩子,進了考場就開始吃籃子里的食物,直到第二天上午11時才匆匆忙忙寫了一篇300多字的策論。等他寫完指定默寫的《圣諭廣訓》,已經是傍晚了。不久,清政府宣布停止所有的科舉考試,葉圣陶雖然沒有考上秀才,卻意外趕上了中國歷史上最后的科舉考試。

次年,葉圣陶進入蘇州長元吳公立小學,那時還叫“葉紹鈞”的他請先生章伯寅取一個愛國強國的字。章先生說:“你名紹鈞,有詩曰‘秉國之鈞,取‘秉臣為字好。”并教育他要愛國就得先愛家鄉(xiāng),了解家鄉(xiāng)的山川、史地、名人、偉業(yè)。1911年10月15日,蘇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復了。次日,葉紹鈞找到章伯寅,說:“清廷已覆沒,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請先生改一個字?!闭虏α诵?,說:“你名紹鈞,有詩曰‘圣人陶鈞萬物,就取‘圣陶為字吧。”后來,他在《小說叢報》第二期發(fā)表文言小說《玻璃窗內之畫像》時署名“圣陶”。此后,他又把姓與筆名“圣陶”連了起來。

葉圣陶在蘇州長元吳公立小學讀了一年就跳級考入了1907年新創(chuàng)辦的蘇州公立第一學堂。在學校里,他與一群愛好文學的同學一起辦油印的年級小報《課余》,全校同學紛紛訂閱,后來各個年級紛紛效仿。中學時代結社和辦報的經歷是葉圣陶走上文學和編輯道路的開始。

中學時代的葉圣陶愛好詩詞,每逢同學或親友結婚,就作詩寫成條幅送去,以示祝賀。1912年2月9日,中學同學王彥龍結婚,葉圣陶照例送去條幅。這一條幅吸引了賓客胡錚子的注意。得知葉圣陶未婚后,她當即決定讓另一位賓客王伯祥做媒,把自己的侄女胡墨林介紹給他。1916年8月19日,葉圣陶與胡墨林喜結連理,婚后十分恩愛。

“我真正的教育生涯和創(chuàng)作生涯是從甪直開始的”

從蘇州公立第一學堂畢業(yè)后,因家境貧寒,父親年邁,葉圣陶不得不中斷學業(yè),賺錢養(yǎng)家。他和一些同學去找校長袁希洛,請他指點出路。袁希洛說:“政界不是你們去的地方,還是去教育界吧,教育是國家的根本?!彼麄兟爮男iL的話,到不同的地方當了老師。葉圣陶先是在蘇州的言子廟小學當老師,后來在上海尚公小學任教。

1917年3月,甪直吳縣(已撤銷)縣立第五高等小學校長、葉圣陶的中學同學吳賓若和教師王伯祥聯(lián)名邀請葉圣陶到甪直任教。葉圣陶在甪直開始了他的教育實踐和文學創(chuàng)作。他在甪直教了三年半書,其間和同事們一直推行教育革新,按照他們理想中的學校辦學。他們進行了很多大膽的改革和實踐,包括自己編寫白話文教材,給孩子們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全面培養(yǎng)孩子們的品德、智力和才干。

在甪直,葉圣陶和同事、學生一起創(chuàng)辦了“生生農場”?!吧敝傅氖窍壬蛯W生,師生共同開荒種地,讓學生在學農的過程中鍛煉筋骨、磨煉意志,懂得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他們開辦“商店”由學生經營,引導學生在做書籍、紙張、筆墨的買賣中學會算賬,體驗服務;開設博覽室,訂閱先進的報刊,匯集當?shù)氐奈奈锖蜁?,激發(fā)學生熱愛鄉(xiāng)土的感情;建造戲臺,讓學生通過排戲演戲,學會表演,懂得欣賞。每逢學期中和學期末,學校還會召開“懇親會”,把學生的習作、試卷、字畫、雕刻,以及種植的瓜豆蔬菜陳列出來,請學生家長和社會賢達來校觀賞。在甪直的幾年里,葉圣陶感受到了當教師的喜悅,奠定了他一輩子搞基礎教育,關心和熱愛基礎教育的基礎。他常說:“我真正的教育生涯和創(chuàng)作生涯是從甪直開始的?!?/p>

空閑時,葉圣陶喜歡坐在茶室里,一邊喝茶,一邊靜靜地觀察周圍的人和環(huán)境,取出紙筆,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記在本子上。幾年下來,他寫滿了十幾個厚厚的本子,這些為他的后期寫作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1918年,他在《婦女雜志》第4卷第2、3號上發(fā)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瑣談》。

