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志鵑
這是一九四七年的夏天。
澄河急流滾滾。沒有橋,也沒有渡船,渾濁的河水在翻滾,打著漩渦。
這條黑水滾滾的澄河,橫在面前,一個人都沒渡過去。背后傳來的槍炮聲,一陣緊似一陣。會議決定,由兩個同志出去尋找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了解一下哪里有淺灘。警衛(wèi)連副連長周玉兆帶了小余,向離河較近的一個村子走去。
“老大爺,我們……”
老人向他們打量了一下,“你們要過河是不是?”
周玉兆點點頭,老人沉吟了一會,便說:“不管河水再大,一定叫你們今晚過河?!?/p>
屋外場地上,一片銀白的月色,老人正坐在一堆濕漉漉的門板上沉思。
“時間不多了,天亮以前,我們就過河,不然就得向后轉(zhuǎn)?!敝苡裾渍f到這里,停了一下,看了看小余說道:“小余,我們要是留在這里打游擊,你怕不怕?”
“不怕,和你在一起,我什么也不怕?!毙∮鄨远ǖ鼗卮鹬?/p>
“明天這時候,敵人會站在這里?!敝苡裾渍f道,“小余,應(yīng)該說,和老百姓在一起,我們什么也不怕。”
忽然河堤那邊傳來聲音,周玉兆凝神聽了一會,便和小余加快腳步向河邊走去。那位老人站在河堤上,高高地舉起鋤頭,在地上掘著什么東西,周玉兆走近一看,見堤上堆了一堆土,一條剛掘出來的小溝,已從堤的里邊快通到河邊。周玉兆愣了一愣,猛然明白過來,就快步搶過去奪下鋤頭,喘吁吁地說道:“大爺,你……”
老人一見他,也不奇怪,平靜地說道:“你來得正好,快回去。叫同志們來,準(zhǔn)備過河?!薄按鬆?,我們就是死,也不能禍害老百姓的田地和莊稼?!敝苡裾准拥脺喩泶蝾潯?/p>
老人把鋤頭又奪過去,解釋道:“澄河不太深,開一點口子,水一有了出處,流頭就緩了,人在河里蹚水走也能過去了。”
“不行。”周玉兆不等他說完,就堅決地說道,并把鋤頭又奪過來,把土推進(jìn)溝里。老人一看他動手填溝,便暴跳起來,大聲吼道:“給我放手?!敝苡裾滓宦牐慊厣肀ё×死先?,含淚說道:“大爺,我們是人民的部隊……”老人不等他說完,一揮手說道:“小同志,你知道‘指望嗎?一個人過日子,要是沒個指望,那是活不下去的,活著也沒有趣?!?/p>
(選自《高高的白楊樹》,有刪改)
◆賞析
節(jié)選的文段沒有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和驚心動魄的強(qiáng)渡情節(jié),而是將一個老人想幫助隊伍渡澄江的故事娓娓道來,充分展現(xiàn)了人情美、人性美。小說整體語言清新、樸實無華。周玉兆和小余向老人打聽渡河的事,此后,作者用“沉吟”“沉思”以及“時間不多”等詞營造了一個緊張、壓抑的氛圍,但敘述細(xì)膩、樸實、清新自然,無“精心雕琢”之感。周玉兆和老人搶“鋤頭”這一段運用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塑造了以周玉兆為代表的人民軍隊團(tuán)結(jié)群眾、為百姓著想的形象。老人作為群眾的代表,一心想為軍隊解決難題,不惜犧牲田地和莊稼。
人物塑造立體可感,讓讀者深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