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健
【案例描述】
小L又被數學老師喊到辦公室,苦著臉跟在老師后面。突然,數學老師接到一個電話,離開辦公室前,她交代小L稍等一會兒。
幾分鐘過去了,老師還沒回來。小L從辦公室的第一排走到最后一排,又從最后一排晃到第一排。他走到一位老師桌前,指著一個小小的裝飾,好奇地詢問:“老師,這是什么呀?”這位老師嚴厲地問:“小L,你來辦公室干什么?”小L嚇得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終于,數學老師回來了。了解情況后,她告訴小L在公共場合要注意禮儀,比如在辦公室不能隨意走動。
【案例分析】
通過交流,老師得知小L只是好奇,他并不想打擾老師。小L不太清楚辦公室是一個嚴肅的場所,不能跟公園、廣場一樣隨意走動,更沒有意識到走動會打擾別人,不禮貌。
被批評的小L很難過。其實,他常常不開心,因為自己總跟同學產生矛盾,且挨批評的多是自己。就像今天跟同桌產生矛盾,為什么老師只喊自己來辦公室?他很困惑,言語中流露出委屈。
交流中,小L又說了今天發(fā)生的幾件事情:數學課上,小L有個題目不會,老師已經講下一題了,他還沒寫好,特別著急,就悄悄地問同桌,可是同桌正在聽課,根本不理他。實在沒有辦法的小L就打算搶同桌的本子看,在搶奪中產生沖突,被老師批評。其實,小L原本只想把題目做好。
接著,課間,他找同學玩,游戲玩不到幾分鐘就進行不下去了。同學說他不遵守規(guī)則,不想帶他玩,他就拔同學毽子上的雞毛并威脅同學必須跟他玩。以前大家不跟他玩時,他也同樣生氣,有時扔同學的書,有時把同學桌子畫臟……其實他的初衷就是跟同學們一起玩,結果都適得其反。
縱觀小L的種種行為,他常常給自己帶來一個或多個困擾,這些困擾多是因為缺少“邊界感”所導致。缺少界限感的孩子常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沒有規(guī)律意識,易受環(huán)境影響,遇到問題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解決,別人如果不滿足自己就推人、扔書、畫桌子、搶本子……為了一時解氣,違反規(guī)則且影響大家卻渾然不覺。這樣的孩子雖挨了批評,但問題也沒有解決,他們往往不受身邊孩子的歡迎,自己還覺得十分委屈。
對于小L最好的幫助是取得家庭的支持,家校合力共同幫助孩子確定界限,找到解決各種小矛盾的突破口,為孩子成長助力。
【案例反思】
有界限感的孩子一般不會有上述小L自找麻煩似的困擾。第一,他們有分寸。他們能夠明確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界限,包括物質、身體的界限,懂得守護自己的邊界,尊重別人的感受。第二,他們有同理心。他們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這個世界的關系,不以自我為中心,會對別人的幫助心存感激,不會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第三,他們有主見。他們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別人的事情,能夠自我管理,不會過于依賴別人。第四,他們有規(guī)矩。他們明白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到他人,懂得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行為舉止得體、有規(guī)矩。
小L缺少界限感,對于規(guī)則沒有敬畏之心,缺少分寸感和同理心,產生沖突后不太會跟同學溝通,往往都以發(fā)脾氣來宣泄焦慮,結果徒增更多困擾。培養(yǎng)他的界限感,家庭教育一馬當先。與小L父母多次交流中,我們發(fā)現他們對孩子特別嚴厲,教育幾乎無時不在,可是教育效果并不好。家長很是困惑,特別焦慮。
如何培養(yǎng)界限感呢?與孩子的家長多次溝通,我們達成以下教育共識。
(一)切實的指導
首先,我們幫助小L明確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界限,一個人有了清晰而明確的邊界,才會在尊重自己的同時,更好地理解別人,在相信自己的同時,對外界建立信任。比如護欄、馬路車道、男女廁所各不相同,為了區(qū)分設有不同標志,同時這些公共場所各有禮儀,就像在辦公室不能如同在公園和廣場一樣隨意走動……之前小L犯類似錯誤時,爸爸媽媽總是不停地批評,宣泄對孩子行為的不滿,卻忽略解釋遵守這條規(guī)則的原因。在不停地指責中,孩子很挫敗,體驗到滿滿的不尊重和不信任,導致他對父母所有教育采取自動屏蔽的方式以保護自己,即所有教育均無效。因此,當下最好的方法是讓小L了解規(guī)則是什么,明白遵守規(guī)則的原因,同時最重要的是讓規(guī)則落地,體驗遵守規(guī)則帶來的好處。
