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祥
清溪潺淌。芳草綠河床。崖上高懸丹畫廊,日影西斜萬象。信步風(fēng)清氣爽。山頂獨立神樁。贊嘆塞上東方,峽谷神奇模樣。
——題記
自古城榆林出發(fā),朝著榆(林)麻(黃粱)一級公路向東行駛約35公里,到達黃土高原丘陵與沙地與草灘交匯的過渡地帶,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由北向東蜿蜒流淌,人便走進了原生態(tài)的榆林市麻黃梁鎮(zhèn)清水河大峽谷。
在幽深的谷底仰望,清水河大峽谷壁立千仞、雙崖赤褐。在陽光的照射下,崖壁的上半部分紅的鮮艷,而那未被陽光直射到的下半部分,則是陰影深重,呈現(xiàn)出濃厚的暗褐色。陰陽色差對比強烈。
如果運氣不錯,巧遇一場夏雨過后,那綿延懸展開來的山崖猶如血液浸染一般,整個大峽谷完全籠罩在一片血紅色的氛圍之中。這時,攝影家和畫家朋友們則要迅速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只管舉起你的寶貝攝像機、拿起你飽蘸油彩的手筆,盡情地“咔嚓”、肆意地描摹吧!無需費盡心思,一幅幅大氣磅礴、渾然天成的絕美畫卷定會信手拈來。
只能徒步進入谷口,一座一米五寬、長不足丈的純柳椽拱形小橋映入眼眸,立于橋上,向左仰望,崖頂上兀自獨立著一根刺破云霄的焦土樁柱,大有“一柱擎天”的氣概。歲月的風(fēng)雨無情地剝蝕著土樁的外表,但它依然保有兩米多粗、七八米高的樣子。一位聯(lián)想豐富的詩人朋友說,那是胡夏開國皇帝赫連勃勃當年回到嘉平陵祭祖時拴馬用過的神樁;還有一位當?shù)氐淖骷遗笥颜f,那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留給黃土高原的奇葩景觀??傊?,任人展開他們那豐富的想象去評說吧。
就在“一柱擎天”的下面,一道朱紅色的半山崖上竟然生長著一株近似百歲高齡的老山榆。想必它的根系已經(jīng)深深地扎進了堅硬的焦土縫隙里。水桶般粗壯的黑色樹干足足有五六米高,旁逸斜出的枝杈上長滿了稠密的綠葉,仿佛一襲嬌美的秀發(fā)依附在雄闊的胸膛上。多少年來,不但狂風(fēng)沒有吹刮斷老榆樹的梢首、暴雨沒有沖刷掉它的根系,而且腰身越發(fā)地粗壯挺拔!在干裂的紅山崖上,春來發(fā)榆錢、夏至披綠衣、秋盡染金甲、冬寒枝干烏,年年歲歲斑斕酷炫。
粼粼的清水河日夜奔流在狹長的山谷里,彈奏出潺潺的天籟之音。小河兩岸的蘆葦在河水的滋養(yǎng)下,初春發(fā)嫩芽,夏至拔翠節(jié),秋冬穗閃浪。那些匍匐在河邊的野生扁冬花,都把幾片零散的小圓葉擺放在濕漉漉的泥土上,若非小心避讓,就會踩到它們那微小的粉紅色花瓣上了。來到這里,走路時還是要小心為妙,不然,我們就不配做一位合格的護花使者。
行走在一日多變的清水河大峽谷,你會驚異于高原峽谷與自然天象之間的驚人默契,幻化成一個色彩斑斕的繽紛世界;更加驚嘆于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駭世杰作。
探尋在夢幻般的原始勝境,游人不但可以呼吸到清新潔凈的空氣,如果你的膽量足夠大,還能乘坐在自帶的單人皮劃艇上,操弄兩下手中的單葉小槳,順著清淺的河流漂浮。即使在水流的湍急處,你也不必驚慌失措,那偶爾一次的翻艇不足以威脅到人身安全,從尺深的小河里站起來,抖落掉滿身的水珠兒,繼續(xù)漂流吧。
夜幕漸漸降臨,在四面透風(fēng)的茅草棚里歇腳的老人、擺個造型流連在蓬頭柳樹下拍照的青年,還有雙手抱書于腹前行走在蘆葦小徑上的誦讀少年,都趕緊收拾好你們的行囊吧,是時候與清水河大峽谷告別了。
還在留戀這人間天然的大氧吧嗎?!高樓林立、車潮涌動、燈火闌珊的城市夜晚正在遠處召喚著哩!回家——這讓我想起了兒時——母親站在舊居的鹼畔上,急切地呼喚著我的乳名。