“溫、良、恭、儉、讓這五個大字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我覺得葉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新文化運動洶涌澎湃之時,北京大學學生顧頡剛、俞平伯成立了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葉圣陶在老同學顧頡剛的邀請下加入了新潮社,定期為其供稿。隨后,他在該刊上發(fā)表了小說《這也是一個人》、新詩《春雨》和論文《女子人格問題》《今日中國的小學教育》等。從此他筆耕不輟,走到了新文化運動的前沿。

1923年,葉圣陶進入商務印書館,正式開始了自己的編輯生涯。1927年,他接手主編《小說月報》,提攜了丁玲、巴金、茅盾等一大批新人作家。巴金曾多次說:“倘使葉圣陶不發(fā)現(xiàn)我的作品,我可能不會走上文學的道路,做不了作家?!彼€說:“編輯的成績不在于發(fā)表名人的作品,而在于發(fā)現(xiàn)新的作家,推薦新的創(chuàng)作。我感激葉圣陶,因為他給我指出了一條寬廣的路。他始終是一位不聲不響的向導?!?/p>

葉圣陶常以“未厭”精神勉勵自己,他在短篇小說集《未厭集》的“自序”中說:“厭,厭足也。作小說雖不定是甚勝甚盛的事,也總得像個樣兒。自家一篇一篇地作,作罷重復看過,往往不像個樣兒。因此未能厭足。愿以后多多修煉,萬一有教自家嘗味到厭足的喜悅的時候吧……”他在文壇屢創(chuàng)第一:與朱自清、俞平伯創(chuàng)辦了我國第一個詩刊《詩》,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創(chuàng)作了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早的長篇小說《倪煥之》等等,但他仍將自己的散文集題名為《未厭居習作》,定自己的書齋名為“未厭居”。

在文學出版領域,葉圣陶同樣成就卓越。作為編輯,葉圣陶不僅是開明書店的靈魂,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創(chuàng)始人,他長期擔任該社的社長和總編輯。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從選題、設計到編撰、審定,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葉圣陶都“樂在其中”,事必躬親。葉圣陶在出版領域提倡使用白話文,他主持的雜志和報紙大多使用白話文,極大地方便了記者和讀者的閱讀,促進了中國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他編撰了《國文教學叢刊》,創(chuàng)辦了《國文雜志》,與胡墨林合編了《中學精讀文選》。主持開明書店編務期間,他主編了《中學生》《新青年》等雜志。

新中國成立后,葉圣陶曾任出版總署署長、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等職。1988年底,葉圣陶逝世,家人根據(jù)他的遺愿,將他最后的一萬元積蓄捐給甪直中心小學,設立“葉圣陶獎學金”,獎掖該校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著名詩人臧克家曾說:“溫、良、恭、儉、讓這五個大字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我覺得葉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p>

“父親分別給我們兄妹三人起名至善、至美、至誠,就是希望我們具備完美的人格”

葉圣陶與妻子育有兩子一女:長子葉至善、女兒葉至美和小兒子葉至誠。對于家庭教育,葉圣陶始終秉持著順其自然、諄諄教誨的原則。

葉至善小時候成績并不好。但葉圣陶沒有因為他的學業(yè)著急過,也沒有逼他考一個好分數(shù)、上一所好學校。他認為一門功課學得好不好,得看是否能把所學的知識全部消化。成績的好壞不是單憑考試就能衡量出來的。葉圣陶一向主張“愛的教育”,認為培養(yǎng)兒童的愛心和同情心,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比什么都重要。他教育葉至善要愛護動物、熱愛勞動。抗戰(zhàn)期間,葉圣陶一家逃難到重慶。在父親的支持下,葉至善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考入了國立中央技藝專科學校,學習農產品加工專業(yè)。葉至誠小時候很淘氣,為了改變他毛躁的性格,葉圣陶買了魚竿,帶他去釣魚,以培養(yǎng)他做事耐心的性格。

