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霞
寫作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閱讀與習作緊密相連,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習作是閱讀的提升。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把握閱讀與習作的關系,強調(diào)語用教學,找準讀寫契合點,助推隨文練筆精彩生成。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有針對性地開展隨文練筆活動。
比如,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搭石》一課,由于地區(qū)差異,不少學生對“搭石”這一風俗不太了解,如果直接開展隨文練筆活動,學生肯定不知怎么下筆。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搭石”的相關視頻,引導學生一起走進文本,感知作者筆下的童年回憶,在點點滴滴喚醒學生童年記憶的同時,有效激發(fā)他們的表達興趣。此時,教師可以緊扣文本中的童年記憶,引導學生進行隨文練筆活動:“同學們,搭石在作者的家鄉(xiāng),屬于一種很普通的事物,但是在作者筆下,卻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是童年美好生活的載體?,F(xiàn)在,我們一起走近作者,回憶我們自己的童年,拿起筆寫一寫你印象最深的美好回憶吧!”雖然“搭石”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但是教師為他們營造情境就能為學生搭建時空橋梁,引導他們跨越時空,與作者進行對話。通過童年“映照”喚醒學生的童年回憶,繼而激發(fā)表達欲望,為其隨文練筆創(chuàng)造條件。通過文本,教師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而且還能從中借鑒寫作技巧。在隨文練筆活動中,學生暢所欲言,想出生活中很多事情,繼而從中獲取大量寫作素材,寫出好的習作。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課程。統(tǒng)編教材的編者也踐行這一理念,借助人文主題與單元要素進行雙線編排,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目標中,也有情感與價值觀這一說法。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感知文本情感與價值觀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借助隨文練筆,引導學生在更深層次與作者進行對話,準確理解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調(diào)。
比如,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一課,語言是平實的,文字是樸素的,但是其中卻隱藏著“我”與母親之間深厚的情感。教師可以圍繞母愛這個主題,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在更深層次感知母愛,適時開展隨文練筆活動,引導他們將其情感流淌于筆下。學生初步閱讀文本之后,心中都有一種心靈的觸動,體會到母愛的偉大。此時此刻,他們內(nèi)心必然會產(chǎn)生一種表達欲望,也想寫一寫自己的母親,寫一寫自己與母親在生活中發(fā)生的故事。這種表達欲望,恰恰是學生與作者進行深度對話的重要體現(xiàn)。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篇課文中哪個細節(jié)你印象最深?哪個詞語,你覺得用得最妙?如果時間允許,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文本中哪些事情是詳寫,哪些事情是略寫,從結構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通過問題驅(qū)動,學生可以更好地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對話,實現(xiàn)情感共鳴,更好地將情感表達出來。
統(tǒng)編教材采取雙線編排體系,體現(xiàn)在工具性上的一個最顯著特征,就是單元要素。編者將不同文體、不同篇幅的文本,統(tǒng)整到一個單元,幫助學生鞏固單元要素。針對講讀課文,尤其是單元中首篇講讀課文,教師更要把它作為學生走進理解單元要素的主要載體,引導學生認真品析文本情感、優(yōu)美詞句,積累閱讀體驗,豐富習作技巧。
有的單元講讀課文較多。比如,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富饒的西沙群島》《海濱小城》《美麗的小興安嶺》都是講讀課文。這些課文的課后習題,都有相應的寫話訓練,內(nèi)容與單元要素“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都是一脈相承的。比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的課后習題為“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島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要求學生概述課文內(nèi)容?!逗I小城》的課后習題,要求學生說說海濱小城的景象。雖然問題不一,主題卻相同。教師要把握單元要素這一核心主題,圍繞課后習題,適時組織學生開展隨文練筆活動。針對《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的課后習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相應的圖畫內(nèi)容,請學生按照“總分”關系說幾句話。在《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照課后習題,參照文本的表達形式,說說自己的家鄉(xiāng),最美的季節(jié)是什么,嘗試按照“總分”形式進行仿寫。
統(tǒng)編教材單元課文是按照講讀、略讀,還有課外閱讀的方式進行編排的,一方面是將課外閱讀納入課堂教學中,另一方面是幫助學生鞏固單元要素。
在具體教學中,在學生初步自學完略讀課文之后,教師可以結合自讀要求,適時開展隨文練筆活動,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查遺補漏,及時調(diào)整后續(xù)學習策略,提高寫作技巧。在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中,單元要素為“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學寫一件簡單的事”。針對略讀課文《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師要求學生“聯(lián)系事情發(fā)生的背景,說說題目的意思”,這既是指向單元要素,又為開展隨文練筆埋下伏筆。在具體教學中,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課題展開復述活動。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較好地落實單元要素,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復述概括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借助關鍵詞語復述內(nèi)容,也可以借助故事重點情節(jié)復述內(nèi)容。
總而言之,教師結合學生實際,跳出文本,整體把握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有針對性地找準讀寫結合的最佳契合點,借助平臺搭建、情境創(chuàng)設、多元對話,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多種形式的讀寫訓練,幫助他們鞏固課堂閱讀理解,把握文本主題,提升綜合素養(yǎng)。
(本文系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小學語文‘隨文練筆的策略優(yōu)化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編號:TZGH/20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