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生之前,我們就已經(jīng)注定被對比的宿命。趙聲成 攝
雙胞胎群體作為一個社會中多見但又并不為人深知的群體,時常會在與人交往中遇到各種問題與誤解。這些問題看似不足為人說道,但卻在不斷影響雙胞胎群體中的每個人。作為這個群體中的一份子,我也深刻體會到從外界傳遞到我身上的這種特殊的目光,這是作為這一群體必須面對的經(jīng)歷。我們因為天生的相同而不斷被提醒,也因為天生的相同而不斷被外界放大我們的不同。有時我們遵循外人的評價來強調(diào)我們各自的獨特,有時反而也會默認我們相似的出身。這種忽遠忽近、藕斷絲連的復雜,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如今我們各自的性格特點。
手機上最“安全”的面容識別系統(tǒng)面對雙胞胎也基本無效。趙聲成 攝
如果拋去相似的樣貌,先從各自不同的興趣愛好與穿著打扮去看,我們幾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因此很難被定義為雙胞胎。而如果反之,當人們觀察時先從相似的樣貌出發(fā),我們的一切都會被定義為在雙胞胎范疇之下的同與不同,這是無法跳脫出來的視覺先入為主。
一個人如果和另外一個人極其相似,那他們各自的特點一定會被湮沒,公眾的視角首先會偏向去進行比較,“個人主義”于是便不存在于雙胞胎中。
人臉識別是當今社會最普遍且較為高效的身份識別與讀取形式。然而,即便是手機上具備深感檢測的Face ID 功能,也無法準確識別我和我哥的面容,從而能讓我們互相輕松解鎖對方的手機。這種結(jié)果帶來的,則是一種在信息時代,即便是最獨一無二的識別方式也會產(chǎn)生的巨大識別差錯。在某種意義上,我們的相貌在人類尚且無法立刻分辨的前提下,在面對計算機等個人信息采樣設備時,我們是作為同一個人存在的。這是數(shù)字時代的合理漏洞。
拋去面貌的影響,先入為主的即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趙聲成 攝
拍攝過程中,我也向我身邊認識的幾對雙胞胎朋友進行了簡短的采訪。在他們的回答中,我同樣看到了我曾經(jīng)歷的許多“被對比”的體驗。身邊的人經(jīng)常將他們放置在一起比較,同時忽視個人的獨立性與價值,偏向?qū)Χ说南嗨菩愿信d趣。這些關于雙胞胎“同質(zhì)性”的審視正是我們普遍正在經(jīng)歷的,然而這些在我們自身看來很“不尊重”的行為,卻往往被大眾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甚至把這種審視當作一種屬于我們的幸事來附加于我們身上。這對本就不想成為關注焦點的雙胞胎群體來說,更是一種不合理的對待方式。
“同齡的父母”,是我哥對于我們關系的一種簡要比喻。同齡意味著從小到大無時無刻的陪伴,父母又代表在親密關系中無可比擬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特殊的家庭關系,我們雖然作為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卻有著極為同步的生活節(jié)奏和日常軌跡。
在我看來雙胞胎其實是一個很矛盾的群體。從內(nèi)在出發(fā),自身渴求的個人主義和家庭主張的平均主義之間的拉扯貫穿我們的整個成長過程;從外部出發(fā),外界視角不斷的審視對比又令我們深陷“被觀看”和“異化”的困境中,不由分說。對于我們而言,這一群體的心理活動往往被忽視,也很少有攝影師利用圖片來傳達我們的聲音。本次作品的創(chuàng)作雖只是冰山一角,但作為雙胞胎的一員,我仍想盡力去為這一群體發(fā)聲。
我們討厭他人聚焦在我們身上異樣的目光。趙聲成 攝
趙聲成創(chuàng)作了一組充滿思辨力的作品。他通過對雙胞胎的各個維度的視覺探索,來探討彼此生活關系和身份認同等方面的話題。
從呈現(xiàn)上,趙聲成通過對雙胞胎的生活和成長經(jīng)歷展開描繪,兩個在外人看來非常相似的人物,在相似的環(huán)境中成長,卻在心理和生活上有著諸多不同,這種題材的創(chuàng)作本身就是非常有趣且富有啟發(fā)性的。雙胞胎實際上有著非常多不同于外貌上的差異,他們卻經(jīng)常因為外貌問題而不得不被強行聯(lián)系在一起。大眾常常覺得雙胞胎是否會有“心靈感應”“共享痛覺”等超越肉體的鏈接,這種刻板印象又常常使雙胞胎必須花費額外的精力回應和思考這些問題,甚至有的雙胞胎會更加主動強調(diào)兩人差異化的表象特征。趙聲成則是在作品里反復地提供二人在生活中相似之處中的不同之處,讓觀者開始思考雙胞胎的身份認同和個性發(fā)展等方面的影響因素。
其次,作品中還通過雙胞胎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一個吹小號,一個吹次中音號,探討了雙胞胎之間在生活上的關系和進入團體之后的角色分配問題。當兩個人在一個樂團里彼此熟悉又在承擔不同的角色和任務的時候,那種在配合上的感情共鳴,在最后的結(jié)果上有可能是一加一大于二的。當一對雙胞胎身份的組合形成一種團隊的合力,其導向的結(jié)果可能甚至會遠遠超越人們可能的預期,達到一種既難以預料又無法復制的呈現(xiàn)效果。
我們雖是不同的人,但卻有著極為接近的生活步調(diào)和行動軌跡。趙聲成 攝
所以這部作品還有一層價值是在于它所探討的身份認同和社會關系的問題是非常重要且非常有趣的。在當今社會,人們可能會因為在團隊里的身份認同和社會關系的問題而產(chǎn)生矛盾和沖突,也會因為身份的互補和感情上的互通而形成一種團隊性的合力。趙聲成則通過提出和探討這些問題,向觀者提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認知方式,那就是雙胞胎在某個團體中可能會發(fā)揮的作用和效果。這也讓人們更加可以了解雙胞胎之間可以去扮演的社會關系和雙胞胎之間心理的變化運作。
總之,趙聲成的這部作品,不僅是具有想象力和深刻思考的生活議題,也勾起觀者對雙胞胎身份認同和社會角色的關注和思考。另外,作為弟弟的趙聲成,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還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因為這個題材的拍攝本身,也是一種對雙胞胎身份的反復強調(diào)和回應,這使得哥哥不得不再次面臨以雙胞胎的身份來看待自己。曾經(jīng)經(jīng)常被觸及的尷尬、無奈、厭煩的雙胞胎困擾,在此次創(chuàng)作中再次被勾連起來,所以這個作品,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可能遠比觀者看起來要困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