住在成都西郊鄉(xiāng)間時,葉圣陶的三個孩子逐漸長大成人。受家庭的熏陶,他們都愛好寫作。雖然不要求子女長大后當作家,葉圣陶教他們寫作時卻十分認真。每天晚飯后,葉圣陶會坐在桌前,一字一句地修改孩子們當日的習作。三個孩子圍坐在飯桌前,個個伸長了脖子,仔細地看著父親手中的紙筆。你一句,我一句,爭相找出文章中的錯誤與不合理。有時候,葉圣陶指出作文中一些有趣的筆誤,引得孩子們盡情地笑起來。每改一段,他就朗讀一遍,看看語句是否通達,詞語是否用得準確,孩子們就跟著他默誦。他們的習作像從鄉(xiāng)間采回來的野花,蓬松的一大把,經過父親的挑剔和修剪,插在瓶子里才像樣。

三十多年后,葉至善回憶當時的情景說:“說是看父親改,實際是商量著共同改。”葉圣陶邊看邊問:“這兒怎么樣?能不能換一個比較恰當?shù)脑~?把句式改變一下,是不是好些?怎樣才能把要說的意思說明白?”父子圍桌而坐,秉燭修改文章,氣氛歡樂而融洽。

孩子們發(fā)表的文章多了,有人建議不妨合起來出個集子。葉圣陶把出版的文稿審讀了一遍后取名《花萼集》。花萼,也作華萼,有保護花瓣的作用,古人常用“花萼”比喻兄弟友愛。他為書稿取名“花萼”,正是此意。

葉圣陶經常教育子女們不要滿足現(xiàn)狀,要勇于攀登高峰。當他們出版了《花萼集》后,原打算一年出一本合集,但是他們的文章“愈寫愈少,寫成的又很難讓自己滿意”。葉圣陶沒有批評他們寫得少了,而是對他們說:“想寫得好些,正是你們進步的動力,時常不滿意自己所寫的,也證明你們確實有些進步了?!彼膭钏麄冊趯懽魃弦拔茨軈捵恪?,繼續(xù)前進。兄妹三人不懈努力,又推出了《三葉集》。

在葉圣陶的諄諄教誨下,他的三個子女長大后都成為出色的文藝工作者。

葉至善歷任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室主任、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等職務,主持編輯了《我們愛科學》等雜志,曾策劃、編輯了《少年百科叢書》《古詩詞新唱》等一大批知名少年讀物,是有名的編輯和出版家。1988年,開明出版社成立,已經退休的葉至善擔任出版社社務委員會主任,主持出版社工作十年。

葉至美在中學當過老師。新中國成立后,她一直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當英文編輯,雖然不是作家,也寫得一手好文章,曾與兩位兄弟編寫過五卷本的《葉圣陶集》。

葉至誠18歲進開明書店當職員,后來考入上海戲劇??茖W校學習表演。從17歲到23歲的幾年間,葉至誠在哥哥葉至善的要求下為每期的《開明少年》寫文章,自由命題,自由發(fā)揮。后來,葉至善把弟弟的這些作品匯編出版。1948年,葉至誠和同學去了蘇北解放區(qū),參加了文工團。新中國成立之初流行于江浙滬一帶的吳語群眾歌曲《啥人養(yǎng)活啥人》就是由他作詞的,極富生活氣息。葉至誠在江蘇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工作期間,與作家高曉聲合編了錫劇現(xiàn)代戲《走上新路》。該劇在華東戲曲會演上獲得了包括劇本獎和演員獎在內的六項大獎。1959年,葉至誠先被調到南京市文化局工作,后調至江蘇錫劇團任編劇。1979年,他回到江蘇省文聯(lián),主編《雨花》雜志,為該刊開拓新局面做出了較大的貢獻。1988年,葉至誠獲得了中國作協(xié)文學期刊編輯榮譽獎。

葉至誠曾深有感觸地說:“我的品格的形成,是與父親的教誨和培養(yǎng)分不開的。父親分別給我們兄妹三人起名至善、至美、至誠,就是希望我們具備完美的人格。父親教導我們?yōu)槲呐c做人是分不開的,但為文必先為人?!?/p>

俊秀層出的葉氏第三代

葉至善的妻子夏滿子是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夏丏尊的女兒,他們育有三子一女:長子葉三午,次子葉大奎,女兒葉小沫,幼子葉永和。

葉圣陶對長孫葉三午的培養(yǎng)頗為用心。他發(fā)現(xiàn)葉三午在語言表達上超出一般的兒童,三四歲就能自己編故事了,于是每晚睡覺前把葉三午叫到身邊給他講故事。葉三午從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在一所小學教書。一次意外中,他摔傷了腰和腿,喪失了勞動能力。養(yǎng)病期間,葉三午寫下了許多詩歌,吸引了一大群年輕人聚集在他身邊。他們傳抄著葉三午的詩歌,一起朗誦,一起歡喜,一起悲憤。葉三午雖然在詩壇上從未見詩名,但見過他的人卻不能不把他稱為詩人。

