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華
蒲艾懸門 芳蘭沐浴
在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不發(fā)達的古代,炎熱、潮濕的夏季很容易滋生疾病,各種毒蟲也在這時最為活躍,在古人看來,這些都是因為天地陽氣盛極轉(zhuǎn)衰,陰氣隨之滋生而造成的。因此,早在戰(zhàn)國時期,五月就被稱為“惡月”,人們采百草為藥,用來驅(qū)除毒蟲、減少疫病傳播。在各種草藥里,最受歡迎的是菖蒲和艾草,人們習(xí)慣將它們綁成一束束,掛在門上、窗上、床頭,不僅因為這兩種草散發(fā)出的芳香能令人神清氣爽,還因為它們的外形獨特——菖蒲的葉片像一把把寶劍,艾草的葉片像一面面小旗子,合稱“蒲劍艾旗”,在古人看來,有降妖除魔的效果。宋代人還有相對復(fù)雜的做法,用泥捏成道教信仰的“張?zhí)鞄煛毕?,貼上艾草做胡子,掛在門上,用來辟邪,也有直接簡化成用艾草扎成人形的。明代,南方一些地區(qū)將艾草扎成小老虎懸掛,意在借用“百獸之王”的威風(fēng)。
為了能夠進一步驅(qū)除“穢氣”,洗浴也是古人過端午必不可少的程序。人們采摘有香味的蘭草,用它煮水沐浴,叫作“浴蘭湯”,祈求百病不生,因此端午也有別名為“浴蘭令節(jié)”。后來因為蘭草數(shù)量較少,不太容易采摘,許多地方換成了菖蒲、艾草、桃木心、柳枝等植物。水最好要用端午節(jié)這天午時打的井水,才能讓身體清爽舒暢。有意思的是,古人還把比端午晚一個月的農(nóng)歷六月六日定為貓狗洗澡的日子,認為這天帶著家里的貓兒狗兒去河里泡個澡,可以讓它們不生虱子。
彩絲系腕 插戴佩飾
現(xiàn)在不少地方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還有在小孩兒手腕上系五彩線的習(xí)慣,這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不過,那時候的五彩線還不是系在手上的,而是在門上懸掛五色彩縷和系著桃木印的朱索,用來“止惡氣”。后來逐漸轉(zhuǎn)變?yōu)橄翟谑直凵系奈宀式z線,叫“長命縷”,又叫“辟兵繒”,系上它能保佑一年中無病無災(zāi),連刀劍之傷也不會有。唐朝皇帝還在端午這一天,專門給大臣賜五色絲縷。
古人過端午時,除了在頭上戴幾朵應(yīng)季的石榴花、蜀葵花,還會佩戴各種小裝飾品和香囊,造型繁多,不僅自己家人佩戴,親朋好友之間還會相互贈送。女子和小孩兒是戴飾品的“主力軍”,小孩子通常把飾品掛在脖子上,女子則將它們插在發(fā)髻上。飾品中比較常見的有畫著“五毒”圖案的小紙符,或是用彩紙剪成五毒形狀的小符。五毒指的是蜈蚣、蝎子、蛇、壁虎、蟾蜍,它們被古人視為夏季毒蟲的代表(其實壁虎一般是無毒的),認為在端午節(jié)帶“五毒”可以“以毒攻毒”;還有用蠶繭做的小老虎、小龍,無論老少都可以戴,寓意“生龍活虎”。清代蘇州女子用彩紙做成人騎老虎的圖案,叫“健人”,綴在發(fā)釵上祈求吉祥,也有用金銀絲編制的,更為華美。
粽香酒美 小酌微醺
漢代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人們吃的還不是粽子。朝廷會賜給文武百官“梟羹”,就是貓頭鷹做的湯,因為貓頭鷹被當時的人視為惡鳥,需要在惡月把它消滅。所幸,這個不夠環(huán)保的習(xí)俗并沒有流傳多久。
大約在晉代,人們在過端午時開始吃粽子,餡料是糯米和栗子、棗子,看來當時咸粽子還沒有流行起來。粽子古稱“角黍”,可能源自古代黍米新熟時的祭祀儀式,中原一帶用植物葉片包裹有黏性的黍米,做成牛角形,用來代替祭祀時的牛羊等牲畜,并不限于五月五日這天食用。后來,南方百姓用粽子做屈原祭品的習(xí)俗廣為傳播,粽子成為端午節(jié)的特色食物,口味也越來越豐富。古人在吃粽子的時候,還有不少小游戲,比如唐代宮廷里將剝開的粽子放在盤子里,宮女們用特制的小弓箭比賽射粽子,射中的有獎。宋代還有“解粽”比賽,每人隨機拿一個粽子剝開,比賽誰解下的粽葉最長。
古人過端午的時候,還會喝雄黃酒、菖蒲酒來“避毒”,雄黃是一種有毒性的礦物質(zhì),能夠殺蟲,被古人視為良藥。也有的做法是將菖蒲根、雄黃、朱砂都泡在酒里,仍然統(tǒng)稱為“雄黃酒”。全家大小都要喝一些,還會用雄黃酒在小孩兒的額頭上寫一個“王”字,象征老虎之威;并用酒點染孩子的手心、肚臍等位置,認為這樣可以不招蚊蟲。但服用雄黃酒仍然有中毒的風(fēng)險,現(xiàn)在各地過端午的時候,喝的都是普通的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