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盛珺 徐本濤
理論宣講是宣傳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的重要載體,是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走進基層、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重要途徑。浙江大學堅持讓青年成為學的主角、講的主力,站上理論宣講的C位,將青年參與校內外理論宣講作為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發(fā)揮青年生力軍作用的重要方式。
以賽促講。浙江大學在校內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大賽、思政微課大賽、中文演講比賽等宣講比賽,推薦青年師生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級宣講比賽并獲得佳績。賽事是對外展示浙大青年形象、講述青年故事的窗口。同時,浙大團委以賽事為牽引打磨了一系列近百堂精品宣講課程,挖掘和培養(yǎng)了一大批能講、善講的青年師生骨干,在青年群體中形成了濃厚的理論宣講氛圍。
以講促學。學校對各類青年宣講團隊進行規(guī)范管理和深入指導,提升宣講的專業(yè)性。近期,浙大團委聯動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會、學生基層工作服務協(xié)會、研究生理論宣講團、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講師團等多支青年理論宣講團隊開展集體備課會暨交流會,搭建青年理論宣講團體的交流互促平臺。鼓勵學校的青年理論宣講團隊走出去,加強與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豐富宣講內容和視角,提升宣講能力和水平。
以學促干。青年理論宣講團隊不僅發(fā)揮了知識分享、信仰傳遞的功能,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廣大青年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擇業(yè)觀。比如,學生基層工作服務協(xié)會的宣講內容主要聚焦選調生政策、基層服務典型案例等,注重對聽眾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引導;清廉文化宣講團旨在傳播清廉文化,幫助更多人系好“人生第一??圩印薄_@些有主題、有方向的理論宣講內容,更容易推動青年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青年理論宣講的育人實效性大大提升。
結合重要時間節(jié)點、國家重大戰(zhàn)略部署青年宣講主題。時代之問,青年在理論宣講中作答。理論宣講的內容要緊扣中心大局,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理論宣講的根本遵循,牢牢把握蘊含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立足“重要窗口”,挖掘身邊故事,舉辦“跟著總書記在浙江的足跡學黨史”青春匯報會,讓黨史學習鮮活起來。在重要時間節(jié)點,提前部署謀劃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八八戰(zhàn)略”20周年系列主題宣講等,把國家的重大戰(zhàn)略與青年關切的身邊小事結合起來,確保宣講工作不走偏、不變味。
推動理論宣講與學科思政緊密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是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各個專業(yè)的青年師生在理論宣講中充分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基于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和方向進行理論宣講內容的開發(fā),打破“為了講理論而講理論”的思維定式。青年師生的宣講主題和內容遍及人文、軍事、農業(yè)、醫(yī)學等領域,并在事實案例的基礎上有思考、有深化,將政治底色和價值指向融入學理性和知識性,形成了“我的學科有故事”等宣講金名片,引導廣大青年從學科的歷史和發(fā)展中挖掘事實背后的邏輯,學會從政治上看問題,堅定政治信念,明辨政治方向,站穩(wěn)政治立場。
定點邀請“有故事”的青年現身說法。“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主講人的個人形象和經歷直接影響到課程的吸引力、感召力。浙江大學定向邀請部分有故事、能在師生中切實發(fā)揮引領作用的師生參與到理論宣講中,如全國優(yōu)秀共青團員、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退役士兵等。例如,法學院的碩士生劉佳瑋在大學期間去西藏當兵,駐守在中印邊境,研究生畢業(yè)后又選擇成為一名內蒙古自治區(qū)的基層選調生,他在宣講中飽含深情地說:“倘若我不扛槍你不扛槍那誰扛槍,你不站崗我不站崗那誰來站崗,保衛(wèi)咱的家鄉(xiāng)?!泵恳晃宦犨^劉佳瑋同學宣講的聽眾無不為之動容,更是獲取了接續(xù)奮斗的力量。青年宣講員們以真人真事為題材講述自己的故事,青年理論宣講的感染力說服力大大增強。
宣講在身邊。理論宣講成為社會優(yōu)秀榜樣與青年大學生交流的橋梁載體。浙大團委先后邀請到黨的二十大代表們、奧運全運冠軍們來校開展宣講,讓優(yōu)秀榜樣走近大學生身邊,交流分享學習心得、人生經驗。浙大青年宣講員們走進課堂、走進支部、走進班級,走到每一位同學身邊開展宣講,同學們可以拿到宣講菜單,以黨團支部、班級、社團等為單位預約感興趣的課程和青年講師。宣講團在始業(yè)教育期間開展校史校情宣講,在新生軍訓期間下連隊開展理想信念宣講,在思修課堂上全覆蓋地進班級開展志愿精神的宣講,青年理論宣講更具廣度、更具針對性。
宣講在手邊?!熬葡悴慌孪镒由睢钡睦砟钜巡贿m用于當前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新媒體為理論宣講帶來拓展和延伸。浙大團委在新媒體平臺上推出“思政微課”“你好新生”“我的學科有故事”等專題欄目,并聯動學校官方融媒體平臺推送,廣大青年可以隨時看、隨手看。同時,加強線上與線下的雙向互動,把廣受青年歡迎的網絡答題、評論互動等形式融入進來,打造體驗式青年理論傳播的宣傳新方式。
宣講在廣闊天地。脫離實踐的理論宣講是空洞的、是缺乏生命力的,學校注重加強青年的實踐體驗,讓青年理論宣講活起來。社會實踐是青年接受學習鍛煉的平臺,也為青年躬行服務提供廣闊舞臺,青年們走到田間地頭、鄉(xiāng)村學校、工廠碼頭開展理論宣講,讓新青年的新思想與基層治理實踐相結合。例如,浙江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學生骨干)培養(yǎng)學院赴金華磐安開展“‘八八戰(zhàn)略在身邊”青馬向上研學營暨主題宣講活動,在共同富裕的實踐一線以脫口秀、辯論賽等形式開展宣講,并與當地建立常態(tài)化的聯學聯講機制。在義烏,同學們帶著“新發(fā)展格局下‘無中生有的義烏傳奇如何續(xù)寫”的問題,在走訪商戶了解貿易摩擦下的市場份額變化情況,宣講新發(fā)展格局、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橫店,同學們圍繞“文化產業(yè)如何賦能鎮(zhèn)村發(fā)展”的問題,與村民們圍坐在一起聊藝術鄉(xiāng)建、聊民宿發(fā)展、聊“八八戰(zhàn)略”如何指引鄉(xiāng)村振興……這種“蹲點式宣講”改變“通過成績講方法”的宣講范式,讓宣講離開燈光和舞臺,走進問題、走進群眾,青年理論宣講的泥土味、煙火氣持續(xù)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