葉小沫繼承了祖父、父親終身從事的編輯事業(yè)。1978年,《中國少年報》向社會公開招聘編輯,她憑借自已過硬的文學功底被錄用,先后擔任過科普編輯、編輯部副主任、主任等,曾任《中國兒童畫報》主編。退休后,她和弟弟葉永和一起為祖父葉圣陶編輯了多部書籍。

20世紀80年代,葉至善的社會工作越來越繁忙,用于寫作的時間不夠,小說《夢魔》難以按計劃完成,于是他讓葉三午和葉小沫一起參與這本書的寫作。三人一起討論、構思,有時葉圣陶也在旁邊提出一些補充意見。1985年,這本凝聚著三人心血的短篇小說集《夢魔》出版了,封面上印著葉至善、葉三午、葉小沫三個人的名字。這本由葉氏第二代與第三代合作完成的“三葉”合集,無疑是文壇的一段佳話。

葉兆言:文學編輯世家走出的先鋒作家

葉家第三代的佼佼者葉兆言,是一位在現(xiàn)代文壇相當活躍的作家。葉兆言1957年生于南京,其母姚澄是錫劇界名人,父親葉至誠取妻姓“姚”和己名“誠”各半,為兒子取名“兆言”。

葉兆言上初中時在北京的祖父葉圣陶身邊生活了一段時間。一次,葉圣陶偶然發(fā)現(xiàn)葉兆言會大段背誦辛棄疾的詞,十分驚喜,便教他作對子,從平仄開始,老人報一個字,他答一個。祖父的諄諄教誨為葉兆言打下了深厚的文學基礎,但他沒有停留在傳統(tǒng)文學上,而是廣泛閱讀書籍。高中畢業(yè)后,葉兆言在北京待了一年,又和祖父住在一起,在17歲那年開始了自己的文學夢。

葉兆言的小說正式發(fā)表,是1980年發(fā)表于《雨花》雜志上的《無題》。他把它寄給祖父,葉圣陶大加贊賞,讓他充滿了信心。在此后的一年半中,他發(fā)表了五篇小說。

1986年,葉兆言被調到江蘇文藝出版社當編輯。兩年后,他的中篇小說《懸掛的綠蘋果》獲鐘山獎,《追月樓》獲1987至1988年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葉兆言是高產作家,他著有長篇小說《死水》以及《五月的黃昏》《狀元樓》等幾十部中篇小說,《花影》《花煞》不僅在國內出版,還被譯成多種語言在國外出版。他還寫了100多萬字的散文,出版了六冊的《葉兆言文集》。

葉至善之孫葉剛是著名作家,葉兆言的女兒葉子17歲時就出版了個人作品。葉氏第四代,未來可期。

葉圣陶曾在文章《當了父親》中說,他對兒女的希望就是身體強壯,有明澈的心靈。雖然是大作家、教育家,但他從未要求子女學習成績優(yōu)異,必須成為怎樣的人,而是通過諄諄教誨力求讓他們成為人格健全的人。

(責編/黃夢怡 責校/陳小婷 來源/《中華家風》,廖峰、李凱、萬晶琳主編,河南大學出版社2022年6月第1版)

猜你喜歡
吳祖光葉圣陶
霜的工作
葉圣陶教育名錄
新鳳霞很會“撩漢”
愛你(2018年19期)2018-11-14 14:25:25
新鳳霞很會“撩漢”
霞光之戀
北方人(2016年18期)2016-10-08 02:33:18
吳祖光與習仲勛、胡喬木的交往
新傳奇(2015年13期)2015-05-30 07:31:38
你是我的另一半
愛你(2015年18期)2015-04-20 11:05:59
鹿邑县| 淅川县| 商南县| 竹溪县| 三明市| 石楼县| 小金县| 吉林省| 萨迦县| 河间市| 新昌县| 察哈| 白山市| 鄯善县| 双牌县| 谢通门县| 河北区| 七台河市| 屯昌县| 安岳县| 马尔康县| 洛隆县| 花垣县| 庆元县| 伊吾县| 宜丰县| 海晏县| 紫金县| 南汇区| 天水市| 防城港市| 新安县| 河间市| 三明市| 克拉玛依市| 万山特区| 台州市| 垦利县| 固始县| 建始县| 安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