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梓萌
岳陽,古稱“巴陵”,自古便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美譽。岳陽樓是一筆書寫在歷史上的絕唱,是一道屹立于中華大地上的獨特風景。
時值暑天,艷陽高照,我與岳陽樓如約相遇。遠遠望去,綠樹掩映間,高大壯觀的岳陽樓隱約可見。待走近些,富麗堂皇的樓宇令人嘖嘖稱贊——岳陽樓是“三層四柱,飛檐斗拱”,樓頂為獨一無二的四角攢尖盔頂,高高向天空翹起,這在現(xiàn)存的古建筑中是相當罕見的。金黃的琉璃盔頂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紅漆的墻壁和柱子尤顯氣派。每一個樓角都掛著小巧玲瓏的銅鈴,微風拂過,它們輕輕搖動小小的身體,發(fā)出清脆的聲響。高高懸掛的一塊黑色的木質(zhì)牌匾,上面刻著三個金燦燦的大字——岳陽樓,筆鋒瀟灑,筆力遒勁,給岳陽樓平添了一份莊嚴。
岳陽樓的建筑美世人皆知,不必多說。最值得一提的,其實是隨處可見的與其有關的古詩文。文學世界里的岳陽樓,一直活在語文課本里,活在學子們的朗朗書聲里。
最為熟悉的莫過于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其中的名句,我總能脫口而出:“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記得兒時背誦《岳陽樓記》,總是抱怨文字晦澀難懂;而今登上岳陽樓,望向煙波浩渺的洞庭湖,卻有感于這篇文字的波瀾壯闊,也讀懂了范仲淹為何會發(fā)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感慨。
駐足在一篇篇古詩文前,我忍不住一句句認真地看著,讀著?!拔袈劧赐ニ裆显狸枠?。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詩圣杜甫在《登岳陽樓》里道出心中的苦悶。“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痹娤衫畎椎巧显狸枠菢O目遠眺,心情舒暢,樂以忘憂,寫下了這篇《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岳陽樓里詩詞薈萃,還有宋代詩人黃庭堅的《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張孝祥的《西江月·黃陵廟》,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岳陽樓》……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寄情于此,寫下了一篇篇千古絕唱。岳陽樓,是中國古詩文的一座寶庫,不愧是天下名樓。
日暮西沉,夕陽的余暉灑在了樓檐之上,粼粼的水波向遠方鋪開。望著眼前如夢似幻的美景,回味著岳陽樓里的詩文名句,不知不覺間,仿佛我已穿越了千年的中國。
(指導教師: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