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著名的翻譯家柳鳴九先生曾經(jīng)寫過一篇文章談朱光潛,標(biāo)題叫“我的師長朱光潛”。柳先生說朱先生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老頭,上世紀50年代他在北京大學(xué)讀書時,朱光潛先生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好像“潛藏”在某個地方,平時很難見到。
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小老頭走過,有同學(xué)說:“快看!那就是朱光潛!”大名鼎鼎的朱先生身材矮小,穿一身深藍色的卡其布中山裝和一雙布鞋,就像圖書館的一個老員工。但他步履穩(wěn)健,全身透露出凝重和肅穆之氣。
朱光潛先生樣貌的平凡和才氣的磅礴形成鮮明對比。他自1925年起,先后就讀于英國愛丁堡大學(xué)、倫敦大學(xué),法國巴黎大學(xué)和斯特拉斯堡大學(xué),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xué)位,精通英語、德語、法語、俄語等多種語言。他最出名的,就是留下了那本美學(xué)經(jīng)典《談美》。
《談美》誕生于1932年,當(dāng)時好多人都不理解,批評他:都到了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了,你還在這里只談風(fēng)月,這重要嗎?朱光潛先生回答道:“我現(xiàn)在談美,正因為時機實在是太緊迫了……我堅信中國社會鬧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壞?!?/p>
朱先生堅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越是這樣“禮崩樂壞”的時刻,“人們所需要的不是一盆八寶飯,而是一貼清涼散”,更需要拯救的是精神和認知。只有通過審美來求得人心的凈化,國家和民族才有希望。所以朱先生的《談美》,是他作為一個人文學(xué)者的救國方式。
在朱先生看來,在利害關(guān)系面前,“人”是最容易動搖的——個個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所以欺詐、凌虐、劫奪,種種罪孽都種根于此。為什么一個日常的好人、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會突然“人心變壞”呢?就是因為“俗”,人心才會變壞。他說,“無非是像蛆鉆糞似的求溫飽,不能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作高尚純潔的企求。總而言之,俗無非是缺乏美感的修養(yǎng)?!?/p>
缺乏美育,會讓人的心靈變得“鈍感”。鈍感其實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會讓人對善惡難以分辨好壞,對人沒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對自然沒有敬畏心,對道德沒有禁忌感,自然會“人心變壞”,所以朱先生會說“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感受美,為什么會讓人向善?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比如看到一棵千年古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你會覺得自然造化神秀,不忍心毀滅它;沮喪之時,會因為一個暖心笑容、一朵路邊的小花,重新鼓起不泯滅的希望;看到一座震撼人心的古建筑,你第一個念頭也會是如何“保護它”,而不是“拆掉它”……可以說,能感受到“美”,你就會不自覺地成為一個更“文明”的人。所以朱光潛先生才會在那個動蕩的時期,鄭重地寫出《談美》,塑造了美學(xué)的理論王國,一直流傳到今天。
如何在凡塵俗世做一個“不俗”的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認識“美”,當(dāng)你對“美”有了不一樣的感受,也許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能夠把日常生活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