比如:小L搶本子事件,先心平氣和地復盤全過程,然后鼓勵孩子思考自己被批評的真實原因是什么。當孩子知道是因為自己沒有遵守規(guī)則時,再針對為什么要制定規(guī)則,如何尋找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讓規(guī)則落地,才能對癥下藥。通過談話,小L明白課堂必須遵守規(guī)則,并思考出了3種可以不產生沖突的方法:第一是翻看前面類似的題目,自己努力想想怎么做;第二是實在想不出,下課的時候問同學;第三還可以下課去請教老師。方法多了他就不會那么急躁。最后采用角色扮演法再現情境,體驗不同的解決方法的感受。小L在體驗中明白,哭鬧、把別人的東西弄壞只能宣泄糟糕的情緒,只有成為問題的解決者,才能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相信通過一次次切實的指導,孩子心中會漸漸知道界限,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逐漸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
(二)高度的一致
界限感的建立,是一個逐漸學習的過程。如果孩子在幼年時沒有足夠重視界限感的培養(yǎng),很容易出現類似小L的困擾。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本身就常常做出越界行為,導致孩子的界限感被破壞。比如,每周末孩子負責打掃自己的房間,可一旦爺爺奶奶來了,祖輩就幫著做,諸如此類,家里長輩意見不統(tǒng)一,很容易訓練孩子成為“兩面派”,見機行事,不利于孩子成長。把本該孩子完成的事情攬在自己身上,為孩子做這做那,容易導致孩子分不清什么事是該自己負責和完成的。為此家長應從自身做起,不越界。
如上例中,小L跟同學產生矛盾,有時并不是小L導致的矛盾,卻總被同學“誣陷”,爸爸認為孩子總這樣會被邊緣化,必須用拳頭把委屈打回來,打得別的孩子不敢“欺負”自己后再說道理,媽媽則認為應該找老師,父母意見不統(tǒng)一使孩子很困惑,不明白該怎么做。最終,有的規(guī)矩界限被模糊了,因為長輩們沒有形成共識,所以造成孩子界限混亂。面對跟同學產生矛盾這件事,小L要明確使用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只能讓矛盾升級,如果能用合適的方式解決更好,實在不行可以找老師。只有所有長輩步調一致,達成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幫助孩子形成清晰的界限。孩子有了界限感,才會懂規(guī)矩、守紀律,更適應團體生活,跟大家友好地相處。
(三)負責的示范
孩子面對問題時,哭鬧、發(fā)脾氣很正常,可是小L每次都如此宣泄情緒,只能暫時釋放不愉快。面對種種問題,家長不可一上來就批評,須以身作則來引領孩子,讓他遇到問題,用同理心考慮別人,不大發(fā)脾氣,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另外,不可簡單說教,“不要哭”“不要鬧”“多思考”……這些蒼白的口頭提醒根本不夠,而要鼓勵孩子勇于表達,積極尋求處理策略,哪怕荒誕也不嘲笑,使之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引導孩子有效地化解問題,解決矛盾,他才會心服口服,遵守約定,同時也幫助孩子了解自己。
如果每一件類似的事情發(fā)生,小L父母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孩子明白規(guī)則是什么,解釋背后的原因,并以身作則給孩子提供規(guī)則落地的可能,表達自己的愛與信任,那么一直被尊重的小L,一定會在耳濡目染中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在其他關系里,也能拿捏分寸,掌握好界限。
(四)溫柔的堅持
界限感的培養(yǎng)需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少到多,一旦確立就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如遵守課堂紀律、與同學友好相處等,開學前父母就可以通過親子交流幫助小L確定本學期希望培養(yǎng)的好習慣,讓小L全程參與討論并思考如何達成,甚至分解到每個月、具體到每周要做到什么。執(zhí)行過程中,小L一定會一次又一次地試探父母立界限是否動真格,這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堅持所定的界限,無論孩子做得好或壞,父母都要堅持最初的約定,獎懲分明,讓孩子明確不是因為父母今天心情好,或者自己今天表現乖,這個規(guī)定就不用遵守。每次家長都言出必行,賞罰分明,并持之以恒,小L就會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有底線的,超出底線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這樣家長逐漸放手讓小L尋找并建立自己的界限感,長此以往,必會取得好的效果。
總之,對界限把握得越好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越會選擇、交流和規(guī)劃,幸福感和自我認同感越強。培養(yǎng)學生的界限感,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須同步進行,形成強大的合力, 為成長立“限”,共同幫助孩子對“界限”有更清晰、系統(tǒng)、整體的認識,推動孩子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