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子
能把善良做得好看,除了本能之外,恐怕還有后天的修為。
不久前一個周六的下午,聽了一場講座,主講是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教授蒙曼。蒙曼教授,也是百家講壇的主講之一,擁有眾多喜歡隋唐歷史的粉絲。
那日的演講大廳里人滿為患,我因一點小事耽擱,正點到時,已經沒有空的座位了,只能站在最后面聽。
大約開講了十幾分鐘后,一位年過七旬的老先生走了進來,環(huán)顧四周,便站在了我身邊不遠處。可能是腿腳不方便站太久,過了片刻,老先生自隨身帶的包里拿出一個薄薄的購物袋,沿著兩排座椅中間通道朝前走了幾步后,將購物袋鋪下,在靠右側的地方坐到了大理石的地上,能感覺出,地面很硬,坐在那里并不舒服。只是,兩旁座椅上,雖也有人看到,卻并沒有誰讓座給這位老先生——這不是乘坐公交車,三站兩站路的時間不算什么,這場講座需要兩個半小時,不讓座,也無可厚非。
看著老先生消瘦的、微微佝僂的身影和滿頭的白發(fā),我卻還是有些不忍。
如此過了大約十幾分鐘,老先生右旁的一排座椅中間,一個女孩子忽然站了起來,然后彎身路過其他座椅上的人走了出來,走到老先生身邊,輕輕拉了拉老先生的衣袖,低聲和他說了句什么。
老先生連連擺手拒絕,女孩卻很堅持,拉老先生起來,指向自己的空座。
他們有簡短的幾句對話,只是兩個人的聲音都很低,旁人聽不到。想來,是一個讓座,一個不肯。但最后,老先生還是沒有堅持過倔強的女孩,去了她位于中間的座位。而女孩在看著老先生入座后,輕輕舒口氣,轉身去了遠一些的另外兩排座椅的空間,也在通道的靠右的位置坐下來——那個位置,和老先生所在的位置相隔很遠,隔著那么多人,誰也無法再看到對方。
我的心忽地那么一暖,如果說女孩的讓座只是一個小小的善良之舉,那么,讓座后躲到遠遠的位置,便是這善良一幕的好看之處了——她不想離老先生太近或者干脆就在他眼前,讓老先生每每看到她站著或者坐在地上,心里都不安。那就讓他看不到好了,讓他坐得安心坦然。
這讓我感動。
說白了,讓座這種事,當真是再小不過,就像有人說,對于善良的人來說,善良本來就是一件小事,是本能。
我信,我信善良是善良者的座右銘。但是生活中,能常常去做這件小事的人,其實并不多,而能把善良做得好看,除了本能之外,恐怕還有后天的修為。
善良很溫暖,還可以溫暖得很好看,就像那個女孩子。
陳麗明摘自“遼寧青年雜志”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