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隨著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需求的進一步提高,我國博物館文化事業(yè)也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博物館逐漸擺脫了過去僅作為文物收藏、展示空間的存在,博物館的各類空間也日趨開放。隨著多元功能的引入,越來越多的人把逛博物館視為一種休閑生活方式,在博物館的特有文化氛圍中交流活動,甚至融合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因此,除了滿足對博物館建筑的普遍認知(用于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的建筑),當代博物館的愿景還囊括了承載繁雜的日常公共活動,甚至通過空間作為觸媒去催化新的活動類型。
不論是揚·蓋爾提出的公共活動的三種類型:必要性活動、自發(fā)性活動和社會性活動,還是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把公共活動分為無焦點的活動和有焦點的活動,都可以得出博物館建筑中的日常公共活動大都是公眾受到環(huán)境影響而產(chǎn)生意愿、主動選擇的結果??臻g可以作為一種媒介觸發(fā)公眾在博物館中的各種活動,博物館建筑中發(fā)生的日常公共活動往往又能根據(jù)不同的空間做出不同的反應,并以公共空間為載體呈現(xiàn)出不同的氛圍。
然而,中國當前博物館領域的建筑實踐,往往過于重視建筑形象的象征性表達,缺乏對作為日?;顒佑|媒及載體的公共空間進行深入研究,導致設計目標與實際使用場景的巨大差異。
定位:復合功能。博物館建筑的公共空間因其文化價值導向而具有很強的公眾吸引力,涉及到的活動類型及服務對象呈多元化趨勢:既包括學習考察的觀展者,也包含鑒賞研究的專業(yè)人員;既包括享受文化氛圍的漫游者,也包含負責日常使用和維護的管理者等等。這其中的活動類型以及承載空間不盡相同,而傳統(tǒng)思路下的博物館空間布置往往基于機械的功能關系圖解,這是對功能意義的狹義理解,對博物館這類內涵豐富、功能復雜的空間并不完全適用。
功能不能簡單等同于與之相應的活動,功能的復合性在于其融合了多種活動的可能。復合的功能促進活力提升和新的活動產(chǎn)生,形塑一個更異質的公共空間。博物館的功能開始在“有用”與“無用”“功能”與“非功能”之間變換;同一空間承載的不同活動為實現(xiàn)功能的復合性提供了可能。
位于山東威海的一戰(zhàn)華工紀念館,復合了博物館作為城市客廳的功能。其場地本身原為一處公共開放空間,為了保留城市公共功能,最終將建筑嵌入巖石之中,深埋地下與場地融為一體,一條下行通道直接聯(lián)通海岸,連接公眾活動路線同時使周邊環(huán)境不受任何干擾。對于城市居民來說,日常生活得以融入建筑中,建筑成為濱海休閑活動系統(tǒng)的一部分。
融匯:第三空間。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許多異質空間替代傳統(tǒng)公共空間成為公共生活的新容器。這里引用美國學者愛德華·索亞提出的第三空間理論,“第三空間”指代的是一種靈活地呈現(xiàn)空間的策略,一種不同于二元對立地看待空間的視角?!暗谌臻g”中不同功能空間的邊界是曖昧的,互相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空間之間可以是非此即彼的關系,也可以是亦此亦彼的存在。
在傳統(tǒng)博物館設計方法中,常常從二元對立的思路入手,強調功能清晰及使用效率,導致相同或不同性質空間之間往往存在較多邊界。而面對全民共享、空間開放等新趨勢,某些用于劃分功能與提高效率的空間邊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型博物館“第三空間”的產(chǎn)生,同時也影響了多元公共活動的融合匯聚。
因此,針對博物館發(fā)展新趨勢,需要打破傳統(tǒng)意義上固化的空間認識,通過讓渡或是穿越空間的邊界,營造出富有生命力的“第三空間”,激發(fā)出豐富的空間活力。
開放:激發(fā)活力。博物館承擔著眾多的城市使命以及公眾期待。對城市來說,博物館扮演著城市地標的角色。對博物館本體來說,其根本任務是收藏、研究和展示藝術品。對于公眾來說,參與博物館文化活動是對個體日常生活的豐富。
在我國,博物館往往被視為城市的標志物,注重儀式感以及形式上的文化特征,很多時候忽略了個體人的需求以及公眾活動的回應。博物館設計應該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充分連結,將激發(fā)活力的公共活動整合到一起,給區(qū)域帶來聚集效應。
在即將建成開放的上海博物館東館設計中,建筑空間與城市生活充分融合:博物館地下空間和地鐵站廳延伸交匯,空間通透開放,整個建筑的地面層都和城市公眾日常出行以及日常生活緊密連結。通過融入眾多面向城市開放的公共服務功能,“24小時博物館”的空間架構已然成形,上博東館將世紀大道的活力欠缺“點”帶動起來,有助于提升區(qū)域的整體活力。
博物館建筑的內涵在不斷深入的同時,其外延也在不斷擴展。全民共享、日常性、空間開放這幾個趨勢緊密關聯(lián),使博物館設計越來越強調以人為本、公眾參與,并充分融入公眾生活。在這種新形勢下,博物館建筑空間承載著復合功能、多義空間以及公共性激活等綜合優(yōu)勢,能夠激發(fā)出豐富多元的日?;顒樱宫F(xiàn)出對城市生活強大的活力催化效用。
(作者系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教授、上海博物館東館主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