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聽
我的爺爺有一雙巧手,他做的錫器很好看,在十里八鄉(xiāng)都非常有名,很多人都喜歡。
錫器是一種古老的手工藝品,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在我國,錫器始于明代永樂年間,主要產(chǎn)于我國云南、福建等地,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我爺爺呢,就是一位錫器的非遺傳承人。
我十分崇拜我的爺爺。在我老家的小鎮(zhèn)里,幾乎每一戶人家都要準備好一套錫器,其中包括燭臺、茶壺、酒壺、茶葉罐等,待女兒出嫁時,要作為陪嫁的嫁妝送到男方家。他們首選的手藝人就是我爺爺,我爺爺真是太厲害了!
暑假時回老家,看到爺爺做好的精美錫器,我太喜歡了。我跟爺爺說,我要跟他學(xué)做錫器。爺爺很高興地回答:“好啊好啊,但你還小,先在我邊上看,等長大點再上手做。”我認真觀察爺爺?shù)闹谱鬟^程,對錫器的制造技術(shù)越發(fā)著迷了。
爺爺最擅長在錫器上雕花,那些花鳥蟲魚被爺爺?shù)竦没铎`活現(xiàn)的。他的制作效率也很高,基本上兩三天就能完成一件錫器。做錫器可是一門純手工的精細活,無論是打磨還是雕花,都需要非常認真,沒點耐心真干不了這行。爺爺常說:“錫器要做精的話,需要十分投入,不能受到干擾,更要傾注自己的情感,才能做出一件完美的作品。要是不這樣的話,作品怎么看都缺少一點東西?!蔽覍Υ松钚挪灰?。
爺爺是真心喜歡這門手藝,他的作品都被他像孩子一樣保護,從不讓它們被弄壞一絲一毫。這要是誰無意間碰倒一個,他能念叨那人一整天。
我很害怕錫雕這門手藝失傳,因為爺爺只收了一個徒弟,萬一哪天這門手藝傳承斷了線,那將是多大的文化缺憾。我得快快長大,跟爺爺學(xué)習(xí),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如今,許多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正在慢慢消失,還好錫藝沒有,因為有無數(shù)像爺爺一樣的手藝人,仍在堅持和努力,而這樣一群人,我愿稱之為“最美手藝人”!
(指導(dǎo)老師彭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